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备孕和孕期必需的6大营养素,哪个也不能缺!

备孕和孕期必需的6大营养素,哪个也不能缺!

从怀孕开始到整个哺乳期,作为准妈妈,都是“一人吃两人补”。妈妈摄入的营养不但直接和宝宝的身高体重等发育挂钩,也对宝宝的大脑及智力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孕期营养的补充是每个孕妇家庭都主要注意的事情。那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已经怀孕或者正在备孕的人,要怎么补充营养才科学呢?

调整孕前体重

孕前体重正常有助于孕育健康胎儿,减少妊娠并发症。按孕前BMI,绘制孕期体重增长图,每周称重至少一次,计算孕期增重值。在图上标出增重数值,观察增长曲线,超出正常范围后寻求医生的帮助。

营养补充要全面

·铁

在饮食上建议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选用碘盐,合理补充叶酸和维生素D。《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备孕期妇女每周要食用一次动物血或禽畜类肝脏。孕期妇女每周要吃1-2次动物血或肝脏。

孕期需要增加约1000mg铁储备,孕早期建议每天摄入20mg,孕中期建议每天摄入24mg,孕晚期建议每天摄入29mg。

含铁丰富的食物建议动物血、肝脏及红肉,同时补充适当维生素C,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与利用。

·钙

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基本元素,孕妇及哺乳期妈妈你改改进食钙元素丰富的食物,每天需要摄入1000mg钙,如果孕期钙元素摄入不足,很可能会导致早产和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奶制品,比如牛奶、芝士、乳酪等都是含钙量比较高的产品,同时一些深绿色蔬菜,比如菜心、芥菜、白菜等钙含量也不低。

·碘

孕期碘缺乏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和体格发育,孕期对于碘的摄入会有所增加,而碘盐是安全、有效、方便和经济的补碘方法,每周摄入1-2次富含碘的海产食品,比如海带、紫菜等,你那个有效预防碘缺乏症状。

·叶酸

孕前每天补充400μg,持续3个月;孕期每天补充叶酸400μg,每天服用400μg叶酸,体内叶酸缺乏的状态就会得到改善,持续12-14周,叶酸浓度达到有效水平和稳定状态。

·维生素D

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优先,人体可以通过日常照射等合成维生素D,但是不要经常在太阳下暴晒,对于维生素D,可以去专业医院进行检测后,在医嘱下进行药剂补充。

碳水化合物摄入要充足

孕早期无明显早孕症状者应继续保持孕前平衡膳食

孕吐较明显或食欲不佳的孕妇不必过分强调平衡膳食

孕期每天必需摄入至少130g碳水化合物

很多人觉得碳水化合物没有用处,只能提供糖,其实不对,每天摄入不低于130g的碳水化合物,可预防酮症酸中毒,要知道脂肪酸不完全分解就会产生酮体,而过高的酮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损伤胎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所以适当的碳水是必须要摄入的。

蛋奶、禽类、肉等摄入

到了孕中晚期,要适当增加奶类、鱼类、禽类、蛋类和瘦肉的摄入。同时全谷物和杂豆不少于1/3,新鲜绿叶蔬菜占有量在2/3以上。

孕中期开始,每天增加200g奶,使总摄入量达到500g/d,孕中期开始每天增加鱼、禽、蛋、瘦肉共计20g,孕晚期再增加25g左右。

深海鱼含有较多DHA,对胎儿脑、视网膜功能发育有益,最好每周食用2-3次,同时保证每周1-2次动物血或肝脏。

保持适当运动,禁烟酒

·适当运动

很多人在孕期运动量会大大减少,不敢动,怕伤到胎儿。其实如果没有医学禁忌,孕期进行身体活动是安全的。

孕期运动有助于愉悦心情、预防增重过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孕前的运动习惯选择运动方式,实在不知道做什么,适当散散步也是好的。

上面是身体健康的孕妇,如果患有心肺疾病,或有早产征兆或孕期并发症等孕妇,在运动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禁烟酒

孕期继续被动吸烟、早产风险增加,并且孕期吸烟者孩子出生后的体重一会低于平均值。对于酒精,包括但不限于啤酒、葡萄酒或烈酒等,酒精会影响胎儿发育,对胎儿的智力和身体都会造成永久影响。

保持心情愉悦

孕期很容易因为激素等问题而导致情绪波动,在孕期要保持自己身心愉悦,了解孕期生理变化等特点,学习孕期知识,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如果有心情抑郁等情况,要急死跟家人沟通来舒缓心情,如果没有作用,要及时看医生,避免孕期或产后抑郁情况发生。

准妈妈的饮食和健康问题马虎不得,生活中都要格外注意,身边有备孕的朋友或者自己正在准备备孕,赶紧收藏起来,作为储备吧~

参考文献:

[1] 《怀孕及哺乳期的健康饮食》香港特别行政区卫生署

[2] 香港卫生署:http://www.cfs.gov.hk/tc_chi/multimedia/multimedia_pub/files/Prevention_of_Foodborne_Diseases_in_Women_C.pdf

[3] 《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2022)》 中国营养学会

个人介绍:营养师Vivi(朱雨薇),中国首批注册营养师,海归营养学硕士,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婴幼儿辅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母婴学组成员,全网粉丝一百万+,专注传播国际主流的母婴育儿、营养食育等科普知识。欢迎在企鹅号和各个平台关注我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2_132046.html
上一篇戒之馆分享宝宝常用药品
下一篇《家庭教育促进法》告诉你这些育儿方法(三)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