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3岁女童双肾长结石差点要“命”,罪魁祸首就藏在餐桌上,家长千万要重视!

3岁女童双肾长结石差点要“命”,罪魁祸首就藏在餐桌上,家长千万要重视!

来源:妈妈手册

很难想象,“结石”一词会出现在2岁女娃身上。

近日,江苏一2岁女童丫丫(化名),因间接性血尿被家人送往医院就诊。

据丫丫的母亲叙述,孩子一年前总爱哭闹,并且出现了低烧,但检查并未发现异常,故而家人都以为只是寻常感冒。

直到近日,丫丫开始出现间断性的血尿,他们才开始重视起来,将孩子紧急送往医院。

在医院,通过B超检查诊断出丫丫右肾结石,已有2.5cm大小,同时右肾明显积水,导致出现胀痛感。

但由于孩子年龄小,无法用言语表达出具体疼痛部位,只能通过哭闹来吸引家长的注意。

这时候,如果家长毫无察觉,那么等待孩子的,必然是更为明显且严重的症状。

比如血尿,或者其他感染现象......

好在丫丫情况不算严重,诊断结束后,医生立即给丫丫安排了手术取出了结石。

不由想起,之前3岁女童把饮料当水喝,差点毁了一个肾,双肾长结石,出现肾积水,让小女孩吃尽苦头。

虽然事件最后都顺利解决了,但留给大家的警醒才刚刚开始。

医生表示,近年来,儿童泌尿系统疾病发病率增高,且有低龄化趋势,提醒所有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一些早期症状。

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重要的是要预防儿童结石疾病的发生!

说起泌尿系结石,很多成年人都不陌生。

欧美国家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5~1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1次泌尿系结石。

而在我国,患病率比较高,多集中在30-50岁人群,且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

不过需警惕的是,它虽然多发于成人之中,但近些年因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家人溺爱孩子等行径,结石已开始出现低龄化现象。

前文2岁女童血尿,诊断出肾结石;

中山5岁女童尿路结石,伴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还有9岁男孩体内塞了56颗肾结石,密密麻麻的结石,连医生都直呼惊人......

种种事例,皆在提醒家长千万不要忽视结石对孩子的威胁与伤害。

在这其中,我们尤其要注意泌尿系结石,它是儿童结石中出现较为频繁的类型。

通常来说,泌尿系结石根据化学成分可分为5类,分别是:

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磷酸铵镁结石、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

而按照石头生长的位置又可分为: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以及尿道结石。

它们在生长位置和症状方面,有一些区别:

另外,对于较为常见的肾结石,还可具体参考下图看哦~

面对逐年攀升的儿童泌尿系结石患病率,很多家长都大为不解:

为什么幼小的孩子,会被结石这类几乎可称之为成人病所困扰呢?

看着幼小的孩子,面临手术的伤痛,术后的不便,甚至复发的风险......很难让人不心痛。

但晨妈需提醒的是,与其在疾病发生后感到心痛,不如深层次找原因、进行预防,才能保护好孩子。

比如以下几点成因,家长们一定要多加注意!

盲目补钙

在很多家长心目中,长高离不开补钙。

故而无论从饮食上给孩子喝骨头汤,还是吃钙补充剂,都很下功夫。

但想要孩子长高的迫切需求性,也容易让家长们用力过猛。

给孩子补钙过剩,造成最大的隐患便是让孩子患尿路结石。

之前,央视网曾报道哈尔滨一儿童因补钙过量而造成尿路结石。

无独有偶,广东一妈妈因担心孩子长不高而盲目补钙,结果致使1岁女婴双肾长满结石,令人震惊。

作为家长的我们,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

养儿切忌盲目求快贪多,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步调,我们可以助力引导,但不能拔苗助长,拖孩子的后腿。

正常来说,孩子并不缺钙,如果不确定是否需要补钙,最好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和咨询。

重口味饮食

发现没,我们大部分的家庭,口味都偏重,要么偏咸辣,要么偏甜酸。

而在这其中,重盐饮食习惯尤为严重。

但你们知道么?爱吃盐,也是形成肾结石的一个重要诱因。

太咸的饮食,会加重肾脏的工作负担。

如食盐中的钠会增加钙的流失量,钠越多,钙的流失量就越大。

两方此消彼长,其结果无疑是大大增加尿液中的钙浓度,倘若不能及时排出,将会沉淀形成结石。

故而,轻盐饮食习惯一定要从小帮孩子养成。

正常来说,成年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该小于5克,最多不超过6克。

对于孩子来说,尽量不给1岁内的宝宝吃盐,1岁后要严格控制量,每日盐摄入量要尽量小于5克。

另外,我们要重点提防隐形盐,常见的薯片、面条、茶叶蛋等,都含有大量盐,尽量少给孩子吃。

用饮料代替水

都说,水是生命之源,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但不可一天不喝水。

但不知从何时起,孩子开始慢慢养成不爱喝水的习惯,被一些饮料所替代。

邻居家有个孩子,不到3岁,但饮食与成人几乎无异,除了菜会用热水涮一下之外,像饮料、奶茶都照喝不误。

而且,他尤其不爱喝水,每次家人追着跑遍整个房子,也换不得孩子喝上半杯的水。

但时间长了,对孩子身体也造成了一些影响。

比如容易便秘,每次拉臭臭都费劲,还会流鼻血、体内上火,甚至是结石。

因为市面上大部分饮料都含有白砂糖,大量摄入饮料后,会增加尿液中的钙和草酸的排泄,反而会提高形成结石的风险。

放眼生活中,孩子因不爱喝水、只要饮料而导致结石的事例,并不在少数。

深圳一9岁男孩,因无肉不欢,外加牛奶、果汁当水喝,导致大量胱氨酸在体内沉积,形成结石。

还有其他无数事例,都在威胁着儿童身体健康!

如此看来,我们想帮助孩子免于结石的侵袭,就一定要帮助他们从小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

多喝多尿,有助于细菌和易结石物质快速排出体外,减轻肾脏等器官受害的机率。

睡前喝牛奶

牛奶,几乎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缺的营养。

早上一杯牛奶,几乎成为日常,有些家长也让孩子养成睡前喝牛奶的习惯。

美其名曰提升睡眠质量,也能促进补钙。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不然,牛奶虽然营养物质丰富,但睡前过量饮用牛奶,也有其他隐患。

比如加大夜醒的机率,甚至无形中养成憋尿的习惯,以及提升尿液浓度。

要知道,喝完牛奶后的两三小时,正是夜间结石成分代谢的高峰期。

如果此时饮用太多牛奶,加之进入睡眠后人体代谢变慢,容易让尿液浓缩,可能会形成结石。

这一点,我们最好提防一下,牛奶无需睡前喝哦~

养儿无小事,每一点都需要家长殚精竭虑。

儿童结石虽然患病率不高,但逐年攀升的数据,以及患结石后的治疗、复发等,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大的隐患和负担。

为了让每个孩子更好地成长,我们需要帮孩子从小养成健康好习惯。

一味地纵容,只会将孩子推向深渊,切忌!

*本期内容由妈妈手册原创,千万妈妈都在看的科学育儿手册。主编:晨妈,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品质生活理念,陪千万父母共同成长。

对啦~

由于微信订阅号经常改版,

大家是不是经常找不到麦咭呀?

为了避免错过每天的推送和福利活动

大家记得把“麦咭成长说”设置为星标★

关注只需要五秒钟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145435.html
上一篇三代试管婴儿科普:别误入“生男生女”的骗局
下一篇孩子走路姿势“难看”-需要看医生吗?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