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襄阳窦青天|杨应才

襄阳窦青天|杨应才

在师宗县,出了这样一位人物,他在湖北一带为官,由于清正廉洁,勤政爱民,被称为“襄阳窦青天”;在江浙一代为官,被称为“江南第一好官”,他就是淑基村的窦欲峻。

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三月,淑基村一户官宦人家诞生了一个男孩,父母为他取名为窦欲峻。

窦欲峻自幼聪明好学、过目不忘,五岁能作对,十岁能作文,十六岁入州儒学,考中附生第八名,二十五岁考取乾隆乙酉选拔贡生,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年)选拔担任湖北兴山县知县,从此步入仕途。

兴山县地处万山丛中,和四川接壤,地僻民弱,境内多是奸邪之人,诉讼频繁,事务繁重,到过这里的官员都说很难治理。窦欲峻拒绝别人劝说,欣然前往。刚刚上任,百废待兴。窦县令一面清理积压的案件,一面缉拿强盗,观察民风,考察办事官吏。不到几个月,惠政于民;半年后,诉讼渐渐平息。老百姓感恩戴德,见到窦欲峻,感叹说:“这是我们县的父母官呀!”

在兴山县,窦欲峻为了到乡村办案,往往是带上一个仆人,背上被子,带着粮食跟随同去。如果在路上遇到当地官员和老百姓,窦欲峻必定要和他们讲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努力耕田种地的道理。由于窦欲峻办案合理,是非分明,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没过多久,窦欲峻接到派他去采购云南铜的命令。将要卸任离开时,当地官员、百姓舍不得他走,一再请求他留下,夜间竟然把四面的城门都守起来,窦欲峻无法离开。恰好西边乡村有人报案,窦欲峻就去查验,他事先把公函、印鉴都放在枕头里,准备查验完毕后从西乡绕道去府衙。当地官员、百姓们闻讯后,追着赶到,大家赤着脚拼命奔跑,他们围着窦欲峻,跪在地上求他不要离开。窦欲峻为此十分同情,就向太守请示留下,太守没有同意。官员、百姓们又去省里请求,省里没有答应,他们只好哭着回去。后来当地人筹集了一千两银子,准备为窦欲峻建祠堂。窦欲峻知道后,寄信回去安慰百姓,并阻止他们建祠堂。

买铜的任务完成后,窦欲峻回到湖北,担任钟祥县知县。到任后,窦欲峻多次穿着便衣,暗访民情,民间的一些小事他都要力求知道。

钟祥县有个人去到京城,控告自己的儿子阴谋造反。正好庆制军检阅军队经过钟祥县,奉命查办这件案子,他怕时间仓促会有变乱发生,要实行戒严。窦欲峻说:“不用怕,我们县怎么会有这样的事?”随即带上几个随从,月夜单独骑马赶到案发地,抓起犯人来审问。一经讯问就得到实情,原来,这个告状的人企图奸污儿媳妇,没有得逞,就诬告儿子要造反。窦欲峻严惩这个做父亲的,了结了案子。县里的人纷纷称赞窦欲峻,说他判案非常“神明”。

后来,窦欲峻又到襄阳县担任知县,他每天都是黎明时就出去办事,三更天才回来。除了到乡下调查办案和缉拿强盗外,天天坐在公堂上清理案件资料,从早到晚都不疲倦,往往几句话就立刻能判断清楚是非。

当时襄阳县有好多疑难案件,没有得到及时审理,那些被拘留来准备审讯的人,就关押在县设立的非正式牢房里,有时关押了百多人,由于管理缺失,经常有人饿死。窦欲峻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清理这些积案,一个多月后,这些积案就清理完了,无罪的人得到释放,那个非正式牢房就空了。

有一天,窦欲峻从乡下审查案子回来,身边只有几个随从。在路上,他们遇见几十个强盗,背着赃物,拿着武器在走。强盗们一看是官吏,又来不及避让,就准备动武。窦欲峻假装询问左右的人,这些人应该是贩运商品的吗?随从也机智地回答说,是的。强盗们听后,认为这些官员没有识破他们,就笑着离开了。窦欲峻随即秘密派人到军营,急忙调拨士兵拦截强盗,最后把这伙强盗全部抓住了。

窦欲峻在襄阳当了三年县令,他“治盗贼,清讼狱,兴学校”,为老百姓兴利除弊,做了很多好事,被当地人称为“襄阳窦青天”。窦欲峻曾写过一本《襄阳疑案纪略》,记录了他在襄阳办案的事,多人传抄阅读。

嘉庆二十四年已卯(1819年),凭借卓异的功绩,窦欲峻得到推荐,调到别处去为官。将要离任时,官员百姓极力挽留他,情形跟在兴山县时一样。

窦欲峻先后又担任了枣阳县、黄冈县、罗田县三县的知县。

在罗田县,窦欲峻才到任,就遇上黄梅县发大水,冲毁河堤的事。不久,窦欲峻又调到黄梅县任知县,承担修筑被冲毁的潘兴口土堤。到任后,窦欲峻和太守李朴园亲临现场,二人拉着大绳子,在泥淖中行走丈量了十多天,估算出需要国库银子三万多两。制台放心地对太守说,这个工程由你和窦县令来办理,一定错不了。

