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名医的成长之路

名医的成长之路

健康时报记者邱越 谭琪欣 王艾冰 赵萌萌 王振雅 实习记者 张爽 侯佳欣

阅读提要:

医生要把病人当作亲人。北京儿童医院原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医学院原院长倪桂臣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她的老师、中国儿童血液肿瘤学开创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儿童医院原院长胡亚美在门诊接诊每一位患儿时,都会用手捂一捂听诊器。她的另一位老师,中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出门诊时,会起身将每一位患儿和家长引进诊室。

医生要“常将人病当己病”。2009年,花宝金接诊了一位20岁出头罹患脑部胶质瘤Ⅳ级的病人,当时并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但还是倾尽全力为他进行了个性化的诊疗。5年后,这位病人回到北京,跪在了花宝金身边,旁边跟着的是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这份感动我一直记到现在,也一直提醒着我和我的团队,救治一个病人就是挽救一个家庭。”

名医也会经历无能为力。“第一次将他救过来的人是我,最后送他走的人也是我。这中间,我送了他一程又一程,希望他能走得远一点,但最后还是非常遗憾。90年代我们可用的治疗手段太有限了。”田新平感慨。 从医的道路上难免遇到很多的“遗憾”,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救治病患都是医生成长之路上最好的学习手册,从每个患者的身上一点一点总结经验,最后会变成医生群体增长的智慧。

成为“名医”先做“民医”。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医疗副院长、产科主任医师应豪表示,为患者解决问题、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对医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人民’的‘民’而不是‘有名’的‘名’,前者才是最重要的。”

北京儿童医院原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医学院原院长倪桂臣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花宝金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右一)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

医者仁心不辞远,悬壶济世保平安。医生,是最受尊敬的职业之一。

8月16日,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共同主办的医生学术活动第五届人民名医盛典在京举行,来自全国117个学科(含亚学科或重大疾病组)的296名优秀医生代表入选第五届人民名医系列榜单。

每一位名医的背后,都是一段写满敬佑生命和使命担当的故事。

医生要把病人当作亲人

回忆起自己的从医初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花宝金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最初他选择学医就是为了救治他从小患有癫痫的弟弟。也正因为有这一段经历让花宝金深知,“每一个病人背后,都承载着无数亲人的担忧,所以医生要成为病人的亲人,要切实地感受亲人对于病人的那一份份担忧。”

“病人是医生的亲人”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体现在医生治病救人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北京儿童医院原院长倪桂臣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她的老师——中国儿童血液肿瘤学开创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儿童医院名誉院长胡亚美在门诊接诊每一位患儿时,都会用手捂一捂听诊器,再去听孩子的心脏,听完后还一定会帮孩子把衣服盖严实。她的另一位老师,中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出门诊时,会起身将每一位患儿和家长引进诊室。

两位老师的两个小小的举动,倪桂臣记了一辈子,“这些举动体现的是医生对孩子们的爱护和爱惜,张金哲院士对我说,‘我们起身把病人迎进来,因为他们是我们的亲人’。”

受到老师的影响,倪桂臣也逐渐养成了自己的行医“习惯”。每次门诊,倪桂臣一定会提前进到诊室,将准备工作做好。“许多患儿和家长从天南地北赶来,就为了挂一个号,可能已经等了很久很久,绝不能因为我让他们再多等一刻。”倪桂臣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肿瘤内科教授潘宏铭看病时有个习惯,兜里要时刻装着一些钱。“有的时候病人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了,你开好药和化验单,他一交费发现就差几百块,人生地不熟,他们能问谁去借呢?”

不过2015年的一位患者,让潘宏铭口袋里的几百块不够使了。当时,一位从江西来的结肠癌病人射频消融治疗后需要做进一步化疗,前两个疗程做完,效果非常好,但是后续治疗因为经济原因无法坚持了。

潘宏铭回忆,患者告诉他,赣州老家已经没有值钱的东西可卖了,只剩2000多斤卖不出的橙子。于是,潘宏铭动员科室把这些橙子都买了下来,大家有的买两箱,有的买五箱,买完医疗费还不够,潘宏铭又动员科室一起捐款。最终,这名患者的肿瘤被完全治愈。第二年,潘宏铭所在的科室里又收到了两筐明晃晃的大橙子。

花金宝说,“病人来找我,就是把命交给了我,对于这一份信任,我无以为报,只能把他们把当成我的亲人、我的朋友。”

“常将人病当己病”

“学医、从医辛苦数十载,最大的收获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医生们的回答大同小异:“病人的肯定或一句真心的感谢,便是作为医生最大的收获。”

2009年,花宝金接诊了一位20岁出头、罹患脑部胶质瘤Ⅳ级的病人,“他做完手术后病情又出现了反复,找到我进行巩固治疗。当时他的病情很严重,我们也并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但是还是倾尽全力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再辅以中医的传统方法,就这样,他奇迹般地度过了5年的生存期。”

5年后,这位已临近而立之年的病人再次回到北京,特意前来感谢花宝金给了他第二次生命,旁边跟着的是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

花宝金说:“这份感动我一直记到现在,也一直提醒着我和我的团队,救治一个病人就是挽救一个家庭。”

回望从医的33年,在和患者共同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患者由衷的喜悦与感激,是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田新平最坚实的精神支柱。“你救了我们这个家”,这句话也是田新平从医多年来常常收获的评价,“这种成就感是其他职业难以比拟的,也正是它持续激励着我,让我继续做医生。”田新平说。

