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为什么日本人那么喜欢吃荞麦面?

为什么日本人那么喜欢吃荞麦面?

记得小时候吃日料自助时,不论之前吃得多饱,最后总习惯点一份冷荞麦面,蘸上面露,凉爽又舒适。尽管父母总会说:“吃面食很快就把肚子撑饱了,太不划算!”,我却总不能免俗,仿佛是自己特有的结尾仪式一般。

虽然当时我并没有太多关于日本料理的深入了解,觉得无非就是各种生鱼片而已,但对荞麦面的热爱,却已“情根深种”。纵然后来吃到备受好评的日式拉面或乌冬面,荞麦面在我心中的地位,仍未动摇分毫。


日本人为何喜爱荞麦面?

荞麦是日本本土的谷物品种,772年元正天皇下“劝农诏”,将荞麦纳入栽培名单,以作为饥荒时的储备粮。但这种外壳坚硬、风味苦涩、口感粗糙、制作困难的谷类,因缺乏麸质,导致黏合度差、难以成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能制成粥、年糕或团子等。

关于荞麦团子怎么变成荞麦面,有一种说法是在13世纪时,临济宗禅师圆尔辩圆来到宋朝求法,将中国的面条与甜食制作技术引入日本,并应用在日本本土谷物荞麦上。

可以说,日本人吃荞麦面的历史,是从寺庙开始的。京都作为当时的政治、文化、宗教中心,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荞麦文化的中心城镇。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荞麦面都只是京都寺庙的专利,人气远不及口感软糯、易于制作的乌冬面。

直到江户时代,荞麦面文化才在江户(即东京)迅速发展起来,原因大抵有以下三点:

  1. 荞麦比面粉便宜得多,饱腹感又强,更适合并不十分富裕的新江户城
  2. 盛产荞麦的信州距离江户不远,比面粉更易获取
  3. 酱油与柴鱼产量提升,柴鱼汤的味道尤其迎合江户人的口味

于是,荞麦面与寿司、天麸罗一道,迅速成为当时江户人最喜爱的食物品类,并有“江户三味”之说。至江户后期,东京已发展出约3000家“荞麦屋”。至今,荞麦面依旧是东京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江户生活节奏快,人们更追求实惠而非休闲体验,因此“立食”文化大行其道,如今“立食荞麦面”都依然是日本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荞麦面的匠人精神

虽说叫做“荞麦面”,但其实并非完全以荞麦粉打造,多少总要根据特定比例,掺入少量面粉。荞麦主要提供芳香,面粉则调节口感、提供黏性。荞麦比重愈高,个性就愈强烈,制作起来也愈发困难。

每家荞麦面店都有独到的配比,店家的风格主要由此决定。有种观点,认为“面粉-荞麦比”达到2:8时是黄金比例,称“二八荞麦面”;顶级的荞麦匠人,则可能将这个比例提高到1:9乃至1:10,以高超的技艺来糅合面团,强化荞麦风味。

由于荞麦的特性,荞麦面的制作难度要比乌冬面或拉面要高得多,是一项非常考究师傅技艺的工作,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炼。日本的荞麦面界流传着一句俗话:“切面三日,擀面三月,揉面三年”,表示将干燥松散黏性差的荞麦面揉制成团是最困难的工艺。

事实上,如今不少荞麦面老铺都已在部分环节引入机械辅助,既能大幅提高产量,亦不会降低实际品质。因此,无需过度纠结于是否“纯手工”,匠人精神并不在于恪守最正统的技术,而在于竭尽所能,用心将最高品质的料理呈现给客人。


怎样品尝荞麦面?

一般来说,荞麦面可分为冷食与热食两种吃法。无论冷热,核心要义都是突出荞麦面的顺滑口感与清雅芳香

冷荞麦面煮熟后,需用冰凉的流水冷却,放置在竹制的笼屉上呈现,称“笼屉荞麦面”。品尝时通常蘸食“面露”,这是一种以柴鱼昆布高汤为基底,加酱油等调配而成的调味汁。除面露外,还可以将山葵、生鹌鹑蛋、葱花、海苔等同面露均匀混合,一同蘸食。

吃完冷面后,通常会附上一杯煮面水,有些像中国人吃饺子时的饺子汤。用这煮面水来冲兑剩余的面露,饮下后自内而外都暖和起来,与我们“原汤化原食”的理念倒是异曲同工。

热荞麦面则采用汤面的形式,汤底同样以面露为基础,再行调味而成。相比着意突出凉爽弹牙口感的冷荞麦面,汤面更侧重于展现汤底的风味。“荞麦面+面露”的基本二元组合,搭配不同的“浇头”,便能迸发出千变万化的美味。

