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中国古代有哪些文臣专做武将而名留青史

中国古代有哪些文臣专做武将而名留青史

自宋代大兴文教以后,中国逐渐形成了文臣挟制武将的传统。特别是到了明代,纯武将成为了被人看不起的角色,武将和大老粗基本就挂钩了。虽然许多武将累积战功可以做到太师等一品大员,但是一品武将见到二品文臣还得点头哈腰,这种重文轻武的思想发展到了最后,连武将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了,觉得自己天生就低文臣一等。

所以自宋以后,天下所有士子都研习文章,以求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于是国家绝大多数人才都去了科场,而混迹行伍的,基本就是些没什么学问之人。而文化武器,是一个人最强大的武器,军队指挥没有文化是不行的。所以,渐渐地,国家的军事统帅慢慢由文臣来担当,而且兵部往往都是文臣执掌。

而这些科场出身的人才,有许多人极具军事天赋,他们在某些特定时刻,投笔从戎,力挽狂澜,进而名垂青史。这样的人大量集中在宋代之后,但是宋之前,也是存在着这样的人才。

下面我们就列举一下这样的人才(排名无先后):

班超

1、班超

“投笔从戎”成语的由来,最为著名的一个文成转武将的例子。班超年轻时为官府写书挣钱,后被汉明帝提为兰台令史,掌管奏章和文书。

后因小过被免职后,选择投军,随大军北征匈奴。因为出色的表现,被安排出使西域,从此与西域结下了不解之缘。最终在西域三十多年,以数十人维持了西域三十六国的和平,为汉朝稳定整个西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班超恰到好处的攻交策略,西域总共五十余国臣服汉朝,班超也因此封侯,成为汉代最著名的武将之一。

谢玄

2、谢玄

出身于江左高门谢家的公子谢玄,自然从小就被培养成文武全才。作为东晋门阀政治时期的一员,谢玄拥有最为势大的门阀之一的背景,自然不可避免就从小备受各大势力青睐。

所以,谢玄在青年时,便被当时东晋第一权臣恒温提拔为掾属,为地方吏治官员。后来由于前秦势大,屡屡南下威胁着东晋帝国的北疆,颇有能力的谢玄被改任为司马,随军抵御前秦大军,更是被寄予厚望,当成名将来培养。

谢玄从军后,才华大显,很快就在军中崭露头角。后来还在京口创建了北府军,成为淝水之战击败苻坚的主力。谢玄也因为淝水之战而名垂青史,受万世景仰。

虞允文

3、虞允文

虞允文,南宋抗金名将,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及第 ,获授通判彭州,后改授权至黎州、渠州。后来受荐授为秘书丞,累官至礼部郎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公元1161年,金军南下,完颜亮40万大军,虞允文则被派往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犒师,恰逢大军无帅,以参谋身份犒军的虞允文挺身而出,亲自领军以1.8万人的兵力大败金军40万人,赢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阻止了金军渡江,使金攻取南宋的计划破灭。

自此,宋金对峙形势变换,自此之后,金军很少南下。

于谦

4、于谦

于谦者,明代名臣,挽救江山社稷的不世之功臣,大明江山的捍卫之人。其实,在历史上,于谦早已超越了臣这个字,这是一种精神象征,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他都当得起民族英雄这四个字。

于谦,永乐19年进士,而后成为一名光荣的御史,所谓御史,就是言官,专门给皇帝大臣提意见和挑毛病的官。因为在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中,痛骂朱高煦而一举成名。

后来被提升为兵部侍郎,并且在土木堡惨败之后,在京城空虚的情况下,亲自组织和主持了中国历史上名声响当当的“北京保卫战”。以弱势兵力击败了瓦剌太师也先的强悍大军,进而一战成名,成为了明代最为著名的民族英雄。

杨一清

5、杨一清

杨一清,灭掉权宦刘瑾的大功臣,成化8年进士出身。初为中书舍人,后升任山西按察使司佥事,改陕西副使督学,在陕西任职八年。后入朝,任太常寺少卿,进南京太常寺卿。

弘治十五年(1502年),才升任山西巡抚,负责督理陕西马政。自此才开始进入杨一清的军事生涯。任陕西巡抚期间,杨一清平定叛乱,击退蒙古,而后杨一清总制三镇军务(陕甘总督),成为明朝西北边疆一堵城墙。

而后。与张永设计,除掉了当时祸乱天下的大太监刘瑾,以此名留青史。

6、杨博

嘉靖八年进士,令严世蕃恐惧的一代智计无双的天才。

进士及第后,杨博最初受任为盩啡知县,调迁到长安。后来被征召担任兵部武库清吏司主事,又任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从此与军事结下了良缘,成为明代中期著名的军事家。

从甘肃,到蓟州,再到大同、山西,杨博一直为大明朝捍卫着边疆,多次击败来犯的蒙古大军。被明世宗赞誉为左右手。

袁崇焕

7、袁崇焕

袁崇焕是近代历史上让人振聋发聩的一个名字,事关他的是非功过一直争论不断。此处不讨论袁崇焕的能力和缺陷,只讲袁督师由文转武的人生经历。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袁崇焕35岁时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后来自荐成为孙承宗手下的重要一员。自此成为辽东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宁远保卫战中,以孤军守卫宁远,为让后金军前进一步,甚至击伤了后金大汗努尔哈赤,从此一举成名。

