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朱元璋的外甥:智谋比蓝玉强,打仗不输徐达,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

朱元璋的外甥:智谋比蓝玉强,打仗不输徐达,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

公元1385年也是洪武十八年,明朝开国将领曹国公李文忠病逝,得知该消息后一向被人视为冷血残酷的朱元璋十分悲伤。朱元璋为什么对于李文忠青眼有加?仅仅因为李文忠正是朱元璋的外甥。

其实除了这一层关系之外,李文忠也十分有才华,文比蓝玉强、行军打仗不输徐达,这才是朱元璋看重他的缘由。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李文忠的故事。

战神的诞生

说到明朝的开国大将,许多人对于许达、常玉春非常熟悉,但对于李文忠却不太熟悉。李文忠的母亲是朱元璋的二姐朱佛女,朱元璋出生在安徽凤阳的一个普通家庭,生活并不富裕。

他的二姐朱佛女在嫁人后生下了李文忠,一家人的日子过得也十分辛苦,后来由于连年的灾害导致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李文忠12岁这一年赶上刚巧赶上了严重的疫情和旱灾。

朱佛女由于感染了疫情,没有钱医治而去世了。当时已经是元朝统治的末期,由于元朝的暴政导致各地农民起义持续不断,李文忠自己的母亲去世了,家里只剩下一个父亲,便和父亲商量去投奔舅舅朱元璋。

父亲听说朱元璋开始在滁州招兵买马便答应了儿子的要求,于是李文忠便向滁州进发,他不会想到自己的这一个决定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李文章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与李文忠一起投奔朱元璋的,还有另一位朱家的亲戚,他就是朱元璋的侄儿朱文正(洪都保卫战就是他打的,而非影视剧中的蓝玉)。

李文忠一行三人到达滁州之后,顺利地见到了朱元璋,朱元璋看着自己的外甥和侄子已经长成了大小伙子十分欣喜。此前,李文忠的父亲李贞时不时地接济一下朱家,朱元璋对于自己的这位姐夫非常感激。

朱元璋见到李文忠时很开心,得知自己的姐姐去世,朱元璋一度想让李文跟随自己的姓、改姓朱。当然,李文忠的父亲肯定不同意,朱元璋也没有气恼,还请了老师专门教导李文忠。

从14岁一直到19岁这五年的时间,李文忠就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各种知识,他的悟性很高,本人又很聪明,老师讲过一两遍的东西就能迅速记住。

就这样,李文忠迅速地成为了一名文韬武略的青年,看着自己引以为傲的外甥能力越来越强,朱元璋决定让自己的外甥在实战中得到锻炼。

李文忠的军旅生涯

公元1357年,朱元璋派常遇春去攻打池州,此时朱元璋的劲敌陈友谅也盯上了池州,双方自然互不相让。陈友谅也是有两把刷子的,常遇春眼看招架不住便向朱元璋求援,只是那时朱元璋手下能用的得力干将都在外打仗。

徐达奉命攻打常州,另一位干将胡大海领兵已经到达徽州,在此情况下,朱元璋便决定派李文忠去支援常遇春。面对朱元璋的这一决定,有不少人表示反对,认为李文忠缺乏实战的经验。

他面对的对手又是狡猾的陈友谅,不过朱元璋却坚信李文忠不会让自己失望,事实也证明朱元璋的眼光是对的。

元至正17年李文忠奉命率兵增援池州,在池州江中游遇到了陈友谅的部队,第一次率兵打仗的李文忠就大败陈友谅的部队。

打了胜仗之后李文忠并没有停留,而是继续向东进发,并与常玉遇春互相配合一路势如破竹解决了池州之围。此后李文忠继续为朱元璋开疆扩土,其中有两次战役让李文忠声望大涨成为了与徐达齐名的大将。

当时,张士诚看到朱元璋与陈友谅亮激战正酣,便派20万大军去绕道朱元璋的后方包抄新城。李文忠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来不及等待援兵便与张士诚军队正面对抗。

李文忠手下只有一万多人马,为了鼓舞士气李文忠在开战前召开了一次动员大会激励士气,李文忠说自己不敢贪生怕死,将会以身作则。

士兵们看到了李文忠必胜的信念也受到了感染,果然李文忠也如自己所宣誓的那样,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斩杀敌军将领十多人,最终这一场战争明军以少胜多。

1366年,李文忠独自率领军队攻下杭州,让张士诚大伤元气。第二年他又挥师福建,立下大功。天下初定之前,李文忠再次率兵奉命去出征北元,这次李文忠与徐达一起并肩作战。