荞麦面有不少经典配料,但总体来说,会根据时令进行调整。最有代表性的无疑是天麸罗,其金黄香脆的口感与爽口顺滑的荞麦面形成鲜明反差;汤面则以“鸭南蛮”最为独特,鸭肉浸入汤中,加上与鸭肉最对味的大葱,在冬季温暖身心;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出现了咖喱荞麦面、荞麦面寿司乃至荞麦火锅等新吃法。


京都·本家尾张屋

尽管在日本流传着“关东荞麦,关西乌冬”的刻板印象,但其实京都人吃荞麦面的历史远比东京来得悠久,毕竟荞麦面最早是从京都的寺庙中诞生的。甚至,在京都能找到全日本最古老的荞麦面店“本家尾张屋”,至今已有550余年历史。

1465年,本家尾张屋的始祖离开尾张国(今名古屋),来到京都,创立了这家历史悠久的荞麦名店。不过,如今以荞麦面著称的尾张屋,在其建店伊始却是一家菓子铺(点心店),制作各色荞麦点心。

尽管本家尾张屋有500多年的荞麦点心制作历史,但直到第13代传人创造出“荞麦饼”,方才奠定了他们在该领域的权威地位。这是一种以荞麦面团来包裹红豆馅并烤制而成的和果子,问世后迅速风行,成为人们前往寺庙参拜时,必须携带的便当与祭品。

1700年左右,尾张屋投入蓬勃发展的荞麦面事业中。凭借深厚的制作荞麦产品的底蕴,尾张屋后来者居上,迅速成为京都荞麦面行业中的佼佼者,甚至得到皇室的认可,成为“御用荞麦司”。事实上,在当时生产荞麦面普遍都是菓子铺的工作,却由乌冬面店来烹煮、售卖可直接食用的熟面。

时至今日,本家尾张屋已传承至第16代,目前主打由第14代研发的“宝来荞麦面”。将冷荞麦面放入多层漆盒之中,搭配车虾天麸罗、海苔丝、煎蛋丝、卤香菇、白芝麻、葱花、山葵泥、萝卜泥等8种配料。每吃一层,都可改换配料组合,口味常变常新,根本停不下来。


东京·神田薮荞麦

江户时代之后,荞麦面成为最有代表性的江户食物之一,东京人吃荞麦面的文化也大致始于此时。如今东京的老牌荞麦面店,大抵可分为三大流派:

  • 更科荞麦:只选用一番粉,打造出高雅的纯白荞麦面
  • 砂场室町:面团加入大量鸡蛋,口感适中
  • 神田薮荞麦:荞麦比重远高于同侪,个性强烈,独树一帜

个人偏爱荞麦风味浓重的类型,因此特别推荐位于神田的“薮荞麦”。

明治时代,神田地区有一家知名荞麦面店“茑屋”,由于靠近一大片竹林,因此被俗称为“薮侧(邻近竹林)”。1880年,堀田七兵卫盘下“薮邻”,并直接引用这个名字,将店名改为“神田薮荞麦”。

作为风格最突出的荞麦面老铺,“薮荞麦”的面粉-荞麦比达到了惊世骇俗的1:10。以常规思维度之,当荞麦粉的比重高到这个程度,口感必然相当粗粝,说不定吃来还会发苦。虽确实达到炫技的目的,但无论如何都称不上好吃。

然而,“薮荞麦”不仅散发出浓郁的荞麦芬芳,却也同样具备顺滑至极又筋性十足的口感。可以说,既发扬了荞麦清新雅致的嗅感,又以高超的技艺弥补了荞麦在质感上的天然欠缺。

江户前荞麦面的经典搭档,无疑是天麸罗。代表性品种包括车虾天麸罗、以及以小颗食材调和粉浆后炸成的“搔扬”。冷冽柔润的荞麦面,与热乎酥脆的天麸罗几乎是对立面,如阴阳般完美互补。如果选择热汤面,则天麸罗的外皮被泡软后,又是另一种风味。

说到热荞麦面,不得不提鸭南蛮荞麦面。日本文化中,鸭子和大葱似乎始终孟不离焦,烧在一起相当对味,民间甚至有“鸭子背葱来”的典故,即“好事成双”的意思。


荞麦面在诞生后的数百年内,虽作为一种高格调食物而存在,却并未脱离其庶民小吃的定位。尽管日本消费水平不低,日本人却始终对庶民小吃抱有敬意,以职人精神将其精品化、高端化。有人制作,也有人愿意买单,产业闭环完备。

不禁思索,什么时候,我们能在市场上见到一碗不计成本、只求品质的兰州牛肉面?既能实现其可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又不用担心叫好不叫座的窘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9_175355.html
上一篇一鸽胜九鸡,炖鸽子汤,牢记“3不要”,鲜美没腥味,营养不流失
下一篇当虾遇上菠萝,清甜鲜美,简直是神仙美味!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