首页 > 历史 > 怎么评价朱元璋的死敌陈友谅?

怎么评价朱元璋的死敌陈友谅?

《明史》评价他“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也就说此人好弄权术,很可能具有极强的组织与控制能力,且狠辣。他不停地干坏事,其所作所为,然而,他却敢于把自己的年号定为“大义”,并且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笼络人心,将各路人马整合到自己麾下。由此,可以看出其枭雄的本事与特色。

天下大乱之际,他也是一位风云人物。他的为人行事与张士诚大异其趣,却也相当了得。

风云人物:陈友谅

陈友谅是湖北沔阳府玉沙县人,治下在今天的湖北省沔阳西南的沔城。此人出身渔家,从各种记载中判断,他懂经史,通武事,胆气豪壮。但从他做事和战场上看,他很有可能属于艺不算高但胆子却极大的人物。

元末天下大乱之后,陈友谅投奔到了徐寿辉天完红军巾,在丞相倪文俊部下做薄书掾。随后,逐渐以军功升任为元帅。

不过,这个名头在当时并不值钱。元末大乱时,凡是拉起一竿子人马的人,只要手里握有百八十个人,便都会自称元帅。这种情形,和民国时期,手里有几支枪就会给自己任命一个“司令”。

不过,陈友谅掌握一支相当有实力的部队。并不是虚张声势。当时,丞相倪文俊与徐寿辉合谋,将邹普胜排挤出决策层。在倪文俊大权独揽后,压根不把徐寿辉放在眼里。因此,徐寿辉就想准备重新启用邹普胜来制约倪文俊。

但倪文俊知道后,将部下陈友谅找来,商量着索性干掉徐寿辉,自己来做这个皇帝。

谁知,就在倪文俊设下圈套,发动兵变,但陈友谅却突然临阵反戈,以保驾勤王的名义,率精兵干掉了倪文俊,将他手下的力量收编自己手上。

陈友谅就此成为天完国皇帝之下的第一重臣,这时候的他,不但握有重权,而且手里还握重兵。

不过,陈友谅虽然有保驾之功,但名义上相当冠冕堂皇。据说,陈友谅之所以有了反戈一击之举,是因为在丞相府见一位女子后,陈友谅一连数日不思茶饭,神魂颠倒。

于是,兵变平息后,陈友谅将此女子抢回自己的府中。

后来,陈友谅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决战,兵败身死时,他的部下逃跑的逃跑,倒戈的倒戈,只有这一位女子为他自杀殉情。

即元至正十九年九月,陈友谅在干掉倪文俊两年之后,再一次同室操戈,杀掉了天完红巾军最孚众望的重要将领赵普胜。

公元1360年,即元至正二十年闰五月,他以向皇帝汇报军情的名义,安排一个卫士趁徐寿辉不注意,用铁锤击碎了他的脑袋。

由此,陈友谅以江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西九江为都城,自立为帝,当年陈友谅四十岁,后改国号为大汉,改年号为大义元年。

认真说起来,徐寿辉不是一个富有才略的人。据说,徐寿辉之所以能够成为他们的领袖,并不是因为他具有才干和威信,而是因为长得魁伟不凡,威风凛凛,因此被推举为领袖,并受到众人的爱戴。

那个怪怪的国名——天完国,也就出现了,大约有“天赐完美之国”的含义。所以,一个原本不入流的角色,就这样成了叱咤风云的天完国皇帝。

不过,这位天完国皇帝手下的几位大将却相当厉害,赵普胜就是其中之一。赵普胜,江湖人称“双刀赵”,他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富有韬略,在天完国创建的过程中,战功赫赫。

因此,成为陈友谅图谋徐寿辉时所必须除掉的一个障碍,于是,这位将军,被陈友谅轻轻地安上一个图谋不轨的罪名便杀掉了。

即元至正二十三年,爆发了鄱阳湖大战。这次是陈友谅与朱元璋之间决定生死的大决战。

大战中,朱元璋投入二十万人,陈友谅却投入六十万人马,大战持续时间近四十天。

自倪文俊、徐寿辉、赵普胜被陈友谅先后杀死后,他们手下厉害的几员大将,丁普郎与傅友德等人便陆续叛投了朱元璋。就此傅友德成为朱元璋麾下独当一面、战功极为显赫、几乎百战百胜的将军。

自陈友谅倒戈后,他们对陈友谅极为愤恨,发誓要陈友谅一命换一命,一定要自己亲自砍掉陈友谅的脑袋。因此,在鄱阳湖大战中,这位丁普郎似乎舍身忘死,就是只要能干掉陈友谅就行,自己死活无所谓。

最后,此公身受十几处伤,仍然大呼杀贼而不退。《明史》记载:

“普郎身被十余创,首脱犹直立,执兵作斗状,敌惊为神。”

