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怎么提升我国的临床研究质量?仅有DCT还不够

怎么提升我国的临床研究质量?仅有DCT还不够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技术创新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有效的制度改革。

撰文 | 陈奇锐

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

8月19-20日,奇锐受邀在苏州参加了“2022 DIA中国数字临床试验创新论坛(dTrial)”,为期两天的会议,听了不少讲座、认识了不少新朋友。

DIA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董事总经理王彤焱在2022年dTrial会议招待晚宴上致辞

今年的dTrial,最热的话题仍然是“DCT”(数字化临床实验)。DCT的D,可以理解为Digital(数字化),也可以理解为“Decentralized”(去中心化)。比起传统的中心化临床研究,它能够加快受试者入组、改善受试者依从性,在数据收集和结果分析上实现了数字化,能提升传统临床试验的速度、效率,所以广受业界关注。

不过两天的会议中,奇锐最受触动的却是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教授的演讲《我国临床创新的现状和挑战》,高教授指出:我国的临床研究和医院的规模、服务量不匹配,我国原创的世界公认的临床创新贡献屈指可数、“机制、氛围、政策”仍存在缺陷和滞后。

8月19日高解春教授在2022年dTrial论坛上发表在线演讲

高解春教授还指出我国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误区:

1.不能将高质量发展简单演绎为质控规范;

2.不能认为学科建设就是基础研究、课题、论文和获奖,高教授认为基础研究不应该是医院科研的主流,围绕临床创新的研究才应该是重点;

3.不能把药物、器械的GCP当作医院临床创新的主要模式。高教授认为,GCP的创新主体和流程设计主要是企业,比起GCP,医院应将IIT(专家发起的临床研究)当作临床科研攻关的主要手段;

4.不能把专利转让和产品上市当作临床成功转化的标志。为了公众健康利益,法律规定治疗发明不能申请专利;医院的科研创新应把发现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作为主流,把对国内和国际指南的影响、权威杂志发表等当作科研成果转化的标志。

高解春教授的演讲言简意赅,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我国临床科研领域存在的问题。

中国目前有全世界最多的诊疗患量、有大量的公立医院、有高学历层次的大量精英医生,国家对临床科研的重视前所未见,6月29日国务院刚刚宣布“选择部分高水平医院开展提升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试点”。民间投资也很活跃,最近几年,A股、港股为创新类医药、医疗器械企业打开了大门,结果大量的VC资金涌入了医疗创新领域,2021年在CDE登记的临床研究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项。

钱原来越多,但真正的问题仍然是:临床研究的导向问题。

为什么不少全球多中心研究,一些来自国内的研究数据往往比国外好,有些还好不少?

为什么一些药品、器械,在国外不能获批,却在我国获得准生证?

为什么大量医学院、医生发表的论文都是基础研究,“杀老鼠、搞测序”等研究到底和临床有什么关系,有多大价值?

每年我国医学界人士发表的论文中,结果可靠的占多大比例?为什么一批批的医学假论文被曝光?

我国的临床研究原创性成果屈指可数,这确实是今天的现实,但钱多了,就一定能做出原创性的、影响世界的成果?

要提升我国的临床研究质量,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工作导向问题。先要明确:医院的研究该研究些什么?其次是,公立医院该怎样去做绩效考核,来激励医院做基于临床价值的高质量研究。

2020年“医学界”价值医疗泰山奖中的“临床研究奖”授予给了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刘建民教授,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Lancet上,有望改写全球诊疗指南。但他的研究经费拿得颇费周折——现有以国自然为主的科研经费,对此类临床研究项目极不友好。

回到dTrial论坛上,DCT是临床试验的数字化范式,奇锐相信,假以时日它将深刻改变临床试验领域。

但正如其他领域一样,技术创新虽然是进步的原动力,但它能发挥作用的前提仍然是:有效的制度改革。要提升我国临床研究的质量,不仅仅是药监方向的制度革新,它需要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院职称制度等方向的制度革新。

这个进程不会很快,但很多人看到了问题,很多人正在努力。

注:陈奇锐为“医学界网”创始人、董事长,2022年任上海市医改办医改咨询专家库首批医改决策咨询专家,2020年任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顾问委员会委员。

来源:医学界

责编:王晓

热文推荐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6_141854.html
上一篇嚼口香糖,燃烧的卡路里超乎想象!这个发现竟影响了我们的长相
下一篇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刘志杰课题组招聘博士后

为您推荐

数说十年·我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与医学教育工作成效

数说十年·我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与医学教育工作成效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一切为了人民健康12345来源:健康中国责编:田栋梁热文推荐*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
子宫内用干细胞修补脊柱裂,母胎医学首创历史

子宫内用干细胞修补脊柱裂,母胎医学首创历史

3名经治婴儿已降生撰文 | 燕小六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母胎医学又现里程碑式进展。截至目前,全球前3例经宫内干细胞治疗的脊髓脊膜膨出(MMC)胎儿,已顺利诞生。其中1人满周岁。相关治疗发生在孕中期。手术团队通过子宫切口,把含有特殊干细胞的生物补片,放置在胎儿暴露的脊髓上,以修复周围的保护组织,减少或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