为了更好的赈灾和修筑坝堤,窦欲峻把当地的乡绅父老召集起来商量,决定征召受灾的人们做工,借工程来代替赈济。百姓们十分高兴,纷纷前来做工。窦欲峻干脆住在堤坝脚下,来回督促人们,一刻不得空闲。四十多天后,堤坝就竣工了。而窦欲峻每天操劳,胡须也白了大半。

接着,窦欲峻又带领人们修筑涵洞、堤埂、车马路堤,还捐出自己节约的薪金开辟扬柳湖,可以灌溉几千顷农田。窦欲峻尽心尽力修筑的大堤,历经十多年,多次遭遇大水,却稳固如初,老百姓受益匪浅。

由于窦欲峻在知县任内的政绩非常卓著,受到皇帝召见,并任命做江苏镇江府知府。虽然窦欲峻在湖北做官十多年,钱袋里却没有一点线。上任前,他把公事、私事都办理清楚,没有什么牵连,又借了旅费,才到镇江去上任。不久窦欲峻又擢升福建盐道,因病请假回家。

窦欲峻回到家乡,穿着粗布衣裳,吃的粗粮,像平常一样跟亲戚朋友来往,天天坐在一间小楼房里,教两个孙子读书,有空就穿上草鞋,拿根竹竿拐杖,在田间散步,跟农夫交谈,预测天气晴朗还是下雨。乡里的人都忘记他是曾经担任过观察使的官员。

道光十年(1830年),窦欲峻带着儿子窦垿北上京城。道光十三年,皇帝在勤政殿召见窦欲峻,不久又在养心殿召见他。道光皇帝对他说:“尔学问人品,朕所深知,浙江粮道缺,颇繁难;好为之。”

到了浙江,窦欲峻又接旨调任杭嘉湖海防兵备驿政道,修复毁坏了的浙江海塘。因成绩卓著,官加一级,诰授中宪大夫。海塘工程完成后,窦欲峻在任上无疾而终,享寿七十四岁。

窦欲峻从小就孝顺友爱,淳朴忠诚,虽然生在官宦人家,却没有浮华气息;好读书,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勤俭节约,不喜欢宴会,不爱饮酒。他在外为官多年,朴质得像个贫困的读书人,家中的子弟,不许穿绫罗绸缎,只能穿粗布衣服。

窦欲峻生性耿直,丝毫不侵占挪用公款。他在担任襄阳知县时,前任官员移交了一千多两粮库银子给他,他命人挖了个坑埋藏起来,三年后,等到下任官员来时,他原封不动地挖出来移交。窦欲峻为官三十年,囊空如洗,他离任兴山县知县去省城,主仆二人,只有一只衣箱,一床被盖,租船后只剩下二两银子。但只要稍有点积蓄,他总要拿出赠给乡邻和贫困的人。

窦欲峻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事迹在湖北、江浙一代广为流传。窦欲峻去世后,士民“追思不止”“奏请从祀名宦祠”;史书亦赞扬他“规略精练,典治剧郡,咸臻淳理”。

参考书目:

1.《窦氏族谱》(承恩堂藏版咸丰癸丑年刊2000年续修版)2012年11月翻印

2.《新纂云南通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

3.《师宗史志资料》师宗县志编纂委员会1991年

4.《窦欲峻墓表录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36125.html
上一篇范仲淹故事评传
下一篇将门虎子:为何王翦王贲父子都能成为一代名将?

为您推荐

你不知道的冯梦龙:61岁当知县,解决虎患倭寇,参加反清复明

你不知道的冯梦龙:61岁当知县,解决虎患倭寇,参加反清复明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提到冯梦龙,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明代文学家、作家,语文教科书上的大名人等一系列头衔。我们今天能够看到明清时期的小说、话本,甚至今天影视剧、相声等从业人员,都要感谢冯梦龙。正是他一生当中孜孜不倦地编撰,才有如今的《三言二拍》《东周列国志》《平妖传》《两汉志传》等许多精彩绝伦的故事
过度悲伤而去世的林知县|彭竹兵

过度悲伤而去世的林知县|彭竹兵

明代马龙州(今曲靖市马龙区)举人林宜春,曾任荣经县(清末改称荥经县)知县。在任期间,其母去世,回家奔丧守孝,因过度悲伤而卒,令人感佩。林宜春其人其事见诸方志。许日藻《马龙州志》有:“林宜春,字育寰,……
官吏之害溯源史

官吏之害溯源史

王学泰(1942-2018),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游民与流民文化问题研究专家一、两个认识误区1、古代的官吏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少:《剑桥中国晚清史》一开始就说,在人口已经达到四亿的晚清,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