意思是说,他血战的时候,脑袋已经掉了,但身体还直立着,双手操兵器,一副拼命打斗的架势,敌人大为惊骇,如此战法,显然对交战另一方的士气具有极大影响。

此时,陈友谅虽人多势众,占有很大优势,但一方占有压倒优势,却一开打便成了一场胶着战,这种打法,人马多的陈友谅,显然不占优势。

而且朱元璋后勤补给比较充足,陈友谅人数上占压倒优势的六十万大军,但在补给压根跟不上。

尤其糟糕的是,在双方胜败尚未分明的时刻,陈友谅部下的两员重要将领,又先后率兵投到朱元璋的阵营。这可能使草莽气息颇重的陈友谅顿时陷入了一种焦躁之中。

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六十万大军,伤亡惨重。所以建国仅仅三年的“大汉”国,不久便土崩瓦解。

雄心虽不小,但粗疏草率

陈友谅此人不乏以权术驾驭部下的能力,不但雄心不小,且胆量极大。因此,很短时间里便迅速整合出一个在割据群雄中土地面积最大、人口与兵力最多的“大汉”国,一时间相当咄咄逼人。

从投身造反开始,到自立为“大汉”皇帝,他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这种顺风顺水,可能造成了他极好的自我感觉,以为自己真的是天之骄子,天命所归。

于是骄横自负,甚至在处理事关重大的军国大事时,都显得相当粗疏草率。 显然,此人综合素质中的重大缺陷,他似乎从来没有深谋远虑、谋定后动,做起事来,常常是跟着感觉走,事到临头先干了再说。可谓是先投入行动,然后再见分晓。

鄱阳湖大战之前,陈友谅曾经两次率优势兵力叫板朱元璋,结果,全部由于他的寡谋躁动、大而无当而一败涂军无暇顾及,朱元璋们才有可能坐大。

因此,东系红巾军承受了元军主力的主要攻击力,成为了朱元璋的北部屏障与防火墙。

即便如此,朱元璋在整个大势中占据的位置并不是很好。他以应天府即今日南京为中心的根据地,东部与东南部有张士诚,西部与西南部有陈友谅。朱元璋时时处于两面夹攻的忧患之中。

此时,与西系红巾军一再内讧一样,东系红巾军也连续发生自相残杀事件,加上缺少正确而强有力的战略部署与指挥,一度相当强盛的东系红巾军,在元军的打击下日暮途穷。

后来,朱元璋虽走出了一步险棋,但此时的陈友谅却走出了一步更愚蠢的臭棋。因此,从而错过了仅有的一个机会。

过去,陈友谅曾经试图联合张士诚按此方略夹击朱元璋,却由于张士诚拖泥带水,犹犹豫豫,表面老奸巨猾,实则目光短浅而夭折。

两面夹击朱元璋,面对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陈友谅却真的像一头蠢驴一样。

从被救出的小明王韩林儿下达制书表彰朱元璋的祖孙三代,在前前后后长达一个半月时间里,陈友谅始终无所作为。

这时,从安丰回军的路上,朱元璋在情绪冲动之下犯了一个真正的错误,派徐达、常遇春率大军主力围攻属于张士诚的庐州,就是今天的安徽省会合肥市。

结果,久攻不下,主力部队师老于坚城之下,进退两难。陈友谅对此同样视而不见。

过后,陈友谅这时才开始动作了。他率领真正庞大无比的舰队浩浩荡荡、遮天蔽日地出发了。然而,方向却是完全相反的江西南昌。

我们无法知道这厮到底是怎么想的,陈友谅就这么干了,留下了一个让人完全一头雾水,永远无法理解的谜。

此后,陈友谅的大军在南昌孤城下一待就是八十五天。在这八十五天时间里,一方面攻坚不下,已经足以将一支六十万人大军的粮草、士气消磨得差不多了。

最后,朱元璋反断掉了坚城之下陈友谅的后路。从而,扭转了战略态势上的被动局面。

在亲自率兵救援安丰和以主力大军围攻庐州的长达几个月时间里,朱元璋与刘伯温始终处于焦虑之中,生怕陈友谅的大军从背后杀将出来,导致腹背受敌的局面。

然而,没有。

陈友谅始终没有利用这一制敌于死地的良机,随着鄱阳湖大战的到来,注定他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就这样,由于陈友谅的愚不可及,朱元璋的冒险失误反而变成了极为高明的一着。与陈友谅的弑主自立比较起来,朱元璋的这一手显得特别深明大义。

相比之下,陈友谅的弑君行为给他看似强大的军队种下了有毒的基因,一旦陈友谅显露败迹,他手下的大量将领就会投降朱元璋,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领导者的行为会影响一个团队的基因,“不以恶小而为之”,因为得不偿失。

陈友谅雄心壮志,胆气逼人,敢作敢为,但粗疏草率,最终导致自己的政治博弈失败。

写到最后

陈基对陈友谅的评价很是准确:气焰正旺,但有一个弱点是骄躁、刚愎自用。杀降一事就能使其暴跳如雷,不经思索就匆忙开战,陈友谅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和控制能力,可惜老天爷没有给他一个刘伯温式的谋略家。虽然兵力上占尽优势,但若遇对方背水一战,胜算又有多大?正是骄躁的性格使他没有仔细辨别康茂才反戈的真假,陈友谅的败走可谓咎由自取,与人无尤。当然,这也是命,人力在命运面前必须要止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82782.html
上一篇于无声处听惊雷,薛书记讲党史——第1317期:明德英
下一篇他自称是慈禧后人,沉浸在阿哥梦中无法自拔,参加综艺丑态百出

为您推荐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