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1722年冬,一场巨变正在大清皇室悄然发生,至今真相扑朔迷离

1722年冬,一场巨变正在大清皇室悄然发生,至今真相扑朔迷离

公元1722年的冬夜,在一个看似平静的夜晚,一场巨变正在大清皇室悄然发生。

这天夜里,康熙帝驾崩,按照皇帝遗诏,7天之后,新帝继位,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但是,这看似平常的新旧交替,在清宫内却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人们都纷纷揣测,因为,他们不敢确定,康熙到底是不是病死的,雍正到底是合法继承还是谋朝篡位。这个惊天的悬案,时至今日还是众说纷纭。

其实,对于康熙皇帝的驾崩,在当时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倒不是因为人们感怀康熙的恩威,而是因为雍正的突然即位,再加上,皇十四子胤禵在政治舞台上的兴衰与年、隆之狱的历史现象,人们才对康熙的死因提出了疑问,而且,至今人们也一直在各种猜测。

那么,雍正到底篡位了没呢?

康熙死后,爱新觉罗·胤禛按诏继位,成为雍正皇帝,也就是后来的清世宗。新帝继位没过多久,谣言就开始流传开来。说:“雍正帝修改了康熙的诏书,把本应该当皇帝的十四皇子,修改成了四皇子,也就是通过篡改诏书,才让自己登上了皇位。”

对于雍正登基的具体情况,各派说法有所不同。

有人说,改诏书是雍正亲自动的手;

有人说,唆使雍正篡位的是隆科多;

有人说,康熙刚一死,隆科多就从“正大光明”牌匾之后,把诏书拿下来,把十四改为了四,让胤禛当了皇帝;

有人说,隆科多其实早就手握诏书,但就是不肯宣召,直到康熙断了气之后,他才假传圣旨,篡位给了四皇子。

此外,还有人说,改诏书的人其实是年羹尧,因为,胤禛是其母与年羹尧的私生子;

更有人说,其实,康熙是被胤禛毒死的,因为,在康熙死前,四皇子胤禛曾经送过去一碗人参汤,名为父皇滋补,但康熙喝完后,没几天就归天了。

这种种说法,真真假假,到底真相是哪个呢?

先不说哪个是真的,我们先说说哪个是假的。

比方说,胤禛是年羹尧私生子这个事儿就挺不靠谱的,其实,胤禛的年纪比年羹尧大,因为,年妃是年羹尧的妹妹,由此推断,雍正肯定比年羹尧大,所以,有人说他们是父子,简直是荒谬至极。

还有一个一看就很假的说法,那就是遗诏是隆科多从“正大光明”上拿下来的,因为,诏书放在牌匾之后的做法,是雍正之后才有的。

自古以来,对于皇位的争夺,从来都没有轻松的战斗,这场清宫的储位之争也不例外。

最开始,康熙在自己22岁的时候,立了二皇子为太子。但是,这位太子不仅没有因自己身份的不同,起到表率作用,相反,他专横跋扈,生活奢侈,结党营私,以太子身份聚集权贵,甚至,对皇权构成了威胁。终于,在康熙四十七年的时候被废,这是康熙第一次废太子。

之后,由于太子之位空虚,使得人们对于太子位的争夺,也陷入了白热化的境地。康熙帝看到此情景甚是着急,最后,不得不在第二年重新恢复了二皇子的太子之位。但是,好景不长,三年之后,太子党的威胁更大,于是,康熙帝再废太子,并将立储的目标放在了三皇子,四皇子和十四皇子身上。

在经历了如此激烈的太子位争夺战之后,使得胤禛深知皇权更迭关乎江山社稷的道理,经过认真思考之后,他开创了清朝秘密立储的制度先河。

那么,什么是秘密立储呢?

也就是说,皇帝有生之年不会说出太子人选是谁,而是将太子的人选名单密封在合盒子里面,遗诏一式两份,一份放在皇帝身边,外出的时候都要随身携带,另一份悬挂于“正大光明”牌匾之后,等到皇帝死后,便由多位军机大臣一同宣召。

从雍正到道光,共有四位皇帝,启用秘密立储制度,而且,这一制度也成为了清政府的家法。自该制度建立以后,清朝再也没有发生过储位之争。由此可见,说隆科多从匾额上拿到遗诏的说法,并不成立。当然,还有一种说法,一看就不是真的,比如:篡改之说。

因为,在清朝的诏书之上,一般都是由繁体字书写而成,且伴有满文,这样的诏书,想把“十四”改成“四”,貌似没那么简单。

此外,康熙的诏书在中国第一档案馆里展出过,上面写的是“传位于四子”的字样,而其中,这个“于”字成为了关键,篡改之说指的就是将“十”改为“于”。但是,从诏书真迹的书写上看,并没有修改的痕迹,所以,篡改之说也不成立。

