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1934年耿飚求医,要求根治顽疾,老中医:这方子会害你讨不着老婆

1934年耿飚求医,要求根治顽疾,老中医:这方子会害你讨不着老婆

前言

1934年10月,时任红一方面军红1军团2师4团团长的耿飚,跟着大部队踏上了长征路。

在很多人的笔下,长征是非常艰苦的一件事,可在耿飚口中,长征不仅仅是历经磨难,同时也充满着欢乐。

长征故事多

耿飚永远记得,出发那一天,他和政委杨成武、参谋长李英华,到各个单位检查纪律。

乡亲们看到红军战士们打背包、裹绑腿,马上猜到红军准备去打仗了,不一会儿消息传遍了不大的村庄。

几个新婚的小媳妇还来为她们的红军丈夫送行,一群不大的男孩子聚在一起,你一嘴我一句地开玩笑,闹得小媳妇们羞红了脸,躲到门板后面,默默看着丈夫离开。

还有苏区的女同志们,她们比较大方,直接把绣好的荷包塞给自己心仪的男生,还有人提出要跟着走,反而把男同志们搞得不好意思了,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那段时间,耿飚身患疟疾。这种病在当时的中国是难以根治的顽疾,一旦得上,强健的大小伙子也得奄奄一息。

因此,组织当时的决定是让耿飚留下,因为担心他受不了前途未卜的漫漫征途。可耿飚坚持和大部队一起行动,死活不愿留下来,没办法,领导只好批准他一起上路。

就这样,耿飚带病突破了国民党的三道封锁线,随后,红4团到达了天堂圩。

一到这里,耿飚便从乡亲们口中得知,当地有位医术精湛的老中医,于是,耿飚亲自上门,一是想要治疗自己的顽疾,二是想请他为受伤的红军战士们疗伤。

老中医鹤发童颜,有点仙风道骨的感觉,一看见耿飚的脸,他便说,“长官果然是硬汉,得了这么严重的疟疾,还能带兵打仗,要是一般人早就不行了,红军战士果然个个都是大英雄。”

耿飚被疟疾折腾好久了,听到老中医这么说,马上着急地问,“老人家,您看我这病能根除吗?”

老中医笑着摇摇头,“年轻人,你太难为老朽了,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更何况是你这恶性脾寒?”

耿飚有些失望,“可我哪有时间慢慢调理啊,说不定明天就要上阵呢。”

老中医摸着全白的胡须想了一会儿,“年轻人不要着急,老朽倒是有一祖传秘方,不过毒性太大,列祖传下来后交代不要轻易使用。若是我能炮制出来,保证你一副见效。”

耿飚大喜过望,连连道谢。

老中医接着说,“不过有一项你得知道,服下此药后,七毒入血,怕是会有脱发的危险。”

耿飚只想快点病好,别耽误战斗,因此他根本不当一回事,“要得要得,当秃子也没事。”

老中医看着他,表情严肃地提醒,“脱发可是毁容大忌啊,会害得你讨不到老婆,这可是断人香火的罪过啊。”

耿飚笑道,“不怕不怕,只要能让我干革命,没有老婆也成。”

第二天一早,红4团奉命出发。因为走得太急,老中医来不及帮耿飚抓药,只能把自己提前写好的处方交给他。

老中医把耿飚拉到没人的地方交代,“这药方到你为止,不可以再传了,毕竟它毒量太大。根据你的身体情况,我想了一夜,对药量做了加减,估计不至于让头发掉光,只是会变得稀疏一些,以后慢慢调理,还能长出来的。”

