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同样是叔叔造侄子的反,为什么朱棣成功朱高煦惨败?

同样是叔叔造侄子的反,为什么朱棣成功朱高煦惨败?

关于这个话题,相信很多对历史典故感兴趣的朋友们都思索过,下面,我们简单得来赏析一下。

首先第一点,就是自身能力和威望不是一个量级。

比如说,朱棣能以十万兵力对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取胜,还能得李景隆开城献降,而朱高煦想策反张辅却失败了,张辅向朱瞻基告密了。

按说,朱高煦原本因为靖难的功劳,和张辅父子这边应该也曾是同袍,当初永乐初期,丘福、王宁等靖难功臣可是站在朱高煦这边支持立朱高煦为太子的,然而,后来朱高煦硬是把自己的威望“作”没了。

朱高煦和朱棣不同的一点是,朱棣懂得爱惜自己的声誉,而朱高煦不懂,肆意挥霍自己的名声,导致永乐十五年被逐出京城,屡屡僭越,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甚至差点被永乐帝废爵。

在发现这个人有勇无谋之后,加上朱高炽、朱瞻基父子有勇有谋,即使是当年支持朱高煦的那些靖难功臣也逐渐改变了立场。

能力上,朱棣懂得向宁王“借兵”,而朱高煦面对朱瞻基大军压境居然不知所措,没有援军也没有战略,硬生生就在那里坐以待毙,明显谋略不够,能力跟不上野心。

属于那种有被派遣带兵冲锋杀敌的力气,却没有指挥作战的能力的将军人设。

二,背景不同。

朱棣勉强算得上是“师出有名”,朱允炆削藩,一年之内连削五位藩王,更是导致湘王被逼自焚,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此时朱棣打起“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也算有理由。

可是朱高煦呢?朱高炽、朱瞻基上位后都待他不薄,两人谁也没有率先动手削藩,反而对朱高煦多加赏赐,然而朱高煦还是打起“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造反了。

加上朱高煦在做皇子的时候就有不臣之心,所以这一看就是赤裸裸的想篡位,名不正言不顺,没有民心支持。

三,对手不同。朱允炆、朱瞻基也不是一个量级。

朱瞻基一则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孙,二则是朱棣从小就按照储君规格培养的继承人,十一岁北京坐朝理事十二岁册立皇太孙,朝野威望早已树立,名正言顺。

对比而言朱允炆那边的“先天条件”就比较弱势了。朱元璋嫡长子是朱标,嫡长孙是朱雄英,原本的继承人大概是这二位,是这二位都早逝,才轮到了朱允炆。

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去世时,朱允炆已经十五岁了,朱元璋才开始对他册立皇太孙紧急培训。

朱元璋担心孙儿压不住一些老臣选择帮他除掉,而朱瞻基就能服众。

而且,朱瞻基的权谋手腕比朱允炆高,毕竟是永乐帝和姚广孝从小培养出来的,嫡长孙的气度里一些格局是从小就养成的。

朱允炆面对朱棣起兵派出李景隆,他识人不明,政治上相信方孝孺等一些纸上谈兵的书生,过于天真了。

朱瞻基面对朱高煦起兵直接御驾亲征,靠别人可能不靠谱,还是要自己能文能武啊。你怎么看待呢?欢迎品评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15993.html
上一篇司马懿拒绝曹操征辟的真相:观望时事两边下注,保证家族利益!
下一篇被“神化”的唐刀什么样?李世民表兄墓出土一柄,堪称冷兵器之王

为您推荐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为了让朱家子孙活下来,不再自相残杀,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朱高煦以李世民自居,一旦称帝,老朱家血流成河,朱棣可不想看到。一、朱棣皇位“来路不正”,需要树立榜样,明确继承原则1399年,朱元璋尸骨未寒,朱棣在北平以800兵马叫板侄子建文帝,并夺取了明朝江山,是藩王武力夺权的典范。朱棣叫板建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朵颜三卫是明朝时期三个特殊的卫所统称,其部队都是装备精良的蒙古铁骑,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三个羁縻卫所。在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要推翻大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时朵颜三卫对朱棣帮助很大,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朱棣却在第三次远征漠北时期,顺道剿灭了朵颜三卫,这又是为何?其实朱棣在处理朵颜三卫的问题上算是他在位期间的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宣德的“小心”,朱瞻基如何不择手段的削减楚藩

宣德的“小心”,朱瞻基如何不择手段的削减楚藩

至正二十四年三月初三,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六子朱桢出生。此时恰逢吴军攻克武昌,双喜临门的朱元璋当即许诺“子长,以楚封之”。长大后的朱桢为人端重、好学,有谋略,就藩期间也恪守朝廷法度并谦逊守礼,算得上明朝宗室的道德楷模了。靖难后朱桢不但是第一个正式承认朱棣皇帝身份的藩王,也变得更加循规蹈矩,绝不忤逆、触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