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郭子兴那悲惨的一生

郭子兴那悲惨的一生

郭子兴的一生可谓是惨到了极点,造反的时候被合伙人排挤。死是怎么死的呢?被活活气死。最主要的是还被别人绝了后。

阶级不同所爆发的矛盾

郭子兴出生于濠州,起义的地点当然也是濠州。

不过,他并不是一个人,还有另外四个人跟他一同起义,这另外四个人以孙德崖为首,他们五个人共同组建起濠州最高统治机构。

在创业阶段,由于有着一致对外的目标,就算内部有矛盾,也不会迅速爆发,而在创业成功之后,内部矛盾则会急速爆发。

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匀或者是有的人野心太大,想要一手遮天,要不然咋说创业还是一个人的好,当年的郭子兴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由于他是地主出身,而以孙德崖为首的那四个人都是农民出生,双方本就有着阶级矛盾,濠州的情况一稳定,这种阶级矛盾就爆发了出来。

以孙德崖为首的四个人怎么看郭子兴都不顺眼,于是联起手来针对郭子兴。

在分配利益的时候,故意减少郭子兴应得的利益,在决定一件事情是否执行的时候,直接忽略郭子兴。

一对四,无论怎么看,郭子兴都没有任何的胜算。所幸的是,至正十二年,徐州的起义军前来濠州投奔。

名义上是投奔,实际上却是鸠占鹊巢,因为徐州的那一支起义军相比于濠州的起义军,军事实力更加雄厚。

他们之所以来濠州,是因为徐州被元军攻破,他们不得已而为之。

有意思的是,徐州的那一支起义军也不是一股绳,分别有两位首领,一位叫作赵均用,一位叫作彭大。

相比于赵均用,彭大更加强大。原本在明争暗斗中处于劣势的郭子兴看到彭大就如同看到救星一样,费尽一切心思与彭大搞好关系。

如果这个时候马皇后没有嫁给朱元璋,说不定他这个时候都想将马皇后许配给彭大。

郭子兴重视彭大,肯定会轻视赵均用,这样一来,就引起了赵均用的不满。

而以孙德崖为首的四人则顺势依附于赵均用,天天说郭子兴的各种坏话,但由于彭大的存在,赵均用并不敢付出行动。

不幸的是,郭子兴还没有去世,彭大却因病去世,而彭大的儿子相比赵均用小一辈,又没有足够的社会阅历。

因此自从他接替彭大以来,从来不敢与赵均用对着干,倒霉的只能是郭子兴。

无论他做什么都不对,无论他说什么都会有人挑刺,甚至有几次,孙德崖想直接杀掉郭子兴。

要不是当时的朱元璋已经独立,在滁州有着三万大军,惧怕朱元璋的报复,可能郭子兴当时就得死。

如果说长时间在濠州住下去,死于非命那是迟早的事情,所以郭子兴主动率领自己的大军前往滁州投奔朱元璋。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还是个大好人。

要是一般人,最多也就是与郭子兴平起平坐,毕竟滁州是自己打下来的,那三万人也是自己招的。

可是朱元璋却将统帅的大权交给郭子兴,还将滁州拱手让给郭子兴,自己搬到和州,将郭子兴感动到痛哭流涕。

到手的鸭子竟然还能飞走

就在郭子兴离开濠州的同时,也有一个人离开了濠州,这个人就是他的死对头孙德崖。

孙德崖离开濠州并不是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而是因为濠州的粮食不够吃,跑到和州,强行向朱元璋求援。

濠州的粮食不够吃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他们五个人整天就呆在濠州什么事也不干,粮食要是够吃才怪,当初朱元璋离开濠州自己单干就有这一层面的原因。

孙德崖仗着自己有几万大军问都不问朱元璋,直接闯到和州强行居住下来。

郭子兴得知消息,率领大军赶往和州,准备与朱元璋来个前后夹攻,弄死孙德崖,报当初的一箭之仇。

但是人到了,仗却没有打起来,为什么呢?因为和州原本就小,一下子突然出现十几万人,别说打仗了,转个身都费劲。

孙德崖也知趣,第一、他不是朱元璋与郭子兴的对手,要是真的打起来,吃亏的是他;

