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蟋蟀天子明宣宗能与文景相比?皇帝能有爱好,但不能尽人皆知

蟋蟀天子明宣宗能与文景相比?皇帝能有爱好,但不能尽人皆知

有人说明宣宗的历史功绩堪比文景;但也有人说朱瞻基的一生就是爱玩儿,只不过他赶上了好时候。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呢?

其一:朱瞻基在位期间热衷斗蟋蟀,与他的历史功绩相比并非微不足道。斗蟋蟀确实代表当时明朝民间赌博风行,造成的民间悲剧并不少。这就印证了我一直都说的一个观点:封建社会皇帝不应该有爱好,有,也不能被广泛知道。对于这一点对今天的人也应该有所借鉴。

第二:朱瞻基能不能比文景,这都是很主观的事情。朱瞻基的历史功绩无外乎儒家的传统评价标准,但其历史功绩也要“两面看”,在其治理下“明朝北宋化”非常明显。宋朝之前的汉唐精神基本远离了中国,宋朝思维开始影响千年历史。

本文就对上面两个观点进行详细阐述。

斗蟋蟀遭批评也是对的,因为皇帝的任何爱好对于百姓都是一种灾难,皇帝的爱好必须被禁止公布或让百姓知道

中国封建社会是传统的“官意识”,我们俗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上传下效越往下越严重是永恒的。所以,作为社会顶层的皇帝必须抑制自己的爱好。比如宋徽宗就是典型代表,把爱好与自己的责任混为一谈。

大书法家蔡京成为文臣之首、球友高俅成为太尉,他的爱好延伸到整个官员阶层。他喜欢长生不老,结果全国上下“半仙儿”出来不少。结果,宋朝的江山被他、被他的爱好、被他的同道者郭京“献给”金国。

很显然,明宣宗的爱好斗蟋蟀程度比宋徽宗要小多了,危害也小多了。但是,这只是当时明朝的幸运,并不能代表皇帝爱好被广而告之的危害不大。明宣宗比宋徽宗要强得多,他并没有因为爱好而不去治理国家,也没有失去分辨忠臣能臣的能力,更没有因为爱好而把同道者引入国家的治理。

因此,这是明朝的幸运。虽然幸运,但对百姓的伤害也并不低。

《促织》里成名之子的故事,虽然是小说但是在现实、历史中却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特别是《聊斋志异》这本短篇小说集,明着说鬼怪,实际说的却是人间。《聊斋志异》中的《促织》讲的就是明宣宗斗蟋蟀引发的民情变动故事。

成名的儿子因为为了敬献皇宫的蟋蟀之死而自杀,孩子死而复活后其精神化作一只小蟋蟀。这只小蟋蟀勇斗同类,大败公鸡,其战斗力之高让人吃惊。县令、巡抚逐级上报且逐级验证终于献给了明宣宗。宣宗一看大为高兴,便是逐级赏赐、升官,作为底层的成名也成了富人、进入县学。

这和《连升三级》的喜剧效果是完全一样的,都是带着泪、带着惋惜去享受。其实,斗蟋蟀作为游戏自《诗经》就已经开始。到了唐朝,开始全国范围内流行并成为一种赌博手段。

南宋时期是一个高峰,参与赌博的人从京师地区的贵族子弟向民间转变。

到了明宣宗时期斗蟋蟀的活动形成巅峰。《万历野获编》《明朝小史》《明宫史》《庚巳编》都曾说过,皇帝曾亲自下诏并派人采办蟋蟀的事情,各地知府也确实为此没少巧取豪夺。疯狂的时候,一只蟋蟀值“数十金”,一只蟋蟀堪比一匹骏马。

当时,明宣宗就曾在苏州派出众多太监坐镇,为其采买促织,其中以罗太监搜刮最为严重,那次他要求苏州一地要敬献一千只蟋蟀。

正是在明宣宗带动下,上到宫中出现两大促织高手——郑太监、唐太监,宫中也是非常风靡蟋蟀赌博。下到民间形成京师、苏杭两大赌博兴盛地。每年七八月,全国各地的蟋蟀赌徒们纷纷前往两地或在当地举行比赛。

由此,斗蟋蟀也形成一种产业,甚至影响了书画文艺行业。刘侗的《促织志》对蟋蟀的人工养殖、如何喂养、如何训练等都进行详细叙述。通过蟋蟀的体形和颜色,参与斗蟋蟀活动的“战斗者”可以分为71种。明代诗人高承埏、陆可教、俞允文等都有《蟋蟀赋》流传。

可见从上到下所有阶层都被拽入其中。那么,既然是赌博风行全国,赌博背后的人间悲剧自然也不会少。

例如《庚巳编》里的张廷芳为了斗蟋蟀倾家荡产的情况,按照我们正常人的思路都会知道这不可能是孤立现象。对于这种悲剧,《促织》这篇短篇小说只是将这种“悲剧”以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当然,如果你说赌博可以促进经济活力,我也无话可说。反正,现代人中有些人说话特别不负责任。这种观点也不是最无聊的观点。

宣宗堪比文景之治是否言过其实其实并不重要

明宣宗斗蟋蟀等各种爱好,民间对其有一些看法,特别是在文学、特定时期的历史观影响下,对他的看法负面为主。

明宣宗对斗蟋蟀陋习确有推波助澜作用,对他的评价“堪比文景”在古代社会也是正常的。但作为后人,应该更客观看待:明宣宗表面的丰功伟绩背后的问题并不少。文景之治有多好,也只能通过历史文献,这种文献浮夸词汇的对比没意思,能不能比其实不重要

但是大部分历史时期,明宣宗仍然被认为是:励精图治、仁政爱民,创立了“仁宣之治”的好皇帝。《明史》对他的评价也很高。

《明史》称“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像矣。” 。

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称:“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

