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莆田名街:南门内横街

莆田名街:南门内横街


南门内横街

南门内横街,俗称“南门横街”,是位于兴化城南门内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与南北向的井亭街(今十字街)、驿前街(今胜利路)龙门下相交叉。其街东自府学前、行尾巷口(府社头),西至府前街为界。宋兴化军筑城后,南门横街是官民自南门、东门出入城以及通往府学前街的府学文庙的一条主要通道。民国以后,该街按地段分为文庙路、十八张厝和府前街。

横街是宋兴化军筑城后的一条老街,谓之风水宝地,古建遗迹甚多。这里设有五朝的县、府廨署,即唐宋元莆田县署、明清兴化府廨;也是古代兵营即宋保节二十五指挥营、明兴化卫兵马司的驻地。这里创有科第摇篮的学府即莆田县学,县学内有大成殿、明伦堂以及宋“薛公池”(文物保护单位)等古迹。横街的文庙路有奉祀明兴化卫千户白仁的“忠勇祠”(俗称“白公祠”)、奉祀文昌帝君的经天书院、明兵部侍郎郑岳祠堂,十八张厝有延福社、张嘉文“通议家庙”等。旧兴化府署内有奉祀明嘉靖知府奚世亮的“忠节祠”,西北隅亦有奚世亮坟墓等名人遗迹。


聚居在横街十八张厝的明兵部尚书郭应聘、清末翰林张琴等家族是这里的官僚缙绅显族。居住县前的陈、林氏,龙门下的方氏,十八张厝的周、李、林氏等,亦是大户人家。十八张厝旧有郭应聘府第(亦称“大司马第”)、清末翰林张琴居第等名人故居。

由于历史社会变革,尤其是经过世纪之交的旧城改造等原因,文庙路、府前路连同横街古建遗迹多已荡然无存,仅剩下一条面目全非的十八张厝小巷以及早已衰落的张琴居宅、张氏“通议家庙”;巷里还有一座矮旧的延福社,仍延续着境民的香火。


街巷变迁

南门因横街之名,源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兴化军创筑军城。其时在子城鼓楼前直街的南端置有城门曰“迎仙门”,俗称“南门”;而将位于南门内的东西向横街称为“南门丙横街”。明清两朝均以“南门因横街”编入府、县志《里图》,隶属右厢。南门因横街俗呼“南门横街”。

民国以后,南门横街以井亭街(今十字街)为界,以东称“文庙路”,以西仍称“南门因横街”,而后改名“十八张厝”,两巷均隶属城南镇延福铺;跨过驿前街龙门下,以西巷道称为“旧府前街”,隶属城南镇登龙铺。文庙路位于南门内即十字街东侧,因通东府学前街的府学文庙,故名。西自十字街,东抵行尾巷口、府社头。文庙路内,古有“白公祠”,后人重建,改称“会生宫”,俗称“会仙宫”,故民国时期亦称其巷为“会仙宫巷”,俗呼“会仙巷”“会仙洞”。


十八张厝位于南门内,东自十字街,西至龙门下。古时这里驻有兵营。弘治志载:宋兴化军“保节二十五指挥营,在郡城右厢横街之西北”;明兴化卫“兵马司四所,在各城门之内”。其巷后来或以兵营番号,被俗称为“十八营厝”﹔也有人说这里的驻兵建有十八张营房,亦称“十八张厝”。而因巷内有里社曰“延福社”,故邑人亦称其巷为“延福里”;又明兵部尚书郭应聘建府第“大司马第”于此,俗称“大司马里”。

府前路―位于驿前街龙门下西侧。唐宋时,因莆田县衙置于巷北,故称该巷路为“县前”。明清时,莆田县公署改建为兴化府公署之后,其巷改称“府前街”,亦称“府前路”,隶属右厢。入民国,兴化府撤销后,其巷即改称为“旧府前街”。

1949年后,文庙路沿旧名“会仙巷”,十八张厝更名“太平巷”。因“太平街”设于此,街名以属地西州有“太平社”得名,十八张厝属址焉。而旧府前街因民国18年 (1929)将府署遗址建为莆田县公共体育场,邻巷设有南大门,故更巷名为“公共路”。“文革”期间,会仙巷、十八张厝与公共路并称“跃进路”。自1980年起,会仙巷、十八张厝各自恢复旧名,而公共路改旧名府前路为“府前巷”,隶属城厢镇(今改为龙桥街道办事处)太平居委会。而今因旧城改造,会仙巷被堵废,巷地已建为商住楼;府前巷之地也被划为文献步行街广场商住楼用地。


