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观古文不止|秦师真的被烛之武劝退了吗?

观古文不止|秦师真的被烛之武劝退了吗?

我认为读书的功用有三,一是有所乐,就是读完的一乐呵;二是有所得,即学到一些知识技能;三是有所悟,即领悟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离开学校后,难得有集中的时间读书,也难以按照计划阅读,只能信手翻阅、随机阅读。

读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吧!我总这样安慰自己。有时间就读一点,若有所思,就写点文字,算作是读书笔记了。

今日阅读,《古文观止·周文·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述了秦晋两国联合起来攻打郑国,郑国危如累卵之际,派出烛之武去瓦解离间两国的故事。此文被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录。

读后有所思,所悟有二:

其一,真正的爱国,要将生死置之度外

其二,秦师真的退了吗?

01

真正的爱国,要将生死置之度外

后世对烛之武的评价,除了称扬其有善辩之才外,还指出了其高尚的爱国情操。

真正的爱国者,敢于在国家危难之际,为保卫国家和国家的独立富强而献出生命。

烛之武就是这样的爱国者,敢于在郑国危亡之际,答应出使秦国,为保卫国家而将生死置之度外。

在都城被围困,出城只能从城头用绳子吊着放下去的情况下,能不能活着见到秦穆公都无法保证,更不要说见到秦穆公后,万一说不好就被斩杀。

烛之武有足够的理由可以不去,毕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力也”(我年轻的时候,尚且比不上别人,如今已经老了,更是没有什么能力了),言语中充满对自己年轻时得不到重用的委屈、对郑文公不赏识自己的不满。

然而,烛之武也仅是发泄一下不满的情绪而已,一个识大体的人,一个爱国人,怎会不明白个人对国家的依存关系,怎么不明白一旦沦为亡国之奴,还有什么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

所以啊,明知凶多吉少,明知一言不慎极有可能掉脑袋,但烛之武却毅然决然,出使秦国。

烛之武是幸运的,以其出色的辩才,说服秦穆公退兵,随后,晋国也退兵了,郑国的危险暂时得以解除,得到了圆满的结局。

然而,从古至今,还有很多的爱国人士却没有烛之武这么幸运,他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为保卫国家、为国家独立富强的征途上。

02

秦国的军队真的退了吗?

秦穆公退兵的原因有三:

一是秦穆公励精图治,有问鼎中原之志,他所某的是天下,而非一国一城的得失。

二是晋国确实有背信弃义的行为,与这样的国家做盟友,秦国的利益极有可能受损。

三是郑国答应秦国可以在郑国驻军(使杞子、逄孙、杨孙戍之)。

秦穆公联合晋国攻打郑国,无非就是占领土地,扩大势力,为问鼎中原做准备。

鉴于晋国之前背信弃义的行为,以及秦国、晋国以及郑国的地理位置,即便灭了郑国,也难免被晋国抢夺而去。而退兵,不仅在道义上站稳脚跟,还可以名正言顺的在郑国驻军。

在表面依然称扬道义的时代,晋国不好追求秦国撤军的责任,也不可能贸然攻打郑国。

由此说来,烛之武等郑国君臣还在为秦晋两国退兵而庆幸之时,秦穆公却不费一兵一卒,名正言顺的“占领”了郑国。

2022年11月16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35233.html
上一篇纪录片《清宫秘档》全28集,带你了解清朝的历史!
下一篇《甄嬛传》:皇后头风发作?我只是装装样子,你们别当真!

为您推荐

养由基:能开千斤弓,鄢陵之战,射杀晋国大将吕锜

养由基:能开千斤弓,鄢陵之战,射杀晋国大将吕锜

养由基,楚国将领,双手能接四方箭,两臂能开千斤弓。鄢陵之战,养由基一箭射死晋国大将吕锜,掩护楚共王撤退,名震中原。养由基,嬴姓,养国人,从小就善于射箭。史书记载,养由基双臂可以拉开千斤弓,百步之外轻易射中柳叶,箭无虚发,名气很大。楚庄王时,令尹(丞相)斗越椒叛乱,率兵杀向王宫。楚庄王招募勇士:“谁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