通过上面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明宣宗对于促织游戏、赌博的催动作用是有的。而且,他喜欢的宫廷娱乐也并非这些。这些只要不耽误工作,对于整体态势来说就是“小事儿”。

但问题是,即使再小对于百姓个体或部分百姓来说也是致命性的。所以,对于明宣宗该批判的就得批判。不能因为你做得整体不错就不说问题,只不过我们在批判的时候应该要明白:总体和细节是不同的,细节有无数总体是一个,你再多的细节其实也拼不出总体评价。

否则就不会有明宣宗时期,国力整体在上升、百姓生活要比朱元璋和朱棣时期强等各种现象了。

然而,明宣宗时期问题也很多。

军事上对其子明英宗时期的错误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宣宗时期宦官专政问题日渐凸显,但朱瞻基已经不能像他父亲那样完全压制宦官的所作所为。由此,导致宦官专权埋下了伏笔。可以说,明朝第一个权宦王振的出现,其导火索就是宣宗。

最为严重的就是“思想大倒退”,朱元璋、朱棣时期的思想,类似于汉唐时期的民族精神。但是仁宣开始,明朝的思想日益“北宋”化,停止下西洋、朱棣时期的开疆扩土基本被全部放弃甚至朱元璋时期的东北地区也是如此。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哈密之疏、图们之忽才会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大内撤”,明朝对边防的九边地区重视严重不够,这也是宣宗死后不到14年就发生“土木堡之变”,这种差点让明朝灭亡的大败。

在这场大败中,虽然王振、明英宗的责任是最主要的最直接的,但是“大内撤”之后,“专心防守”所带去的各种消极问题:将领不再把战斗作为主要工作、吏治腐败、军训消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说,明宣宗堪比文景有些过誉了。这主要是后世儒家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观,而对自己学派有促进作用的皇帝的一种过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05837.html
上一篇时刻知道丨为什么要在九嶷山祭祀舜帝?
下一篇为什么清朝没有一个昏君,但这个强大的王朝却灭亡了呢?

为您推荐

中国唯一一个以皇帝尊号而命名的城市

中国唯一一个以皇帝尊号而命名的城市

秦始皇,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也是秦朝的创始人。秦始皇在位期间,曾多次巡视东方边疆,并下令修筑了一条长城,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光绪皇帝的囚禁之地——玉澜堂

光绪皇帝的囚禁之地——玉澜堂

在颐和园有一处有名的建筑群很引人注目,它就是戊戌变法失败后囚禁光绪皇帝之地——玉澜堂,也是游客游览颐和园的必去之处。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吃的11道菜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变得多元化。但是,有些传统的美食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中国康熙皇帝最喜欢的11道菜,
越南国宝“皇帝之宝”金印,二百年颠沛流离终将归国

越南国宝“皇帝之宝”金印,二百年颠沛流离终将归国

近半个月来,关于越南阮朝金印“皇帝之宝”的拍卖,越方紧急与法国Millon拍卖行进行了沟通。该枚金印原计划在10月31日进行拍卖,在越方的“强烈关注”下,拍卖日期一推再推。有消息称,经过谈判,这枚“皇帝之宝”将于近期回归越南。这枚“皇帝之宝”金印为阮朝第二位皇帝明命帝在1823年所铸,重10.78公斤,尺寸13.8x13.7厘
“甄”字到底该怎么念?皇帝和大臣,到底是谁不识字

“甄”字到底该怎么念?皇帝和大臣,到底是谁不识字

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科考发榜,宋徽宗让中书侍郎(即副相)林摅(读书)来挨个唱名。读到进士“甄彻”这个名字的时候,林摅把“甄”读成了“坚”这个音。宋徽宗皱了皱眉头,对林摅说:“你读错了,这个字念‘真’。”林摅不是进士出身,他父亲当年是闲谟阁直学士林邵,林摅是恩荫入仕,因为处理张怀素谋反案非常得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虽然最终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所灭,但崛起于辽东的满清对于大明的威胁和牵制同样极为致命。那么,仅凭父祖遗甲十三副、将士数十人起兵的努尔哈赤,到底为什么能够崛起,进而一统女真各部,而当时的明朝到底在做什么,竟然坐视努尔哈赤于卧榻之旁崛起?01.明朝经略辽东的策略变化明末努尔哈赤的崛起其实并非偶然事件,从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古代的皇帝和皇后没有同时去世该如何安葬?他们是合葬还是分葬?

古代的皇帝和皇后没有同时去世该如何安葬?他们是合葬还是分葬?

古代的皇帝和皇后死后都是要葬到一起,那么问题就来了,皇帝和皇后不可能同时去世吧,如果一方先去世了,那怎么下葬,是不封墓等着另一方合葬还是分开葬呢?关于处理皇帝和皇后去世是否合葬的问题,每个朝代处理的规矩都不大相同,下面就来说一说每个朝代皇帝和皇后是如何合葬的。先从两汉时期说起,其实在两汉时期皇帝和皇
宣德的“小心”,朱瞻基如何不择手段的削减楚藩

宣德的“小心”,朱瞻基如何不择手段的削减楚藩

至正二十四年三月初三,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六子朱桢出生。此时恰逢吴军攻克武昌,双喜临门的朱元璋当即许诺“子长,以楚封之”。长大后的朱桢为人端重、好学,有谋略,就藩期间也恪守朝廷法度并谦逊守礼,算得上明朝宗室的道德楷模了。靖难后朱桢不但是第一个正式承认朱棣皇帝身份的藩王,也变得更加循规蹈矩,绝不忤逆、触怒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西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早在古代就有各种部落和政权存在。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西藏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明朝时期,西藏属于中国领土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