因为战事紧张,队伍一直到达贵州黎平,耿飚才终于配齐那副中药。

他只用了一服,严重的疟疾就已经基本消除,不过也正如老中医所说,服用后有些副作用,除了掉头发,手脚会有发麻的感觉,不过并不严重。

耿飚的爱情

当然,耿飚也并没有因此找不到老婆,只不过,他的爱情姗姗来迟,一度让人以为老中医“一语成谶”了。

那是1940年,已经31岁的耿飚还在打光棍,不少同志担忧他还没有成家,可耿飚还是那句话,“只要能革命,不要老婆也无所谓”。

当然,组织上是不会让耿飚打一辈子光棍的,于是,相关负责人开始帮他物色合适的女孩。

那时候,庆阳女子小学有个叫赵兰香的女教师,长相能力都很出众,还是个进步青年。

小时候,她家里条件不好,好在母亲比较开明,坚持让家中的女儿上学,这才让赵兰香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1937年,红军解放庆阳城。不久后,赵兰香就读的庆阳女子小学来了三位从延安来的女干部,负责教学工作。

当时,不少家长听信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错误宣传,害怕红军以至于不让孩子去上学。

为了动员孩子们复课,干部们挨家挨户地走访,见此情景,赵兰香主动加入其中。

时间一长,赵兰香也终于冲破了封建观念的束缚,成了庆阳县第一个走出家门参与工作的妇女。

后来,她被她的母校庆阳女子小学聘用,成了国文和美术的教师。

同年秋天,八路军129师385旅进驻陇东防区,旅部设在庆阳城外田家城。

那时候,耿飚是385旅的旅长兼副政委,政委则由甘渭汉担任。说来也巧,甘渭汉的妻子赵文正好是庆阳女子小学的校长。

所以,在大家热火朝天帮耿飚找对象的时候,赵文想到了赵兰香,她越想越觉得,这俩人男才女貌,实在般配。

于是,赵文将赵兰香叫到了办公室,“兰香,你也老大不小了,该考虑终身大事了,要不要我帮你介绍个八路军的年轻干部?

赵兰香一听脸都红了,“校长,国难当头,我哪有心思考虑这些啊?”

“八路军是抗日部队,若你们能够结合的话,不仅是夫妻,也是战友,团结起来打鬼子多好啊!”

赵兰香思考片刻,点头答应了见面。

1940年的一天,两个人见面了,没想到,他们一见钟情,很快便确定了关系。

只是,赵兰香的父亲不同意两人的交往。她父亲本打算让她在本地找个家庭富裕的男孩,一辈子衣食无忧,老两口也能有个照应。

可耿飚是八路军战士,东奔西走就不说了,说不定哪天就没命了,他实在不想女儿承受这些。

可赵兰香就是喜欢耿飚,她喜欢的正是他作为八路军战士身上的那股正义感和责任感,也感同身受他从钳工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不容易。

赵兰香暗自下了决心,“自己非耿飚不嫁”,为了说服父亲,她找到庆阳县商会会长去家里做工作,软磨硬泡下,父亲终于点头了赵兰香和耿飚的婚事。

1941年,耿飚和赵兰香在庆阳女子小学的一间教室举行了婚礼。

婚礼上,耿飚诚挚地对赵兰香说:

“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心中装着国家和理想,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为革命贡献力量,我会一辈子拉着你的手不断前进,我希望我们能守着对方,走完这一辈子的路。”

结婚后,赵兰香搬到了385旅旅部,和耿飚住在了一起。两位革命者的生活依旧忙碌且充实,耿飚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赵兰香则继续教书育人。

除了庆阳女子小学的学生们,赵兰香还多了一个特别的学生,那就是她的丈夫耿飚。

耿飚出身贫苦,小时候只读过两年私塾,没什么文化。可他很明白,革命不是莽夫的游戏,所以在学习上下了不少苦功。

他借了全套的中学课本,晚上回家后会和赵兰香一起学习。若是赵兰香懂,就教给耿飚,若不太懂,两个人就头碰头一起研究学习。

1942年,耿飚接到调令,离开385旅去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一年后,赵兰香紧随耿飚来到延安,去到延安大学中学部学习。

当时的延安正处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中,所以,延安的一切都要“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耿飚拿出了自己钳工的手艺,给赵兰香做了一部手摇车。平时,他们就在各自的学校学习,到了周末,耿飚便会去延大接赵兰香团聚。

