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泸州民国奇人,武术医术棋术三绝,余良弼先生传奇

泸州民国奇人,武术医术棋术三绝,余良弼先生传奇

江阳沽酒客在《泸州逝去的武林——为你讲述令人惋惜的泸县中华武士会》为大家介绍了关于泸州清末民初的武林情况,专门提到几位武林前辈中,就有余良弼先生。他是泸州已故书法家余安中先生的父亲,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关于余老前辈的故事。由于年代久远,笔者手头资料有限,余安中先生也已经过世,若有遗漏的地方欢迎知情人士补充,另外我手头也没有当时的图片资料实在有些遗憾。

余良弼先生(1882——1979年),原籍江苏省武进县玉带桥人。少随祖父云、父子静游宦四川,定居泸州,为泸州小市人。幼习文理,一八九五年入武进邑庠。此后,开始在家习练拳术尊陈冲斗(非明代著名武术家程冲斗)先生为师,钻研迷宗派内外功。经过长期艰苦锻炼,将早产孱弱的身体,练成了一身强健的体魄。为使拳术健身与防病治病相结合,他又随祖父云墀攻读中医内外科,同时随父亲子静研习诗画、诗词,取法唐、宋,山水画宗承倪瓚。

余良弼之子书法家余安中

余良弼之子书法家余安中

清末实行对外开放,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又于一九零二年,考入泸州电报局附设英文学堂,肆业(勤于所业常有人误将“肄业”(yìyè)误写作“肆业”特别说明一下免得有人以为是错别字)三年。他兴趣爱好广泛,业余时间,还深钻象棋技艺,棋艺曾为当时泸州棋手之冠。由于他涉猎面广,学习上又不浅尝辄止,因而形成了他多层次多侧面的知识和技能。其中,拳术、医学、诗词和象棋,都有较高的造诣。在诗词方面,他著有《乔梓吟》、《悼梅草》集和大量诗篇。在棋艺方面,曾参与解放前的擂台赛和解放后的运动会。七十七岁那年,他代表泸县参加宜宾专区象棋比赛。由于年事已高,不适应正规比赛规则,只获得第三名。但他对此却非常重视。

归来后,曾写诗三首志感。其一云:

“专区奕战幸无差,七七衰翁鬓未华,更抱雄心追盛世,喜从专选夺探花。

但是,他的一生,是以拳术教育和行医为职业的。一九零五年以后,他在家进修中医,一九ー一年起开始正式行医。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八年,先后任泸县中学、川南师范学校、女子师范学校、女学会和城内各小学拳术教员。一九二九年,泸县武士分会改组成立国术馆(馆址小市篾子街惜字宫),九月,国术馆附设国术学校开学招生,学制一年。办学三年,共毕业学生三班,一百余人。余良弼先生任国术馆董事,兼国术学校主任教员。中学、师范和国术学校毕业的学生,一部分还在毕业以后,随他习练拳术,钻研内外气功。

十多年间,他在国术教育工作中,为泸州培养了大批拳术人オ。他的教育思想是以强身健体为宗旨,反对好勇斗狠。因此,他教育辅导的学生,多数都能按此目标发展。他本人在内外功方面有着坚实的功底,具有“丝绸勒颈”(将丝绸系于颈上,两人握丝绸向左右两方用力拉紧挤压,他运气屏息,神态自若)、“悬身乘人”(将后脑和脚后跟置于两端凳上,腰身悬空挺直,小肚上站一至二人,用力睬压,他挺身承受数百斤压力而不跌落)和“手劈卵石”等技能。由于他长期习练陈冲斗先生的迷宗派气功和外功,使他赢得了近百岁的高寿,直到临终前,还保持了神志的清晰。

在他担任拳术教员期间,经历了护国、护法战争、“五四”运动和泸顺起义等革命时期。护法之役中,他任朱德同志城防司令部拳术教员;在川南师范学校教授拳术时,又与恽代英同志同事(也是同乡);刘伯承同志直接指挥泸州起义期间,他坦任泸州民防大队国术教员,教授梭标(一种兵器)。在这段时期内,他受革命思想影响很大,进一步把国术教育思想提高到了爱国自强,抵御外侮,洗雪东亚病夫国耻的高度。而对贫困和进步学生,则尽力给予经济上的帮助。

此后,学校教育崇尚新体育,不开设拳术课,他离学校自行开业行医,开始了他以医务工作为主要职业的生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飞机轰炸泸州,他率全家避难泸县石洞乡,由于通货膨胀,单靠行医已不能糊口。于是,他兼教私塾和卖画,维持全家生活。在旧社会,他对国民党反动统治非常愤懣不满。在《乔梓吟》中,曾有抨击国民党弊政的诗句:“伊谁执政掌铜符,遍地萑苻民未苏”。对当时统治者造成的民不聊生的苦难生活寄予了同情。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参加泸县石洞乡联合诊所工作。一九五六年以后,先后在泸县四联煤矿和远大煤矿担任中医师。对求教于他的拳术爱好者,也给予了耐心的指点,对他的贡献和工作,党和人民给予了高度评价,先后当选为泸县第二、三、四、五届人民代表。一九七九年逝世。终年九十七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13948.html
上一篇大唐王朝全史(上)
下一篇日本籍八路军,从侵华到抗日,他经历了些什么?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