根据现有的史料证据,可以看出,雍正篡位夺权的事儿并不属实,他继承大统那是名正言顺。至于有人说他的篡位,那也只是片面之说,没有史料佐证,不能尽信。其实,在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几乎每一位皇帝身上都有一些不好的传闻。

比如:顺治皇帝为了自己的宠妃出家五台山。虽然,康熙皇帝是千古明君,但是,民间野史却记载,他曾经纳自己的姑姑为妃。此外,还有乾隆皇帝,说他是汉人的儿子等等。然而,当我们查看正史史料时,却没有相关的记载,所以,不管怎样,一切史实都要有依据,否则,怎么才能让世人信服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41289.html
上一篇埃及历史上有个千古谜团,阿蒙即位后为何迁都,专家给出了答案
下一篇和匈奴和亲从汉高祖刘邦时就开始了

为您推荐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变得多元化。但是,有些传统的美食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的11道菜,
《天下长河》看懂康熙看铜像最后那一眼,便看懂帝王一生的妒与恨

《天下长河》看懂康熙看铜像最后那一眼,便看懂帝王一生的妒与恨

文|竹英天下长河大结局了,康熙终于成为了千古一帝,他在位期间三藩平,黄河清,台湾收。当然这部剧最大的核心还是黄河,千百年来黄河的大难在康熙这里终于得到了最大的改进,这也是康熙这一生最大的功绩。也是他这一生的夙愿,但是这辉煌的背后是多少白骨换来的盛世。改革从来都是见血的动荡,而治理黄河的背后更是牵涉了
换个视角重看《雍正王朝》(1)

换个视角重看《雍正王朝》(1)

这些天,有网友给我提出了建议:      鉴于我迄今为止已经写了很多和《雍正王朝》有关的文章,而且深挖了不少剧中的内容和细节,何不按照电视剧既有的剧情,再结合这些细节,重新把这部电视剧再进行一个全方.
《雍正王朝》VS《狂飙》:雍正和高启强的相似之处(纯属玩笑贴)

《雍正王朝》VS《狂飙》:雍正和高启强的相似之处(纯属玩笑贴)

这些天,电视剧《狂飙》正在热播,几乎是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这是继《人民的名义》以来,又一部可以引起所有人广泛共鸣的电视剧。就连向来不怎么看电视剧的笔者,也随着电视剧的热播,不断在追剧。众所周知,笔者创作了很多和电视剧《雍正王朝》有关的文章,对《雍正王朝》的电视剧情早已烂熟于心。今天,偶然的机会,发
雍正的奏折为何最有趣?暖到心窝,骂道骨头,评语至今堪称字字珠玑

雍正的奏折为何最有趣?暖到心窝,骂道骨头,评语至今堪称字字珠玑

文|赵梦得康熙登基后,非常重视其父顺治留下的密奏制度,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人不能欺朕,亦不敢欺朕”。此后他规范了在密奏时的一些程序和规范:“凡奏折不可令人写,但有风声,关系匪浅。小心、小心,小心、小心!”这就是是重要的话说四遍了。影视画面现存康熙朝的密奏三千余件,由百余人所写,虽然较顺治时期大有增加,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不死,太平天国能推翻清朝吗?概率很低

杨秀清能力强悍,却缺乏大格局,即便没有天京事变,东王、北王、翼王、燕王也会各自独立,被清军各个击破,过程很精彩,失败也更惨烈。一、杨秀清没有“大格局”,缺乏进取心,采取内线作战模式不可否认,东王杨秀清能力强悍,也有魄力,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壮大,杨秀清功不可没。没有杨秀清的奋斗,就不会有太平天国的辉煌
天下长河: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

《天下长河》最后一集结尾,头发花白、稀疏到几乎快扎不起辫子的康熙,来到百姓供奉的河伯庙,看到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半晌,他缓缓回头,眼神望向镜头。缓慢拉长的镜头,配上急促呼号的音乐,像是一种拷问,很难不让人去思考,那眼神究竟是什么意思?要读懂这个眼神,先要从头理顺,康熙是个什么样的人。 【百姓】很多人不
他是雍正即位最大的威胁,被软禁十数年,但始终未发动兵变逼宫

他是雍正即位最大的威胁,被软禁十数年,但始终未发动兵变逼宫

雍正关于雍正篡改圣旨登基的故事,已经在很多小说和影视剧中上演,而其实这种传言早在雍正年间便已传播于民间社会。就当时有机会成为皇帝的几个阿哥来看,人们很少认为康熙皇帝会传位于所谓的“贤王”八阿哥,反而都认为康熙会传位于十四阿哥胤禵,因此才出现了雍正篡改圣旨,将传位十四阿哥中的“十”字改为“于”,进而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