旧巷寻踪

南门丙横街自十字街东侧入巷,这里就是“会仙巷”,亦称“文庙路”。明末在宋兴化军南门兵马司旧地建有“忠勇祠”,俗称“白公祠”,奉祀明兴化卫千户白仁。之后,白公祠圯废重建,改名“会生宫”。(详见“文庙路白公祠”条)民国时期,莆田县国民政府曾在这里设立农会,林慎修任主席。1949年后,会生宫设为莆田县粮食仓库,20世纪末旧城改造时被拆除。会生宫斜对巷北是“经天书院”,内置神龛,奉祀文昌帝君。民国13年(1924)县立妇女职业补习学校设于此,两年后移至驿前。巷内聚居林氏等家族。

文庙路东、和美社西,路北有“郑岳祠堂”,坐北朝南。祠西至北环有平房,为祠堂附属设施,亦居有郑氏族众。(详见府学前街“和美巷”条)文庙路东端与旧和美(行尾)巷头交会处有大榕树,南有“和美社”。和美社东旧为府学前街,以故这一带俗称“府社头”。


南门因横街自十字街西侧入巷,即是十八张厝。由东向西循进,巷北侧为李家大院,居屋为三进二天井的四目厅大院。依居宅的规模,旧时族居这里的李姓当为大户人家;有耆老云:古时,这座大院亦是郭家居第,后为李氏所购,不知孰是。李家大院,俗号“李家庄”,颇有名气。有李廉者,旧为城门报时,俗称“打更”。与李氏毗邻为林氏居宅。

林宅西为“延福社”,祀土谷之神,明翰林院侍讲“陈用祠堂”附之。弘治志载:“陈侍讲用祠堂,在右厢。初,用建延福社,祀土谷之神,后圯。成化十五年,乡人林近龙等请于官重建,取古‘乡先生殁则祭于其社’,而以用附之。”1949年后,社祭废。近年复修其社,并举行元宵“上元祈福”活动。


延福社西,为明南京兵部尚书郭应聘故第,亦称“大司马第”。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居第被拆建为莆田县侨联影剧院,部分被莆田县饮服公司占用;今均被拆建改造为新楼房,而郭应聘府第早已荡然无存。郭应聘亦在锦亭钟潭建有别墅。郭应聘府第旧址西有张氏祠堂,曰“通议家庙”,坐北朝南。民国志称为“赠通议大夫张嘉文祠堂”。祠堂大门临巷,进门为祠埋。祠堂为二进中夹天井,前落为三间厢,后进为四目厅,祠室有半楼。民国时期,张琴与吴台、林葆翰、郑仰樵等利用通议家庙创办“莆阳图书馆”。20世纪50年代,城厢镇城南街作为街址办公。尔后因机构变革,张祠又为太平街(旋改称为太平居委会)办公场所,至今祠堂旧迹尚存。


通议家庙西为周氏居宅,二进五间厢大院。居此周氏族人云:宅第为明天启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周如磐家族居第。西边,与周氏居宅毗邻有南北向小巷,巷侧有一水井,井的北偏旧为“德会宫”,坐北朝南,为二进中夹天井,上厅为敞开式。九秩老人辛先生云:德会宫旧时实为“大妈府”,宫内置神像甚多。1949年后,祀废,成为太平街街办工厂仓库。近年,社区居民又在这里重建“德会宫”,庙屋坐西朝东,规制卑陋。新建的“德会宫”,中祀妈祖,旁挂有三一教主画像,杂祀地方神。德会宫庙祀虽非旧神,然信众拜神总求平安发财,有虔诚之心即可。

十八张厝西北偏,宋时为兴化军保节二十五指挥营,后取其地半合行衙军院之址建为贡院。十八张厝南侧,斜对通议家庙,是清末进士、民国议员张琴居第。


宋时,驿前街南端即龙门下置有“龙门”,举子放榜题名于上。民国17年(1928),闽省修建福厦公路,穿邑城而过,增设西南、东北两城门。西南门即在龙门下打通古城墙而新设的“五城门”。跨过驿前街龙门下,五城门西,街之东北侧旧有里社,因置有“龙门”,故命社名“登龙社”。莆田县《宗教志稿》载云:登龙社“在龙门下,即宋代贡院前路抵城边”。

府前街北侧,自唐始莆田县署即设在这里,明朝建立后,改兴化路为兴化府。莆田县公署迁至今县巷,其址改建为兴化府公署,清代仍旧。以故,明清时期府署内之地称为“府里”。至民国时期,兴化府遗址改建为莆田县公共体育场。弘治志载,宋时在莆田县治东建有奉祀莆田县武德初县令陈迈的“兵马诚应社”,明移县署至文峰宫前街“善俗坊”内,兵马诚应社随迁重建于县前即今县巷。兴化府治门外之东偏,明时设有“府前铺”,主递送文书。中为邮亭,亭后为官厅;两廊置房为“司马寓所”,外为大门。后铺舍倾圯。


