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太子作为储君,耐心等着继位就好,为何很多太子要谋反?

太子作为储君,耐心等着继位就好,为何很多太子要谋反?

生在帝王之家,太子之位可以说是每个皇子都觊觎的。但这个位置也不是那么好争的,一般不是嫡子,就是皇帝最喜欢的儿子,或者皇帝最宠爱的妃子的儿子。一旦被立为太子,除非犯了大错,轻易不会被废掉,老老实实地等待着登基就行了。

然而历史上,却有很多太子走向了谋反的路,最终鸡飞蛋打,结局凄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太子的对手太多了

太子的对手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其他皇子,一是朝堂上的政敌。

皇帝们儿子众多,太子的位置不一定非得是你。有的太子,被有心机的其他皇子算计,举止经常失当,越来越不像话,皇帝不得不废了他。比如隋文帝的太子杨勇,就是遭到了弟弟杨广的算计,失了太子之位。还有的太子,成长过程中被其它皇子赶超,赶超他的皇子太优秀,深得皇帝宠爱,如果太子一味等待,可能被废,所以索性反了,说不定还能谋一条生路。比如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八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但后来成了瘸子,自卑起来。恰此时魏王李泰表现出众,不仅朝堂上有稳固的支持,还深得唐太宗喜爱,这才逼得李承乾谋反。还有的太子,受后宫形势的影响,因为母亲受宠而被封为太子,他日母妃失宠,就连累儿子也被废。比如西汉汉景帝的太子刘荣,母亲粟姬得宠而成太子,母亲粟姬失宠而被废为临江王。

另外,朝堂上也会有一部分反对太子的朝臣,这也是有些太子谋反的原因。一般来说,太子被立之后,并不是在那闲着吃干饭,等着继承,皇帝一般会给他一些任务,让他学着处理国事,这就不得不和朝臣打交道。而和朝臣议事的时候,政见不合的事时有发生,有些朝臣怕太子登基之后对他们打击报复,就会想方设法谋害太子。太子被逼得走投无路,就会起兵谋反。典型案例就是汉武帝的太子刘据。晚年的时候,汉武帝多疑,他常常梦到有人用巫蛊之术害自己,于是就让江充去调查。江充素来和太子刘据不合,就陷害太子用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汉武帝就要处置刘据,没办法,刘据只能起兵诛杀江充,却被汉武帝认定是谋反,最后被逼自尽。

二、帝王对太子的忌惮

前面说过,太子并不是吃干饭的,他要开始逐步处理一些政事,手中也有一定的权利。但这样,太子就会慢慢地开始有支持者,有自己的势力,甚至有的大臣会开始站队。而对于皇帝来说,大臣们要效忠的是他自己,而非太子。在这种矛盾下,皇帝与太子就会心生嫌隙,随着时间的增加,太子及其党羽就慢慢地变成了帝的心头大患。

最怕那种太子已经很大了,而皇帝还没驾崩的情况。都要熬成老太子了,皇帝还不打算下线,把位置让给自己,这就会让有些太子沉不住气。

比如康熙的太子胤礽。胤礽是康熙的嫡子,一周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胤礽聪明好学、文武双全,而康熙一直都对这个儿子宠爱万分。他成年之后,就跟随康熙学习政务,监国期间也是兢兢业业,政绩卓然。如此,胤礽获得了众多大臣的支持,而且不是一般的支持。太子党的迅速崛起和稳固,引起了康熙爷的忌惮。这时候,康熙便发挥了帝王最擅长的制衡之术。先是封其他儿子为郡王,然后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利,用这种方法削弱太子党的势力。时间长了,皇帝与太子党以及其他儿子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大。最终,常年累积的矛盾让康熙爷下令废黜太子。虽然第二年胤礽又被复立太子,但嫌隙已生,并且太子的所作所为越来越让康熙失望。而胤礽觉察到了康熙的这种态度,为了避免自己再度被废,就直接起兵造反,结果失败被废。

康熙和太子胤礽的这种情况并不是孤立的,唐朝历史上李隆基与他的太子李亨也是这种情况,两人相爱相杀,争斗不休。一般而言,只要是皇帝年纪大了还不退位给太子,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三、防范意识与成功的诱惑

有个问题很值得思考,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为什么会谋反,其实他是怕父亲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再次发生,发生在自己身上,怕弟弟李泰夺了他的太子之位,所以才先下手为强。可惜失败了。

当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说明了一个道理:强者为王,强者是可以通过武力夺取太子之位的。这是一节生动的“太子必修课”,对于太子来说,一定要防,防止出现任何形式的玄武门之变。

