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孔克仁:明初文臣,和朱元璋多次谈论前代兴亡,最终还是不得善终

孔克仁:明初文臣,和朱元璋多次谈论前代兴亡,最终还是不得善终

孔克仁是明初时期一个著名的文臣,在朱元璋身边当任郎中,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太多他的事迹,到时是记载了他的不少言论,这些言论大多都是同老朱进行沟通的时候留下的,大体内容为探讨关于前代兴亡和当今天下大势,以及未来的可能走向等等问题。

大约在陈友谅势力被朱元璋彻底覆灭后,老朱志在一统中原,便跑去询问孔克仁,称:“如今元朝已经没有了国运,而天下将的豪杰又彼此征战不休,这就给了我们入主中原的机会。如今我准备督促两淮和江南地区的老百姓加紧耕种屯粮,士兵们则加紧训练,等到兵粮充足的时候,就直接派遣大军入住中原,你觉得这个战略怎么样?”

对此孔克仁回答称:“你的这个战略总体没有,只不过只是长期的!”

当时东边的张士诚兵力也很强大,而北方有孛罗帖木儿和王保保等元朝强将,实力也不容小觑,关中地区还盘踞着李思齐、张良弼等悍将。

朱元璋很自信地表示:“孛罗帖木儿的军队比较缺乏纪律,王保保的军队虽然有纪律,但士气却似乎不咋的,李思齐和张良弼虽然盘踞着易守难攻的关中,但却面临着缺乏粮草,道路不方便等问题。所以如今这个天下唯一能够对我老朱构成威胁的,就只有张士诚了。然而他却是一个多奸谋,崇尚间谍之术的自守之贼,只要我亲自带领大军前去进攻,他必定也是抵挡不住的!”

见朱元璋如此自信,孔克仁也只好点头称是:“主上神武,一定能一统天下。”

等到了徐达等将军成功拿下淮东、淮西等大片地区后,张士诚也已经距离覆灭不远了。

这个时候,朱元璋又跑来对孔克仁谈论了一番,称:“当今天下依旧大乱,生民饱受涂炭之苦。而盘踞在各地的群雄豪杰没有一个是我看得上的,比如孛罗帖木儿拥兵犯阙,乱伦干纪,如今已经遭到报应其兵力几乎全部灭亡。

而王保保则挟持元太子称戈,急于去报个人私仇,而任由敌人发展壮大;而李思齐则盘踞在关中,安享天险,碌碌无为,百姓深受其害。”

“至于张士诚反复无常,首鼠两端,胸无大志,至今已经我军打得狼狈不堪,再无往日雄风。而明玉珍父子则占据蜀地称王,也是无远谋的苟安之辈。”

“如今我观察天象,审时度势,觉得平定天下,入主中原的大好时机已经来了,我考察天时,审视人事,平定天下、入主中原的时机成熟了。只是统一天下以后,生息尚艰难,还得进一步考虑。”

在众多开国文臣之中,孔克臣经常待在朱元璋身边,所以对于老朱曾经所做过的谋略也知道的比较多。建国后,他被任命去教授几个皇子和一些功臣一起学习。不久,出任江州知州,入朝为参议,但后来不知道因为牵连进什么政治风波,因此而丢失了自己的性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74013.html
上一篇星汉灿烂:少商被五公主推入水中,凌不疑走过的路她也走了
下一篇老兵段学勤:身上的“光荣印记”是他的骄傲

为您推荐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