“真的非常感谢你,小伙子,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位好医生。”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赵任担任实习医生时带的首位病人出院之际对他说的一句话,也成了未来几十年鞭策他砥砺奋进的座右铭。

赵任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医生和患者之间因诊疗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关系,甚至成为很好的朋友。对于医生而言,这是一种极大的激励和满足。“患者的感谢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因“H7N9首个病例的发现者”而被人所熟知,但对于他自己而言,更值得骄傲的是“感染科医生”这一份职业。“感染科医生更像是医生界的‘福尔摩斯’,我们必须对新发感染疾病的蛛丝马迹保持职业敏感,这既是对一名感染科医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在与疾病赛跑过程中抢占先机的必要条件。”卢洪洲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在抽丝剥茧中,独有一份乐趣,那就是“看着患者奇迹般地恢复健康”。

“常将人病当己病,救得他明似我明。”这句话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副院长谢立科的座右铭。谈及自己职业生涯中最有成就感的事,他表示,“为病人缓解了痛苦,彻底治疗好患者的疾病之后,患者随口的一句感谢,就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肯定,就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谢立科曾在微信朋友圈写下这样一句话:“给人类带来光明,是我一辈子的幸福。”

名医也会经历无能为力

没有哪位医生的从医之路是轻轻松松、一蹴而就的,即便是名医,也大都经历过面对疾病和逝去的“无能为力”。

倪桂臣如今已在临床一线奋战了57个年头,谈及自己印象深刻的患者,她一下把回忆拉到了50多年前。

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我国婴儿腺病毒肺炎发病率较高的一个时期,加之当时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导致患儿死亡率也比较高。当患儿腺病毒感染合并细菌感染时,只能通过应用抗生素、吸氧、降低体温等方法进行对症治疗,一旦家长送医太晚、孩子肺部病变太严重时,医生常常也无能为力。

“我记得第一次亲眼看着孩子逝去时,家长哭我也哭,虽然那时我还没有孩子,但那一刻我们的感受是共通的。”倪桂臣说。

田新平也同样经历过这样无能为力的时刻。云飞(化名)是一名国家一级电焊工,也是全国的劳模,同时也是一位红斑狼疮患者。他首次被收治住院时,田新平还在管病房。

“刚入院时他神志还是清醒的,次日就突然进入严重昏迷,病情特别危急,但经过全科会诊和积极治疗后,我们还是将他成功地救了过来,这是我们第一次打交道。”田新平介绍着当年的故事,“红斑狼疮不好治,他每年都会回来复查。五、六年后,云飞再一次因病情复发住院,这一次再也没能醒来,走的时候才30来岁。”

“第一次将他救过来的人是我,最后送他走的人也是我。这中间,我送了他一程又一程,希望他能走得远一点,但最后还是非常遗憾。90年代我们可用的治疗手段太有限了。”田新平感慨。

从医数十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救治过的病人成千上万,成功的案例更是不胜枚举。然而,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却是几十年前的一位女孩。

“那时她母亲带她来看病,被诊断出钟情妄想症,还伴有人格障碍。我用了我能想到的一切办法,希望能够治好她。经过半年的努力,女孩的情况有所缓解,便成功出院了,我当时真的为她高兴。”徐一峰说。

然而多年后,女孩的母亲告诉徐一峰,女孩还是没走出来,最终选择了自杀。这个现实一度让徐一峰非常挫败和内疚,但同时,这也让他明白,精神医学科的前路依然漫漫,需要不懈的跋涉与耕耘。

倪桂臣说,“医学中还有太多的未知数,医生能治愈的病太少太少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仍然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们不会退缩。”

“从医的道路上难免遇到很多的‘遗憾’,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救治病患都是医生成长之路上最好的学习手册。我们可以从每个患者的身上一点一点总结经验,再把它一代一代传下去,这样一个经验,就会变成医生群体增长的智慧。”田新平说。

成为“名医”先做“民医”

著名医学家、现代外科之父裘法祖曾说道:“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

究竟怎样才堪称为“名医”呢?

花金宝认为,“名医从来都不是一个瓶子,很早以前,名医就是百姓口口相传的能治病的‘神医’,如今,我们虽然有了更多的标准和定义,但始终无法摆脱的就是那一份医德。要担得起‘名医’这个头衔,没有任何捷径,一定是老老实实拜病人为师,要以解决病人疼痛为最大的追求。”

“要成为‘名医’,更重要的是先成为‘民医’。”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医疗副院长、产科主任医师应豪表示,为患者解决问题、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对医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人民’的‘民’而不是‘有名’的‘名’,前者才是最重要的。”

倪桂臣说,“我认为‘名医’首先要做到‘仁’,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并对患者充满爱心,同时不要忘了‘治病救人’这一初心。如何成为一名名医,有许多的院士和大专家已经做了很好的表率,但对我而言,每一位奋斗在临床一线,切实为患者减少病痛、解决困难的医生,都配得上‘名医’的称号。”

倪桂臣讲述了一个美好的故事。那是倪桂臣多年前认识的一位糖尿病患儿,当时孩子只有7、8岁。在得到有效治疗后,长大成人的孩子选择考入了医学院校,并最终考入了北京儿童医院工作。“这是一个特别美好的传承的故事,我的病人如今又成为了我的同事,他将继续为其他患者、为社会贡献他的力量。一代代医者,薪火相传,不忘初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6_143397.html
上一篇别忽视!胖人也可能患上营养不良性贫血
下一篇热议:免疫联合化疗能否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新辅助疗法?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