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圣旨前为什么要加“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正确的读法是什么呢?

圣旨前为什么要加“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正确的读法是什么呢?

在古装戏,尤其是明清宫廷剧的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个镜头:一个钦差或者太监抑扬顿挫,对着下跪的文武大臣念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于是很多人相信古代皇帝的圣旨就是这种格式。但如果明清两代的皇帝,看到这样一幕,都会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大发雷霆。因为皇帝诏书中,根本就没有“皇帝诏曰”这个词。

那明清两代皇帝的圣旨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众所周知,古人很注重书法。给皇帝写圣旨的人,是从千千万万个文化精英中进行挑选出来的书法大家。圣旨中的词语堪称千锤百炼、言简意赅,而且圣旨写得非常工整,字就像刻出来的那样;字体苍劲有力,犹如行云流水。

圣旨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一行从上到下都是写满的,至少十个字。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但是古人文字功力很强,有文化的人一看就懂;因此古文也好、圣旨也罢,从不断句,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也没有间隙。

另外,圣旨正文是没有印章的,只有结尾处日期上面盖有玉玺,并没有“钦此”二字。只有慈禧当政的时候,懿旨中出现“钦此”二字,而光绪皇帝的圣旨依旧没有“钦此”二字。

关于圣旨的真伪,我们还可以通过刻着圣旨的匾额来区分。

因为纸质的圣旨好伪造,匾额是不好伪造的,匾额上面的圣旨都是“制曰”没有“诏曰”。

为什么没有“诏曰”,而是“制曰”,这里面有个说法。《说文解字》解释“诏”:“告也,从言从召。”郑玄为“诏”作注,谓“诏,告也。”

这样看来,诏曰是说得过去的。而且相当长一段时间,皇帝圣旨确实有制书和诏书两种说法。东汉末年官员蔡邕在《独断》中有这么一段论述:“(皇帝)其言曰制、诏,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

但是在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为了避讳武则天名武曌(音同诏),就废除了“诏书”的说法。所以在明清圣旨中,“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是存在的。那圣旨前为什么要加这八个字?

在封建社会,皇帝权力最大,可以说谁都想当皇帝。于是,皇帝就编了一个说法:皇帝是上天安排的。

用西汉思想家董仲舒的话说就是“受命于天,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亦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秦始皇的玉玺上写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也是这个意思。

因此,皇帝就在圣旨开头标注,我是奉天命的皇帝,圣旨不是我本人的意思,是上天的意志,你们不能违背天意。这就是古代皇帝圣旨开头中“奉天承运”的由来。

不过在明清之前,皇帝的诏书并没有上述四个字,而且表达频率较低。只有在发生重大事件,如皇上登基、继位,以及册封太子的时候,才会强调这个中心思想。

并且在宣旨的时候,正确的读法也不像影视剧中那样四子一断,而是有独特的读法。

古人书写顺序是从右到左,圣旨中“奉”字在最左,一字占一行。“天承运”三个字在左边第二行顶端,第三行顶端是“皇帝制曰”(诏曰)。

因此乍一看,诏书应该这样念“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诏曰)”。

但这句话的意思是:奉天承运的皇帝,给你们颁布命令了。所以正确的断句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明清大臣在起草圣旨的时候,把奉天承运单独一行书写,也是因为古人在书写时,有“平抬”的书写习惯,所以“天”和“皇帝”须换行顶头书写,以示对君王的尊敬。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27090.html
上一篇希特勒做了43年奥地利人,22年德国人,怎么成德国总理的
下一篇小历历皇帝除了天不亮上早朝外,还得学习,十分辛苦

为您推荐

中国唯一一个以皇帝尊号而命名的城市

中国唯一一个以皇帝尊号而命名的城市

秦始皇,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也是秦朝的创始人。秦始皇在位期间,曾多次巡视东方边疆,并下令修筑了一条长城,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光绪皇帝的囚禁之地——玉澜堂

光绪皇帝的囚禁之地——玉澜堂

在颐和园有一处有名的建筑群很引人注目,它就是戊戌变法失败后囚禁光绪皇帝之地——玉澜堂,也是游客游览颐和园的必去之处。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变得多元化。但是,有些传统的美食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的11道菜,
越南国宝“皇帝之宝”金印,二百年颠沛流离终将归国

越南国宝“皇帝之宝”金印,二百年颠沛流离终将归国

近半个月来,关于越南阮朝金印“皇帝之宝”的拍卖,越方紧急与法国Millon拍卖行进行了沟通。该枚金印原计划在10月31日进行拍卖,在越方的“强烈关注”下,拍卖日期一推再推。有消息称,经过谈判,这枚“皇帝之宝”将于近期回归越南。这枚“皇帝之宝”金印为阮朝第二位皇帝明命帝在1823年所铸,重10.78公斤,尺寸13.8x13.7厘
“甄”字到底该怎么念?皇帝和大臣,到底是谁不识字

“甄”字到底该怎么念?皇帝和大臣,到底是谁不识字

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科考发榜,宋徽宗让中书侍郎(即副相)林摅(读书)来挨个唱名。读到进士“甄彻”这个名字的时候,林摅把“甄”读成了“坚”这个音。宋徽宗皱了皱眉头,对林摅说:“你读错了,这个字念‘真’。”林摅不是进士出身,他父亲当年是闲谟阁直学士林邵,林摅是恩荫入仕,因为处理张怀素谋反案非常得
古代的皇帝和皇后没有同时去世该如何安葬?他们是合葬还是分葬?

古代的皇帝和皇后没有同时去世该如何安葬?他们是合葬还是分葬?

古代的皇帝和皇后死后都是要葬到一起,那么问题就来了,皇帝和皇后不可能同时去世吧,如果一方先去世了,那怎么下葬,是不封墓等着另一方合葬还是分开葬呢?关于处理皇帝和皇后去世是否合葬的问题,每个朝代处理的规矩都不大相同,下面就来说一说每个朝代皇帝和皇后是如何合葬的。先从两汉时期说起,其实在两汉时期皇帝和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