除了强者谋反可以成功,太子谋反也有成功的例子,比如唐肃宗李亨。

安史之乱前,唐玄宗与太子李亨便矛盾重重了,唐玄宗对李亨种种限制和打压让李亨敢怒不敢言。安史之乱时,李隆基携杨玉环等仓西逃,逃到马嵬坡时,杨国忠等奸臣被李亨杀死,然后李亨逼迫李隆基赐死杨玉环。自此,父子俩就生了嫌隙,后来太子李亨就趁唐玄宗入蜀避难的时候,在灵武称帝,尊唐玄宗为太上。这就是妥妥的逼迫唐玄宗退位的意思了。

这说明太子也是可以成功战胜皇帝的。有了少数成功的案例,就给了太子们战胜皇帝的勇气了。

还有一点,就是有些时候,太子起兵造反是身不由己。因为太子在监国的这些时间,逐步会有一些支持者,这些支持者往往是自己的外戚和一些早早站队的官员,其中关系错综复杂,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太子身处这些利益集团之中,往往会被这个集团推前往前走,做一些自己不愿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简单说,此时的太子不再是一个人,要不要谋反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他别无选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45843.html
上一篇都是云南迁移来的?明朝以前的胶东半岛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下一篇工人挖山发现青砖,专家赶来发现巨大古墓,一枚官印揭开三国秘史

为您推荐

中国唯一一个以皇帝尊号而命名的城市

中国唯一一个以皇帝尊号而命名的城市

秦始皇,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也是秦朝的创始人。秦始皇在位期间,曾多次巡视东方边疆,并下令修筑了一条长城,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光绪皇帝的囚禁之地——玉澜堂

光绪皇帝的囚禁之地——玉澜堂

在颐和园有一处有名的建筑群很引人注目,它就是戊戌变法失败后囚禁光绪皇帝之地——玉澜堂,也是游客游览颐和园的必去之处。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变得多元化。但是,有些传统的美食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的11道菜,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为了让朱家子孙活下来,不再自相残杀,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朱高煦以李世民自居,一旦称帝,老朱家血流成河,朱棣可不想看到。一、朱棣皇位“来路不正”,需要树立榜样,明确继承原则1399年,朱元璋尸骨未寒,朱棣在北平以800兵马叫板侄子建文帝,并夺取了明朝江山,是藩王武力夺权的典范。朱棣叫板建
李世民为何就那么在乎自己的《起居注》?

李世民为何就那么在乎自己的《起居注》?

撰文:赵立波“不要人夸好颜色,但留清气满乾坤。”翻开厚重的历史可以看到无数个人物最终黯然凋落成几片文字,而他们生前无不想以昂扬的正面角色出现在史书之上,以此让自己的色彩穿越历史受人仰慕。无疑大唐的李世民对于身后名做了最为全面的保护,​因此如同一个高超的时间设计者,最终让他的身上披满了光环,事情发生在
《天下长河》看懂康熙看铜像最后那一眼,便看懂帝王一生的妒与恨

《天下长河》看懂康熙看铜像最后那一眼,便看懂帝王一生的妒与恨

文|竹英天下长河大结局了,康熙终于成为了千古一帝,他在位期间三藩平,黄河清,台湾收。当然这部剧最大的核心还是黄河,千百年来黄河的大难在康熙这里终于得到了最大的改进,这也是康熙这一生最大的功绩。也是他这一生的夙愿,但是这辉煌的背后是多少白骨换来的盛世。改革从来都是见血的动荡,而治理黄河的背后更是牵涉了
天下长河: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一集结尾,头发花白、稀疏到几乎快扎不起辫子的康熙,来到百姓供奉的河伯庙,看到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半晌,他缓缓回头,眼神望向镜头。缓慢拉长的镜头,配上急促呼号的音乐,像是一种拷问,很难不让人去思考,那眼神究竟是什么意思?要读懂这个眼神,先要从头理顺,康熙是个什么样的人。 【百姓】很多人不
越南国宝“皇帝之宝”金印,二百年颠沛流离终将归国

越南国宝“皇帝之宝”金印,二百年颠沛流离终将归国

近半个月来,关于越南阮朝金印“皇帝之宝”的拍卖,越方紧急与法国Millon拍卖行进行了沟通。该枚金印原计划在10月31日进行拍卖,在越方的“强烈关注”下,拍卖日期一推再推。有消息称,经过谈判,这枚“皇帝之宝”将于近期回归越南。这枚“皇帝之宝”金印为阮朝第二位皇帝明命帝在1823年所铸,重10.78公斤,尺寸13.8x13.7厘
“甄”字到底该怎么念?皇帝和大臣,到底是谁不识字

“甄”字到底该怎么念?皇帝和大臣,到底是谁不识字

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科考发榜,宋徽宗让中书侍郎(即副相)林摅(读书)来挨个唱名。读到进士“甄彻”这个名字的时候,林摅把“甄”读成了“坚”这个音。宋徽宗皱了皱眉头,对林摅说:“你读错了,这个字念‘真’。”林摅不是进士出身,他父亲当年是闲谟阁直学士林邵,林摅是恩荫入仕,因为处理张怀素谋反案非常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