两个人兵分两路李文忠率领10万左右的兵马一路攻城略地,星夜兼程前往应昌,最终俘获了包括元昭宗的儿子、后妃等在内的三千多人。

自此之后,李文忠成为了战神,尤其是在经历了朱文正的叛变之后,朱元璋对于李文忠更加信任,认李文忠为自己的养子,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

文韬武略的战神没落

公元1370年朱元璋论功行赏,年仅32岁的李文忠被封为曹国公,这次朱元璋一共封赏了六位公爵,李文忠排在李善长,徐达和常遇春之下。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肃清外部环境,李文忠和明朝第一开国大将徐达率军北上。

他们俘虏了包括元少主以及元朝王室成员在内的一百多人,这一次战斗中,李文忠所展示出行兵打仗的能力不输于徐达。

另外,即便是在领兵打仗的日子里,李文忠仍然没有放弃学习治国和用兵之道。我们都知道,蓝玉是明朝初期非常有才学的一位将领,李文忠的文化水平则不在蓝玉之下。

李文忠19岁开始征战沙场,到31岁就已经成为明朝的左都督,担任左都督同时还主管国子监。国子监是明朝的最高学府为国家输送文化人才,如果李文忠没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储备,不可能担此重任。

通过上述与陈友谅,张士诚的战役也能够看出,李文忠最大的优点不是骁勇善战而是谋略,这一点蓝玉就差远了。《明史》中,李文忠通过谋略、以少胜多的战例不胜枚举,如此才有了“遇大敌益壮”的评价。

朱元璋征战十余载,看着自己的对手陈友谅、张士诚一个个倒在自己的面前,李文忠也在这十多年中飞速成长,成为了一个文韬武略的将领。

他的心中很是高兴,毕竟是自己的养子兼外甥,有着血浓于水的感情。可是,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猜忌心越来越重,对于一些有功之臣大开杀戒。

对此李文忠经常进行劝诫,但也因此受到了朱元璋的怒斥。比如,胡惟庸案发生之后,由于牵连的人数太广,李文忠不忍心看着朱元璋滥杀无辜便多次上书劝谏。

朱元璋勃然大怒,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怒骂李文忠,甚至一度生气到想要杀掉李文忠,幸得马皇后的劝解朱元璋才就此消气,但却削去官职、幽闭在家中。

人生晚年,李文忠患病,于公元1384年去世,这样的“窝囊结局”让人唏嘘不已。朱元璋得知自己的外甥李文忠去世后十分悲伤,他觉得为李文忠诊治得太医没有尽力,于是便将给李文忠看病的太医全部斩杀。

甚至这些太医的家人也受到牵连,前前后后有一百多人受到波及。另外,根据《明史》的相关史料记载,朱元璋一度怀疑是淮安侯华中对李文忠下毒。

愤怒之下的他甚至没有按照明朝司法程序,对于淮安侯华进行调查审问,便直接将他的爵位削去,并且将其一家流放到四川一个偏远的小城。

天子一怒血流成河,这也说明李文忠在朱元璋心中的位置很重要,同时在李文忠下葬的时候,朱元璋追封李文忠为歧阳王,更令人没想到的是他还赐李文忠配享太庙。

一位公爵享有如此之高的待遇,别说在大明朝了,在我国整个封建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后来,朱元璋下令让李景隆(李文忠的儿子)世袭父亲的爵位。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巴不得把权臣手里的势力全部收回来。然而,他却这样对待李文忠,足见后者在前者心中有多么重要。

总的来说,虽然李文忠与朱元璋是亲戚关系,但是他的功劳也都是自己在战场上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只可惜,靖难之役中其子李景隆没有打开南京城门迎接朱棣大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22537.html
上一篇柴云振以一己之力守住了朴达峰
下一篇1941年,斯大林6次发电报请求中共派兵支援苏联,主席:无能为力

为您推荐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虽然最终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所灭,但崛起于辽东的满清对于大明的威胁和牵制同样极为致命。那么,仅凭父祖遗甲十三副、将士数十人起兵的努尔哈赤,到底为什么能够崛起,进而一统女真各部,而当时的明朝到底在做什么,竟然坐视努尔哈赤于卧榻之旁崛起?01.明朝经略辽东的策略变化明末努尔哈赤的崛起其实并非偶然事件,从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西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早在古代就有各种部落和政权存在。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西藏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明朝时期,西藏属于中国领土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