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北京雍和宫

北京雍和宫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主要殿堂也由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

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

雍和门

进入雍和宫的第一个正门建筑是雍和门,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一六九四年),原为雍亲王府正门。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改庙后为天王殿,称"雍和门"殿。大殿正中供布袋和尚,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像:东方持国天王,手执琵琶;南方增长天王,手执宝剑;西方广目天王,手执水蛇;北方多闻天王,手执宝幢。殿后供奉韦驮护法像

钟楼

雍和门东南方向为钟楼,建于清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楼内悬挂明代铜钟一口,为寺院僧众举行宗教活动所用。

西八角碑亭

雍和门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八角碑亭,建于清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内立汉白玉石碑一座,碑文用蒙文和藏文书写,记述了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院的缘起:雍和宫是先帝擢升亲王、登极君位前居住的福地;是我降生、成长并继承帝业的地方;这里是培育真龙天子的圣地,是先帝的行宫;不能让这座美丽的殿堂长久闲置、荒凉萧条;遵循古制应该辟为尊祖奉佛之地......任何人都不能亵渎先帝的在天之灵,不能亵渎雍和宫这块神御宝地。

穿过雍和门即为雍和宫,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一六九四年)。原为雍亲王府钱安殿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改庙后为雍和宫庙宇的正殿,称"雍和宫"殿。正中供释迦牟尼佛(现在世),其西侧供燃灯佛(过去世),其东侧供弥勒佛(未来世),殿两侧供有十八罗汉像。

雍和宫殿

过了雍和宫殿是永佑殿,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一六九四年)。原为雍亲王胤镇的寝殿。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改庙后称"永佑殿"。正中供无量寿佛,其西侧供药师佛,东侧供狮吼佛,西墙供绿度母补绣像,东墙供白度母画像唐。

永佑殿

穿过永佑殿是法轮殿,建于清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是寺院僧众举办重大佛事活动的场所。此殿顶部设五座天窗,窗上置五座鎏金宝顶,体现了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风格。殿内正中供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像。西侧经架上供有大藏经(《甘珠尔》)108部,东侧经架上供有续藏经(《丹珠尔》)207部。两墙壁画为《释迦源流图》,殿后佛龛中五百罗汉山系紫檀木雕刻。佛龛前陈设乾隆皇帝诞生第三日所用"洗三盆"。

法轮殿

坐落在最北端的宫殿是万福阁,建于清乾隆十三年到十五年间(公元一七四八年到一七五零年)。正中供18米高弥勒菩萨像佛像,主体材质为一根高26米、产自尼泊尔的白檀木,其中,地上18米雕为佛像,地下8米立为基础。阁内一层供唐卡《释迦牟尼佛本生记》41幅。建庙初期阁内供奉近一万尊泥塑佛像,因"佛""福"发音近似,因此该殿得名"万福阁"。

万福阁

法慧耀星汉,功业驻长河。270余年,晨钟暮鼓,穿越时空,悠然回响;270余年,雍和宫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传承佛法、度化众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香炉


建筑艺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8_172823.html
上一篇标准间最高限价298元!威海侨乡号游轮承诺全年客房不涨价
下一篇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 | 大理古城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