一生驻守关锦防线,多次击败后金和满清的进攻。

杨嗣昌

8、杨嗣昌

杨嗣昌作为明朝末年最为重要的名臣,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出身。在崇祯中后期,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局,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镇压农民军,同时主张对清朝议和,是唯一可能为明朝强行续命的策略方针。

杨嗣昌步入仕途后,历任杭州府学教授、南京国子监博士、户部福建司主事、户部江西司员外郎等官职,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擢户部郎中,同年十二月至天启二年(1622年)五月迁南京户部新饷司郎中。在万历到天启年间,杨嗣昌始终是一个文臣,直到崇祯即位后,杨嗣昌才得以提督军务,后来升至兵部尚书,成为剿匪的统帅。

在杨嗣昌的正确策略和指挥下,明军曾大的李自成只剩18骑逃入商洛山中,一年多不敢出来。一生为明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病死在出征路上。

9、卢象升

明末杰出将领,以身殉国的忠义之臣。

卢象升,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初任户部主事,升任员外郎,累迁为大名知府。

崇祯六年起,开始成为剿灭叛乱的一员。因为镇压李自成等农民军有功,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理河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后升任兵部侍郎,再迁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

后多次击败张献忠、高迎祥、李自成的起义军,累功升任兵部尚书。

最终,在皇太极绕道蒙古南下,卢象升被陷害,为清军所围,弹尽粮绝力战而亡。

孙传庭

10、孙传庭

"传庭死,而明亡矣",明末最强将领,闯王高迎祥的终结者。

孙传庭,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初授永城知县。天启初年进入北京任职,为吏部验封主事,再升至稽勋郎中。崇祯九年(1636年)三月,请缨任陕西巡抚,负责剿灭农民军。

孙传庭在山西榆林练兵,被称为“秦兵”,乃明末最有战斗力的一支亲兵之一。孙传庭带领这支军队击败俘虏了高迎祥,而后又多次击败李自成。成为明末对战起义军最为用力的将领。最后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朝廷强行催战,于潼关被埋伏,力战而亡。

洪承畴

11、洪承畴

洪承畴若没有最后的投降,或许会成为青史留名的正面人物,至于现在名声不好,只能怪时也、命也。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的洪承畴,初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等职,在刑部任事六年,天启二年(1622年) 擢升浙江提学佥事,于天启七年,升陕西督粮参政,自此转行军事。

洪承畴所属的“洪兵”乃明末最为强悍的几支军队之一,多次击败农民军,升任陕甘总督,而后多次击败刘国能、张天琳、张献忠、罗汝才和李自成,曾一度杀得起义军闻之而后怕,不敢过境洪承畴的辖区。

曾国藩

​12、曾国藩

1838年(道光十八年)进士三甲出身,授翰林院检讨。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授礼部右侍郎,不久署兵部右侍郎,自此与军事结下不解之缘。

恰逢南方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势大,特别是在杨秀清时代日辟百里,清军绿营远不是对手,母丧在家的曾国藩以团练为名义,组建湘军,打造了一支清末最为强悍的地方军队。攻南昌,破安庆,打南京,最终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之后还剿除了捻军叛乱。一个文弱书生成为晚清著名战略家。

13、种师道

北宋末年名将,早年任熙州推官、主管同谷县,后来升任原州通判,再后来被蔡京等人构陷,罢官十年,之后才以武功大夫、忠州刺史、泾原都钤辖身份知怀德军。

从军后,早年于西北抵御西夏,乃一员谋将,累功成为一代名将。晚年抗金,种师道坐镇京师,金人不敢渡河南下,北宋社稷仍在;种师道一死,北宋不久则被金国所灭,开封也为金军所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1071.html
上一篇五色玉引发的惨案:四万大军诡异客死异乡-大唐奇闻之西征小勃律
下一篇日本清酒的历史

为您推荐

曾铣:除夕之夜率兵出战,击败蒙古骑兵,却被嘉靖处死

曾铣:除夕之夜率兵出战,击败蒙古骑兵,却被嘉靖处死

1548年,曾铣上奏收复河套,反击蒙古铁骑,嘉靖帝却把他处死,妻儿流放两千多里。2年后,蒙古骑兵抵达京师郊外,嘉靖悔不当初。曾铣,明朝名将,足智多谋,骁勇善战,总督陕西军务期间,多次击败蒙古骑兵,俺答汗看到他就得绕道走。1546年,俺答汗率10万骑兵劫掠边境,曾铣以数千精兵迎战。曾铣利用战车、弓弩、火器协同作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虽然最终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所灭,但崛起于辽东的满清对于大明的威胁和牵制同样极为致命。那么,仅凭父祖遗甲十三副、将士数十人起兵的努尔哈赤,到底为什么能够崛起,进而一统女真各部,而当时的明朝到底在做什么,竟然坐视努尔哈赤于卧榻之旁崛起?01.明朝经略辽东的策略变化明末努尔哈赤的崛起其实并非偶然事件,从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西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早在古代就有各种部落和政权存在。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西藏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明朝时期,西藏属于中国领土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