他扛起自己为赵兰香做的纺车,大步流星走在前面,赵兰香紧紧跟着自己的丈夫来到中央党校。

耿飚把纺车放在宿舍前的空地上,帮妻子纺棉花、织袜子,很多时候,他比赵兰香做得还好。

虽然在这里,耿飚既能读书,和妻子在一起的时间还多,可他终究是一名骁将,留在后方总是心有不甘。

所以,他几次向毛主席等中央领导表达自己想要上前线杀敌的决心,1944年秋,中央终于批准了耿飚的请求,任命他为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

耿飚兴奋地奔赴前线,赵兰香则被留在延安。分隔两地,他们继续着聚少离多的生活,直到抗战快结束的时候,赵兰香才被调来晋察冀。

虽然在一块工作了,可耿飚太忙,平时也见不上面,只有一场战役结束后,另一场战役开始前,两个人才有短暂的时间可以相聚。

北平解放后,部队向大西北进军。在攻打宁夏的战役中,为了能够保持联系,他们用军犬做了“通信员”。

那只军犬非常通人性,只要赵兰香把信挂在它脖子上,它就会闻着味找到耿飚,把信传递过去。

后来,蒙古族的一位王子看上了这条军犬,为了执行民族政策,耿飚只能忍痛割爱,把它送给这个王子。

就这样,他们忙忙碌碌到了新中国成立,1950年,耿飚接到一个特别的任务。

耿飚去了外交部

那是元旦后的一天上午,通讯员来到耿飚办公室,说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和政委李志民叫他过去一趟。

当时,耿飚是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正忙着新年期间的作战部署。

耿飚过去之后,李志民开门见山地说,“老耿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中央来了命令,要调你去北京做外交工作。

耿飚不可置信地问,“调我做外交?”

从参加红军开始到新中国成立,耿飚扛枪扛了20多年,他实在想不到,怎么会调自己这个没什么太大文化的人去做外交工作。

杨得志笑眯眯地安抚他,“老耿,枪杆子重要,搞外交也很重要,中央挑你,其实是挑对了,掰着手指头数,我们这里也只有你最适合搞外交了。”

耿飚半信半疑,但他还是接受了这个调令。春节过完,耿飚带着妻女,怀着对部队的不舍去了北京。

他住在华北军区招待所,周恩来很快便来看望了他,“这次把你从部队调来,是准备任命你为驻联合国军事代表。”

“驻联合国军事代表?”

周恩来听出了耿飚语气中的惊讶,“怎么?有些出乎意料?你知道联合国这个国际组织吗?”

耿飚实话实说,“不了解,但我知道中国是联合国的发起国之一,还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周恩来满意地点点头,“是啊,你对这次工作调动有什么意见吗?”

“坚决服从命令,只不过,我对外交一窍不通。”

“可以边干边学嘛,再说,抗战的时候,你带美军观察组从延安到晋察冀,北平军调部还和美蒋代表打过交道,这已经算是接触过外事工作了。这次派你去联合国,也是考虑到了你的这些经历。”

就这样,耿飚出席了联大代表团的筹备工作。可能是见耿飚上手比较快,很快,他的新任务来了,

“经过谈判,我国和瑞典已建立外交关系,中央决定任命你为瑞典王国大使。你可是我国向西方国家派出的第一个大使啊!”

