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看到贾平凹之女贾浅浅,才知道孩子的“起跑线”有多卷

看到贾平凹之女贾浅浅,才知道孩子的“起跑线”有多卷

前两天,我无意间刷到一则新闻,中国作家协会公示了今年计划发展的会员名单,足足有994人之多。

快速往下滑,可以看到这份名单中有不少熟悉的名字:著名导演贾樟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爆款网文的作者关心则乱,还有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编剧和原著作者龙平平……

而在评论区,网友却因为一个人吵翻了。

这个人叫贾浅浅。除了作家,她还有一个更出名的身份,就是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贾平凹之女。

随着这一次入选作协,她的许多过往经历也被网友们翻了出来:

在她已出版的诗作中,经常出现一些突破大众认知底线的字眼,由她开创的诗歌体裁“浅浅体”,更是因为用语大白话、毫无美感,被一度骂上了热搜。

2003年,贾平凹被评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仅仅几个月后,本科毕业的贾浅浅顺利入职到这所学校,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

2018年,贾浅浅进入西北大学读博,并在同一时间入职西北大学,被评为副教授。

看着以上种种巧合,我陷入了沉思:贾浅浅如此光鲜、顺遂的履历,到底是因为她本身足够优秀,还是得益于自己“文二代”的身份呢?

01

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有资源,也有滋养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翻了十几页网友评论,发现围绕贾浅浅的争议主要有两个:一是她的诗作水平够不够进作协,二是她的学历和科研水平够不够当副教授。

这些争议其实也没有多复杂,只不过这两个问题,都不怎么好澄清。

首先,诗歌创作的好与坏,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有人说,贾浅浅写诗,就是给大白话敲了个回车键,完全没有美感可言。

立刻就有人针锋相对地反驳,说现代诗本来就不追求美感,揭露的是现代人复杂的生存状态。

每个人对于文学作品的感受不同,评价的标准也都很主观。

拿我自己来说,虽然我也不太喜欢贾浅浅的诗作,但却不能说“这不是诗”或者“这不是好诗”。

而另一个争议的焦点,相对而言就要严肃很多。

贾浅浅的本科读了5年,一毕业就入职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而她的父亲贾平凹恰巧是这所学校人文学院的院长。

2018年9月,贾浅浅刚进入西北大学读博,立刻就成为了西北大学文学院的副教授。

我们知道,大学老师的职位晋升大多要看科研成果,而贾浅浅的学术论文,数量并不多,而且大多是围绕他父亲展开的。

父亲和女儿的人生轨迹有着极大的重合,连我也有点怀疑,贾浅浅是不是在“拼爹”?

抱着好奇的心态,我又查看了一些贾浅浅和父亲贾平凹的故事,发现贾浅浅在成长和写作的过程中,确实和父亲有过不少互动。

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贾浅浅对于文学有着特别的亲近。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她就在作文里写,长大以后我要成为父亲那样的作家。

父亲经常和朋友在家聊文学,进进出出的不是大作家就是大主编,家里“高朋满座”,贾浅浅也耳濡目染,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每到晚上,贾浅浅看到父亲在书房里写作,自己也在房间里写,两个人各写各的,写完了再互相阅读、点评一番。

这让我意识到,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家教就是耳濡目染、言传身教。

在贾浅浅成长的过程中,随处可见来自家庭的滋养。

因此,就算她没有成为一名作家或诗人,她也可以成为一个热爱文学的人,过好自己的一生。

02

为了帮孩子抢资源,妈妈们能有多拼

其实,为人父母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人脉为孩子的未来铺路,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

别说手握大把资源的众二代了,我们普通人,也要为了孩子的前途拼命抢资源。

记得我刚结婚的时候,还没想着要娃呢,就已经开始琢磨在哪里买房,能认识厉害的家长,将来让孩子上优质的小学。

有了娃之后,更是一刻也不停歇。选早教班,要看能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能不能学到别的孩子不会的东西,好在简历上多添一笔。

上幼儿园,要选位置在中小学周边的,这样接触到的父母很多都是学校老师,方便打听学校的招生情况。

孩子上了小学之后,他还没感受到什么学习压力,我的压力就已经快要爆表。

周末的时间都贡献给孩子的兴趣班、技能班,还要挤进各种妈妈群,帮孩子捞学习资源。

身边的朋友,有的为了孩子上学买学区房,背上几百万的房贷;有的为了好好陪娃学习,甚至辞掉了高薪的工作,在家干起了自由职业。

还有个闺蜜,她爸爸是大学的历史教授,孩子天天和姥爷在一起,听的都是历史故事、人文掌故,知识面甩其他孩子好几条街。

妈妈们付出这么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让孩子的未来少走一些弯路,多一些光明坦途。

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实我们和“贾浅浅们”的父母一样,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孩子争取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03

家族传承固然重要,出类拔萃还要靠真本事

既然父母为孩子争取资源也没什么不可以,为啥网友偏要揪着贾浅浅不放呢?

我猜大概是因为,大家对贾浅浅的诗,是真的喜欢不起来。

如果贾浅浅真的成为了一个广受赞誉的诗人或作家,那么有一个叫贾平凹的父亲,将会成为她的加分项。

但是,如果贾浅浅的作品得不到大家的认可,那么“文二代”的身份,只会成为她的负担。

其实,父辈在某一领域鼎鼎有名,孩子也做出卓越成就的,并不在少数。

王安忆的父亲王啸平是著名的剧作家,母亲茹志鹃是知名作家、《文艺月报》编辑,她本人也出版了《长恨歌》等让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

莫言的女儿管笑笑毕业于清华大学文学院,有代表作《一条反刍的狗》傍身,还陆续发表了不少译作,算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前行。

著名肛肠外科专家金伟森,爷爷是旧社会的民间医者,父亲也是肛肠病学专家,他还和父亲一起建立了医院的肛肠病研究所。

还有大家无比熟悉的高晓松、朴树,父母是清华北大的教授,他们虽然没有继承父母衣钵,却也在自己热爱的音乐领域发光发热。

说到底,年轻的“二代”们想要立得住,首先自己要足够优秀,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如果自己没那么大本事,做个普通人也不错,但是别动用父母的资源,来谋求不属于自己的名和利。

依靠父辈光环得来的成就,既说服不了别人,也说服不了自己,最后只能沦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些年来,富二代、官二代层出不穷,考二代、创二代成了后起之秀,如今又来了个“文二代”跟着大家一起卷。

不得不感叹,当妈的想为孩子抢资源,可真是太不容易了!

想想自己年近40还在职场里浮浮沉沉,看着眼前啥也不操心只想着多玩会儿的孩子:

不说了,赶紧为娃努力奋斗去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85541.html
上一篇“网红”门诊一号难求 “学习困难”真的是病吗?
下一篇对于患有癫痫的女性来说,怀孕可能是焦虑的时候?看看这研究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