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偏安一隅的南宋,其军队重点是发展水军

偏安一隅的南宋,其军队重点是发展水军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大金国终结了北宋在中原的统治。康王赵构逃到应天府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当时的宋金东边以淮河,西边以陕南秦岭大散关一线为界,因此长江沿岸的城镇成为南宋军队防御的重点。

在与金国的对峙中,南宋始终处于被动防守的状况,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南宋缺少英明神武的皇帝,他们不思进取,只想偏安一隅。军事上的原因是南方不产战马,造成宋军骑兵弱小,影响了军队的主动出击和机动力,其轻易不敢与骑兵见长的金国军队作战。但是南宋军队还要防御金国入侵,于是利用南方河流纵横,宋军因地制宜发展起强大的水军。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水师初具规模,编有11支舰队,水军上万人。同年三月在南宋名将韩世忠指挥下的8000水军,于建康附近的黄天荡,击败了南侵的金国大将完颜宗弼率领号称10万的金军。这场战斗金兵虽多,但是北方人不善水战,被南宋水军以少胜多所败。虽然后来金兵反扑,南宋水军吃了些亏,但是黄天荡一战,迫使金兵退回北方,水军为保卫江淮乃至整个南宋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孝宗乾道年间开始,南宋水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乾道三年(1167年)朝廷任命知建康府史正志兼沿江水军制置使,自盐官至鄂州沿江南北,及沿海十五州水军悉数归他管辖。其中盐官位于都城临安境内杭州湾北岸,包括了浙西路的防务,足见朝廷对于史正志统帅水军防卫的重要性。淳熙元年(1174年),南宋水军增加到15支舰队,军兵达到21000人。至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南宋水军达到最大规模,拥有22支舰队,水军52000人。

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金国亡于蒙宋联合夹攻之下,随后,对南方虎视眈眈的势力又换成了蒙古。为了应对逐渐吃紧的蒙宋局势,朝廷任命镇江府吴渊兼都大提举浙西沿海诸州军、许浦、澉浦等处战船加强防务。到理宗淳佑五年(1245年),朝廷下诏命令湖南、江西、湖北、两浙制帅漕司及许浦水军,共造轻捷战船千余艘,置游击军壮士三万人,分别准备抵御蒙古军。其他沿江海水军都要建造战船,招募兵丁,以备战事。

蒙古以及后继的元朝,知道水军是短板,就招募大批宋人,还有归降的南宋水军兵将,担任骨干,加强训练水师。后来元朝军队利用南宋朝廷昏庸、奸臣当道、兵无战心之际,最终将南宋水军击败。

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能够延续一百五十年,南宋水军在其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水军发展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20940.html
上一篇康熙最精明的皇子:手握兵权,却不参与九子夺嫡,历经三朝得善终
下一篇中国古代的四大美男子都是谁?他们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

为您推荐

北宋灭亡后汴梁多次易手,南宋为何两度光复汴梁城,又两度丢失?

北宋灭亡后汴梁多次易手,南宋为何两度光复汴梁城,又两度丢失?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在“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之后,宋朝便就此失去了京师汴梁。实际上,从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议和期间,京师汴梁曾先后两次重归南宋。那么,南宋是如何两次收复汴梁,又是如何丢失的呢?金军北上撤出中原后,汴梁落入伪楚政权手中“靖康之变”中,金军虽然攻破了宋朝都城
当“祖宗之法”遭遇“得君行道”:北宋的政事和史事

当“祖宗之法”遭遇“得君行道”:北宋的政事和史事

袁春希/访并文北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北宋历史中的政争与权力的交叉,不仅发生在现实世界,还有来自理想世界与道德观念的交锋。北宋在政治与军事上的积贫积弱,作为一种背景,也凸显了这种交锋的激烈。然而这种交锋势必借助于最高权力的选择。这使得当时的士大夫有了“得君行道”与“以天下为己任”的幻想,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