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为增加城池防御功能建造瓮城,先已知最早者为匈奴建造

古代为增加城池防御功能建造瓮城,先已知最早者为匈奴建造

瓮城为古代城池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封建时代,为加强城池的防守能力,古人会在城门外(少数在城门内侧)修建一座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这就是“瓮城”。

古人修建的瓮城,其两侧与城墙相连,在瓮城上会置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以此来有效地阻止来攻城的敌人。与此同时,瓮城作为保护城池的第一道防线,它的城门是不会与所保护的城池的城门在一条直线上的,这般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延缓敌人进攻城池的时间,让守城将士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排兵布阵,同时不放在一条直线上,还有阻止攻城槌等武器的再次进攻。

如果放在一条直线上,攻城槌就可长驱直入,直攻瓮城所保护的城池的城门外,而不放在一条直线上,以攻城槌这样巨大的攻城武器,它的移动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如果要再次进攻城池,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而这将极大方便守城将士的布防。

总的来说,瓮城的功能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加强城池的防守和攻击能力,以此来阻挡敌人的攻城行动。

那这瓮城是怎么来的呢?

统万城遗址

“瓮城”最早出现的时间,目前的史学界并无定论,但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瓮城雏形是匈奴人所修建的统万城。而在当时,至五代前,中原地区都没有修建瓮城的习惯,当时的大都市长安、洛阳等都没有修建瓮城。至于当时中原地区为何不置瓮城,大概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中原统治者热衷于修建那些壮丽的城池,而对于瓮城这种破坏城池美感的建筑,他们自然是不会修建的。

“瓮城”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是在北宋曾公亮所著的《武经总要》一书中,其载:“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也就是在五代至北宋时期,瓮城开始流行于中原地区,此时中原地区的州县城池多会修建这些或圆或方的瓮城,如北宋时期的苏州、襄阳。

当然,若说“瓮城”最普遍,最完备的时期,那无疑是明朝。明朝时期,明廷十分重视对城市的防御,此时在南京应天府、中都凤阳府、北京顺天府、西安、归德、平遥等府州县,及山海关、嘉峪关等关隘,都设置了瓮城。

现如今被誉为“天下第一瓮城”的聚宝门(今中华门)就是由明廷在洪武八年(1375年)修建而成的。聚宝门是现存的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瓮城。“聚宝门”城门置有三道瓮城、四道券门,呈“目”字形结构,每道瓮城均有一门一闸,各城门都有铁片包裹而成,并由可上下启动的千斤闸拉动。同时,“聚宝门”共有27个藏兵洞,共可藏兵三千余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24332.html
上一篇项羽入关后的所谓暴行有可能被刘邦进行夸大宣传
下一篇新来的女游击队员脚受伤,却不让人上药,别人悄悄查看后发现了异常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