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炎症性肠病与精神障碍,如何相互影响?是鸡与蛋的关系吗?

炎症性肠病与精神障碍,如何相互影响?是鸡与蛋的关系吗?

医药科技,日新月异,不过,尽管诊断与治疗手段,不断推陈出新,仍然有一些慢性疾病,难以治愈,炎症性肠病,就是其中的代表。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脑肠轴,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生与演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炎症性肠病,与焦虑和抑郁等精神障碍息息相关。那么,糟糕的心情与炎症性肠病,孰先孰后?会不会就像鸡与蛋的关系那样,说不清,道不明呢?咱们现在就结合相关的科研结论,为大家解疑释惑。

炎症性肠病,简称IBD,是起始于胃肠道黏膜的炎症,可以出现在消化道的任何部分,病变持续且反复发作。IBD,包括克罗恩病CD、溃疡性结肠炎UC、不确定性结肠炎IC等3个亚型。IBD,曾经被认为是西方疾病,因为,这种疾病影响了370多万欧洲群众。不过,随着相关认识及诊断技术的提高,目前发现,咱们同胞中,至少也有150万IBD患者,而且,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

消化道黏膜炎症,导致肠壁发炎、肿胀、溃疡,是炎症性肠病的基本病变过程 ,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腹泻、肠道出血、严重的消化问题。而且,还会引起多种多样的肠道外部表现,比如,皮肤结节性红斑、眼睛的葡萄膜炎、关节炎、硬化性胆管炎。克罗恩病的特点,是炎症涉及整个肠道,病变可以发生在口腔到直肠之间的任何部位。溃疡性结肠炎,主要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炎症仅涉及肠壁浅层。焦虑和抑郁,是IBD最常见的共生疾病,而且,抑郁症患者中的IBD发病率更高。IBD的病因,可能涉及遗传、微生物、免疫、环境等因素,精神压力,通常被视为IBD的发病诱因。

那么,是糟糕的心情,诱发了肠道炎症?还是炎症性肠病,导致了精神障碍呢?2021年,《柳叶刀》系列的《胃肠病学与肝脏病学》分册上,曾经发表过1篇论文。研究表明,在30118名IBD患者中,大约32%存在焦虑症状,25%合并抑郁症状。而且,女性IBD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或抑郁症状。另外1项研究,则分析152461名女性的健康数据,结果发现,抑郁症是导致克罗恩病的风险因素,在确诊克罗恩病的7年前,以及确诊溃疡性结肠炎的9年前,这些人的抑郁症患病率已经明显升高。

最近,丹麦学者在《自然》系列的《胃肠病学与肝脏病学述评》分册上发表了1篇论文,对炎症性肠病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性地阐述。研究表明,IBD患者,即使在确诊前,没有精神健康问题,也会在确诊后的第1年,出现精神障碍发病风险的升高。同时,精神障碍或心理压力,也会对IBD的病程产生影响,比如,伴随焦虑或抑郁症状的IBD患者,病情复发、急诊、住院、手术的风险,都会增加。此外,没有症状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只要在1个月至2年内,存在明显的精神压力,都会观察到肠道黏膜的异常表现。

透过几项研究的结果,咱们不难看出,焦虑或抑郁等精神障碍与炎症性肠病,是1种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相关的动物实验则发现,IBD产生的促炎细胞因子,会影响海马体等大脑区域,而海马体的神经发生减少,会影响情绪控制,出现抑郁和认知障碍等行为变化。如果通过手术或药物等方法,诱导小鼠抑郁,小鼠会出现迷走神经功能受损,诱发肠道炎症。此外,研究发现,小鼠发生焦虑行为或肠道损伤时,都会伴随肠道菌群的变化。由此可见,肠道菌群犹如架设在精神障碍与炎症性肠病之间的桥梁。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是IBD的显著特征,患者的肠道菌群丰富度较低,但是,密度较高,而抑郁症患者,也存在着类似的肠道菌群特征。研究还发现,健康捐赠者的肠道菌群,可以改善中度至重度的IBD患者的胃肠道症状,而且,对于焦虑、抑郁、强迫症等精神障碍,也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还有研究发现,能够调节免疫的抗抑郁药物,也能够发挥抗炎作用,可以改善结肠的病理损伤。因此,目前的研究结论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影响免疫调节,或许是导致焦虑或抑郁等精神障碍,以及炎症性肠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就能抑制全身炎症水平,令肠道舒畅,让精神愉悦。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6_90184.html
上一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要注意哪些?一图读懂
下一篇王菲的脸塌成这样,治好了多少中年女性的“精神内耗”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