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崇祯处死陈新甲,诉说明朝“内外交困”的悲凉

崇祯处死陈新甲,诉说明朝“内外交困”的悲凉

1642年,陈新甲将“议和协定”’放在桌面,家童以为是一般奏报,便将其交给各部门传抄。议和之事泄露,崇祯大怒,将陈新甲处死。

陈新甲,四川人,明朝兵部尚书,善于决断,深受崇祯赏识。担任兵部尚书期间,陈新甲建议崇祯重用孙传庭、傅宗龙、汪乔年,力挽狂澜。

陈新甲的能力,不用怀疑,但崇祯的政策摇摆不定,又不想承担责任,坑死了陈新甲,诉说着明朝“内外交困”的悲哀。

崇祯继位时,明朝江山岌岌可危,关外满清、关内起义军,以及东南沿海的殖民者,都让人头疼。

满清、起义军、殖民者,明朝并非不能搞定。可惜,明朝因文官集团壮大,内部权力失衡,导致东南财税出了问题,朝廷力不从心。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明朝不但无法巩固边防,也无法招抚流民,让其安居乐业。如此,李自成、张献忠屡次战败,屡次投降,却能东山再起。

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陈新甲主张议和,与清朝签署协定,然后集中兵力围剿李自成、张献忠。此时,皇太极为了巩固皇权,腾出精力来收拾“贝勒”,也是倾向议和。

相对崇祯而言,皇太极更需要议和,如果八旗旗主权力扩大,清朝的江山就未必是皇太极家族的。窝阔台家族丢失蒙古大汗之事,皇太极非常了解。

议和本无可厚非,但明朝的文官不想议和,认为会“丢面子”。崇祯虽有议和的打算,却不敢拿到朝廷来讨论,而是私底下进行。

如果崇祯有担当,也许议和会成功,但是崇祯没有。议和还是战斗,崇祯经常犹豫不决,又因平日杀戮过重,导致前线将领不知所措。

1638年,督师卢象升率5000兵马迎战数万八旗精兵,在夜袭作战中踏破营垒十余处。谁知,杨嗣昌、高起潜把握不住崇祯的想法,没有出兵协助,导致功亏一篑。

卢象升孤军奋战,杨嗣昌、高起潜不敢救援,结果卢象升阵亡,天下震动。战斗还是议和,崇祯摇摆不定,坑死了广大将领。

陈新甲有能力,却把握不住皇帝的心理,结果也是很惨。1642年,洪承畴已经突破多尔衮设置的防线,连战连捷,皇太极被迫御驾亲征。

松锦之战,明朝起初获胜,崇祯因筹集不到足够粮饷,只能连续派陈新甲去催促出兵,希望速战速决,导致溃败。

松锦之战后,明朝元气大伤,李自成、张献忠再次活跃,崇祯焦头烂额。皇太极为了腾出精力收拾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再次派人来议和。

陈新甲想议和,平日又跟傅宗龙提起,傅宗龙又告知谢升。此时,谢升眼看局势不妙,便将这件事告诉崇祯,崇祯让陈新甲过来说明情况。

内忧外患的局势,崇祯也想议和,却不敢拿上台面讨论。陈新甲主张议和,正符合皇帝的心意,崇祯便让陈新甲秘密联络清朝,商讨议和的内容。

陈新甲做事不严,议和之事很快就被朝廷文官知道,但证据不足,也奈何不了陈新甲,议和正常进行,双方各有所需。

朝廷弹劾奏折不断,陈新甲理应长记性,将事情办好。但是,陈新甲的一次疏忽大意,不但坏了议和大局,也坑了自己。

一天,边关发来议和的密函,陈新甲将其放到桌面上,想次日再跟崇祯讨论。就是这么一疏忽,陈新甲付出了生命。

按照惯例,日常各地的奏折,若非机密之事,都应该交由各部门传抄,然后下发到各地。陈新甲是兵部尚书,边防奏折,自然是由他来处理。

陈新甲将“议和密函”放在桌面,家童以为是一般的奏报,就按照惯例将其交给各部门官员传抄。家童的“失误”,引起了轩然大波。

文官集团先发难,指责陈新甲议和之事,让崇祯十分难堪。崇祯下旨,让陈新甲自己解释。陈新甲不当回事,认为崇祯是“故意”,做做样子罢了。

议和之事,也是崇祯的意思,但崇祯不想承担责任。陈新甲不懂得揣摩崇祯的心理,非但不引罪自责,反而自诩其功。

御史一片弹劾,陈新甲开始紧张了,便开始进行运作,希望周延儒、陈演等帮忙求情。崇祯不答应,还是将其斩首。

史载:“人臣无境外交。未有身在朝廷,不告君父而专擅便宜者。新甲私款辱国,当失陷城寨律,斩。”

兵部尚书陈新甲被处死,是明朝“内外交困”的悲哀。面对危局,崇祯却不想承担责任,又无法稳住文官集团,大明江山危在旦夕。

陈新甲死后,朝廷上无人再敢谈论议和,明朝继续东西两线作战。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明朝山穷水尽,两线作战都失败。

陈新甲死后不到两年,李自成攻克京师,明朝灭亡。接着,吴三桂联合睿亲王多尔衮击败李自成,清军乘势入关,定鼎中原。

参考书目:《明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4052.html
上一篇二战期间“东京玫瑰”户粟郁子,用半生与清白做斗争!
下一篇他俩叔侄争雄,事先却约法一章,可以有矛盾,可以打仗,但就是不能互下死手

为您推荐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虽然最终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所灭,但崛起于辽东的满清对于大明的威胁和牵制同样极为致命。那么,仅凭父祖遗甲十三副、将士数十人起兵的努尔哈赤,到底为什么能够崛起,进而一统女真各部,而当时的明朝到底在做什么,竟然坐视努尔哈赤于卧榻之旁崛起?01.明朝经略辽东的策略变化明末努尔哈赤的崛起其实并非偶然事件,从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西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早在古代就有各种部落和政权存在。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西藏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明朝时期,西藏属于中国领土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