随后,耿飚和赵兰香进入学习班。当时,周恩来找了不少外国经验比较多的人,来教新中国第一批驻外大使们学习外交礼仪。

在这里,耿飚和赵兰香学了如何使用刀叉、女士怎么穿旗袍、烫头发,甚至还有怎么系鞋带。

1950年夏天,耿飚和赵兰香乘火车先到莫斯科,后到达瑞典。

当时,瑞典国王接见是不能带翻译的,耿飚和赵兰香又不会英语,双方无法交流。于是,耿飚自费请了个瑞典老师,专门教他和赵兰香学英语。

耿飚还好,他在湖南的时候,跟着毛泽覃学过200多个单词,算是有点基础,可赵兰香完全是零基础,有时连老师讲课都听不懂。

这时候,耿飚反过来成了她的老师,两个人经常叽叽咕咕的互相纠正发言。

后来,有人询问赵兰香,“是如何从‘土包子’一下子变成像模像样的大使夫人”,赵兰香只给了对方三个字,“自信心”。

这一点上,耿飚和赵兰香一样,记得第一次向外国元首呈递国书的时候,队伍中有位武官边走边抖。

耿飚问他,“你害怕什么?”

对方回答,“我不害怕。”

“不害怕你干嘛发抖?”

“我紧张。”

“你紧张什么?又不是你去递交国书。”

“不是,我也不紧张,我就是发抖。”

耿飚笑了笑,泰然自若地递上了国书,然后,国王没等他致辞,便邀请他坐下交谈。

虽然发生了和预期不符的事件,可耿飚全都非常沉着地应付了下来。

后来,那位发抖的武官还说,

“我真的佩服耿飚那样沉着冷静,没有任何紧张的状态,特别是突然改变接待流程的时候,颂词不颂了,坐下来交谈,这是毫无思想准备的,但他轻松自如地应付了下来,成功迈出了外交生涯的第一步。”

就这样,耿飚和赵兰香共同走过20多年的外交生涯。1991年7月的一天,是他们结婚50周年的纪念日,这一天,他们重新回到庆阳。

当年结婚的学校还在,婚后居住的窑洞也还在,那一天,赵兰香躺在床上,一夜没睡,她回想着婚礼上耿飚对她说的话,“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为革命贡献力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24977.html
上一篇被上司与下属一同坑死的飞将军李广
下一篇百年统战|民主革命时期上海在党的统一战线中的独特作用

为您推荐

【红色文化】红军时期部队番号的演变——人民军队番号历史沿革之三

【红色文化】红军时期部队番号的演变——人民军队番号历史沿革之三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红军时期部队番号的演变人民军队番号历史沿革之三王  澎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称谓逐渐统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并沿用至今,部队番号也经历了一个从繁杂到统一的发展过程,具体体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和以华北军区野战部队为代表的五大野战集团番号的演变。征战西北的第一野
陇南两当举行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铜像揭幕仪式

陇南两当举行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铜像揭幕仪式

中国甘肃网11月22日讯(本网记者 程健)11月22日,陇南市两当县举行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铜像揭幕仪式。陈红军烈士的铜像在县人武部营区,高1.6米,主体由黄铜铸造,造型庄严、肃穆,洋溢着崇高、不朽的英雄气质,极富感染力和震撼力。两当县县长武冰表示,陈红军烈士铜像的揭幕,旨在让红色基因的种子生根发芽、代代相
赓续红色血脉 闽东红军独立师研究会福建宁德成立

赓续红色血脉 闽东红军独立师研究会福建宁德成立

活动现场。 吴允杰 摄 中新网宁德9月29日电 (吴允杰)“希望研究会的同志不忘初心,踏踏实实研究闽东独立师,把研究工作推向实际化,有长远安排、有每年的工作安排,真正出些精品。”阮英平烈士之子、原解放军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部长、少将阮朝阳29日在福建宁德如是说。    阮英平烈士之子,原解放军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部
【讲好红色巴中故事59】吴瑞林迎接红军入川

【讲好红色巴中故事59】吴瑞林迎接红军入川

END往期推荐紧急寻人!巴中一地3名密切接触者活动轨迹公布速自查!巴州区公布1名密接者部分活动轨迹!巴中一县区招聘大量见习岗位,详情来源丨巴中日报编辑 | 陈益斌  责编 | 韩梅  审核 | 张容 余小林报料热线 | 501111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04你们点点“分享”,给我充点儿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