第二、郭子兴原本就不欢迎他,他要是死皮赖脸的再呆在这,也没有意思,所以他主动提出离开和州。

孙德崖和郭子兴有仇,朱元璋为了避免两人发生火拼,提议孙德崖在军队的后方殿后,而他朱元璋为了表示诚意,则在前方护送孙德崖的军队,孙德崖对此并没有异议。

原本大好的局面,却被一个人给破坏,这个人就是郭子兴,郭子兴趁着孙德崖势单力薄,直接将孙德崖抓起来,这样一来就害苦了朱元璋。

孙德崖的数万大军直接将朱元璋包围,朱元璋骑着马没有跑几里地就被别人用铁链子拴着脖子拉回来,想必马皇后看到这一幕一定会十分的心疼。

郭子兴想要弄死孙德崖,但是朱元璋又已经被俘,被逼无奈,他只能提出用孙德崖交换朱元璋。

但是谈到谁先释放人质的时候发生了分歧,谁都不肯先放。多亏徐达站出来愿意用自己去换朱元璋,局面才发生改变。

朱元璋首先得到释放,其次就是孙德崖,最后则是徐达。

自从孙德崖大摇大摆的从和州离开,郭子兴的心情是一天比一天郁闷,仅仅只过了几个月,就因病去世。

由此可见,心胸狭窄的人始终成不了大事,就这么点破事,竟然怎么走都走不出来。

断子绝孙

国不可一日无君,起义军也一样。郭子兴在的时候,郭子兴排行第一,朱元璋排行第二。

但是郭子兴一死,朱元璋的地位没有增,反而降,从第二变成了第三。第一是郭子兴的长子郭天叙,第二是郭子兴的内弟张天祐。

虽然朱元璋排行第三,但是军队的控制权却在朱元璋的手里,毕竟郭天叙、张天祐当年都是打下手的,没有任何的基础,而朱元璋不但有基础,而且要多雄厚有多雄厚。

要知道地盘都是朱元璋打的,而且当时明朝的开国功臣基本上已经聚齐完毕,开国第一统帅徐达,开国第一先锋常遇春,开国第一后勤李善长,开国第一谋臣刘伯温都已经在朱元璋的麾下。

郭天叙、张天祐根本没有任何的资本与朱元璋相提并论。

虽然如此,但朱元璋还是要给郭天叙、张天祐三分薄面,毕竟要是对他们动手,说不定郭子兴的旧部会发生暴动。

至正十五年,朱元璋除掉郭天叙、张天祐的机会终于来临。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在攻打他之后的根据地南京,而在攻打南京的过程中,他俘虏了元朝大将陈埜先。

陈埜先故意装作投降,准备与城内的守城福寿到时候夹击朱元璋。可惜的是,陈埜先的作战计划被朱元璋的心腹检校给打听到。

所谓的心腹检校就是锦衣卫的前身。

朱元璋得知了这一消息,却并没有告知郭天叙、张天祐,反而叫郭天叙、张天祐联合陈埜先一起攻打南京,摆明了就是阴郭天叙、张天祐一把。

陈埜先以喝酒的名义将郭天叙叫到军营中,还没等郭天叙举起酒杯,士兵就一拥而上,直接将郭天叙杀死。

而对于张天祐,陈埜先选择将他送给福寿当见面礼,结局当然也是个死。

郭天叙、张天祐一死,朱元璋自然成为军队中的最高统帅。

而郭子兴仅剩的一个儿子郭天爵则官居中书右丞,是个文官,没有任何的兵权,自然也就没有任何的资本与朱元璋对抗。

郭天爵眼睁睁的看着郭家的产业被朱元璋吞得一干二净,免不了在私底下会大发抱怨。

朱元璋可不会放这么一个不安定因素在自己的阵营当中,随便安插了几个罪名就将郭天爵除掉。

此时的郭子兴还剩下一个女儿存世,朱元璋干脆将她纳为小妾,与马皇后一服侍是自己。

郭子兴如果在天有灵,估计能够被气到再死一次。

郭子兴满门被灭那几乎是肯定的事情,毕竟他身处的是乱世。而所谓乱世那就是相当于一群野兽在一起撕咬,失败的那一方,往往会落得个一无所有的下场,以郭子兴的能力而言,他绝对不会是胜利的那一方,灭他的人要么是起义军,要么是元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4733.html
上一篇【历史文化】古道风云 历史合江‖吴荣毅
下一篇水浒传:宋江为何千方百计推行朝廷的招安,他的目的是什么,吴用道出了实情

为您推荐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