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盘点那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第一弹

盘点那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第一弹

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周口店遗址,又称“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距离北京城约50千米,诞生于约五十至七十万年前。

1961年3月4日,周口店遗址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21年10月18日,周口店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周口店遗址共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出土人类化石200余件,石器10多万件以及大量的用火遗迹及上百种动物化石等,是人类化石宝库和古人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年代学、环境学及岩溶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基地。

周口店遗址年代范围从500万年前到距今1万多年前为止。其中发现有生活在70万-20万年前的直立人(北京人)、20万-1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新洞人)以及3万年前左右的晚期智人(距今3.85万至4.2万年前的“田园洞人”、距今3万年左右的“山顶洞人”)化石。

北京人在周口店居住的时期,气候和自然环境屡经变化。早期偏冷,还处于明德-里斯间冰期的初期,喜冷的动物如狼獾、洞熊、扁角大角鹿、披毛犀等在动物化石中占优势。中、晚期较气候温暖湿软,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很多现今的热带和亚热带动植物都可以在该地区存活。

北京人时期,周口店的北面是重叠的高山,西面和西南为低缓的群山所环绕,东南方是广大的平原,在龙骨山的东边有一条河流。周口店有过干旱的时期,出现过草原甚至沙漠,也曾出现过大面积的水域。

二、甘肃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

敦煌石窟一名通常用以指莫高窟,是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有时也包括安西的榆林窟。敦煌石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1961年国务院公布莫高窟、榆林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莫高窟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

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洞窟分南北两区:南区492个洞窟是莫高窟礼佛活动的场所,北区243个洞窟主要是僧人和工匠的居住地,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

敦煌位于甘肃省的西部,从自然地理的位置上说,正处在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处。这里南接青海,西连新疆,自汉代以来一直就是中西交通的枢纽。

自汉武帝开通丝绸之路后,作为西陲重镇的敦煌,成为沟通中原和西域的交通枢纽、丝绸之路沿线的商业中心,以及各种民族与文化交汇的场域。其中,佛教文化和艺术在内的中西文明在这里交汇、碰撞,这是敦煌石窟艺术产生的历史根源。

三、山东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 。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 ,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

1982年,泰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为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002年,泰山被评为“中华十大文化名山”之首 。2006年,泰山因其独特的地质价值,成为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泰山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泰山承载着丰厚的地理历史文化内涵,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山体上既有寺庙、宫、观等古建筑群29处,古遗址128处,有大小碑碣、摩崖石刻2000余处。

泰山贯穿山东中部,在泰安市境内,绵亘于泰安市、济南市、淄博市之间,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泰山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

四、长城

长城(the 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亭、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20年11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共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现存长城文物本体包括长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等各类遗存,总计4.3万余处(座/段)。

五、秦始皇兵马俑

兵马俑,即秦始皇陵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又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施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坑里有8000余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一号俑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即从地面挖一个深约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间筑起一条条平行的土隔墙。墙的两边排列木质立柱,柱上置横木,横木和土隔墙上密集地搭盖棚木,棚木上铺一层苇席,再覆盖黄土,从而构成坑顶,坑顶高出当时的地表约2米。

俑坑的底部用青砖墁铺。坑顶至坑底内部的空间高度为3.2米。陶俑、陶马放进俑坑后,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门道,门道内用夯土填实,就形成了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

编辑:田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8_73298.html
上一篇冷艳神秘!一起来世纪公园认识这个“醉”美紫花
下一篇寺僧不知亡国恨:还有哪些寺院供奉了日本战犯?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