宋始在莆田县署前有泮池曰“薛公池”,元朝始在薛公池上创办莆田县学。1949年后,莆田县电力公司设于此。20世纪70年代,文庙、明伦堂等古建筑均被拆建为新楼。而薛公池亦毁于21世纪初旧城改造,其地开发为“文献步行街广场”。

民国志称:在县学万仞宫墙内建有“御史林诚祠堂”。林诚,字贵实,号井庵,明景泰四年(1453)举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广东道监察御史。

明代在薛公池东建有“射圃”。.民国志载:“府学射圃旧址在望海门外,为居民所侵。正统八年,金事李在修复之,建观德亭其中。成化间知府岳正徙于迎仙门内之右。弘治四年知府王弼改今所(洞桥头)。万历二十三年知府李大钦建为明宗书院。县学射圃即以迎仙门府学射圃充之。”


兴化府署内,即旧公共体育场东北偏原城关税务所办公楼后,旧有明兴化府知府奚世亮坟墓,毁于21世纪初旧城改造即开发“文献步行街广场”之时。(以上古迹详见“史迹钩沉”条)

府前路,为府衙廨舍之地,而隙间也居有官宦百姓。宋李俊甫《莆阳比事》称:至宋时有陈氏,即“知县士宏之后”居住这里;居此者亦有“县前林”,即“惠守俛之后,与阙下林同出”。明代,金紫“六桂方”秘监仁岳派下也有后裔聚居这里。黄石澄塘人方宜贤,弘治十一年(1498)举人,高州府吴川知县。其子方一桂、方一兰,嘉靖二年(1523)同登进士第。一桂官至监察御史,一兰官至礼部郎中,兄弟由澄塘迁居府前街。


横街牌坊

南门内横街是宋莆田县署、明清兴化府公署通往街东府学文庙的一条重要官道。在这条街道上,自宋以来历代建有表坊:

宣化坊,《八闽通志》载:在府治前之左,即旧县治。宋时建,初名“宣化”,后改名“安民”。雍熙间,知县薛奎有惠政,民思之,因其谥,更名“简肃”,后又改“安民”。乾道二年(1166)复今名“宣化”。国朝(明)成化二十二年( 1486),知府丁镛等重建。坊为郡治立。

汇进坊,天顺六年( 1462),御史滕昭为壬午科黄初等33个举人立。


三世登瀛坊,成化二年(1466),监察御史魏翰为员外郎林英及其子甲辰进士辉、孙甲申进士诚立。

同升坊,成化二年(1466),知府岳正为乙酉科吴仲珠等36个举人立。两朝侍御坊,成化二十三年( 1487),知府丁镛等为归田监察御史林诚立。卯魁坊,成化十一年(1485),知府潘琴等为甲午科举人第二名吴昭立。

儒林坊,在县学路口。弘治三年(1490),知府王弼等立。嘉靖壬戌寇毁,而后重建,改名“万仞宫墙”。


凤冈坊,弘治五年(1492),知府王弼等为丙午科崔仪等29个举人立。承流坊,弘治五年(1492),知府王弼等为郡治立。

豸史坊,弘治七年(1494),御史贾宗锡等为监察御史周进隆立。按,民国志载称:卯魁坊、两朝侍御坊、豸史坊,在驿前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8_177331.html
上一篇悬崖上的摇篮~西藏拉加里王朝女人待产的地方
下一篇甘肃陇南官鹅沟游记

为您推荐

梦幻西游:伦总11技谛听打须弥兽决,国子监服战队飞崩曲阜孔庙

梦幻西游:伦总11技谛听打须弥兽决,国子监服战队飞崩曲阜孔庙

大家好,我是如风,资深老玩家给你带来关于梦幻的故事!(原创码字、抵制抄袭,感谢关注点赞)伦总11技谛听上须弥前几日伦总打造的11技能观照万象谛听,已经打上了须弥兽决,只要带上高魔心宝宝套装就能直接用了。这已经伦总的第6只10技能以上谛听了。曲阜丁总9红攻谛听变瞎子曲阜孔庙女儿老板丁总,在给自己的9红攻谛听打
梦幻西游:曲阜孔庙服战队启用龙宫,冲少第1高灵魔王服战首秀

梦幻西游:曲阜孔庙服战队启用龙宫,冲少第1高灵魔王服战首秀

大家好,我是如风,资深老玩家给你带来关于梦幻的故事!(原创码字、抵制抄袭,感谢关注点赞)曲阜孔庙启用龙宫门派!近日曲阜孔庙服战队又有了一个让人非常惊讶的举动,元总的神木林号突然转成了龙宫,本周末就是群雄第5赛季的决赛,很明显曲阜孔庙将要试验下龙宫的威力了,龙宫搭档狮驼岭的212阵容到底强不强,让我们拭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