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疫情期间,如何守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疫情期间,如何守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针对疫情期间普遍出现的心理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我调节。

一、关注官方信息,科学防范

面对新冠肺炎,人们可能会产生担忧、焦虑,甚至恐慌等心理情绪。我们要从官方渠道学习关于新冠肺炎的知识,接受客观事实,正确认识疫情的影响,科学防范疾病。疫情当前,许多人花费大量的时间浏览疫情相关信息。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网络上各种信息真假难辨,需要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筛选,从权威机构和媒体获取科学、可靠的信息,学习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严格执行“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减少外出”,“保持一米线距离”等防控措施,建立科学防控疫情的信心。需要注意的是,对疫情的过度关注、反复查看相关内容,会加重焦虑、恐慌情绪,每天定时、适当地浏览新冠肺炎相关信息更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

二、觉察情绪,接纳自己

面对这一公共卫生事件,大众会出现担心、焦虑、沮丧、多疑、焦躁不安等情绪,反复地通过各种渠道浏览疫情信息,甚至还可能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紊乱、肌肉紧张、胃肠道不舒服等躯体症状。这是我们面对危机事件时正常的反应、有助于我们对应激源保持高度警觉性,从而度过这一特殊时期。要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情形,出现这些症状不必过度担心,学会觉察自身情绪的变化,接纳自己的负性情绪,认识到随着疫情的结束这些困扰会慢慢消退,这样有助于我们放下焦虑,保持平稳心态。回避这些情绪、过度的压抑反而有可能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

三、规律作息,适度运动

证据表明,自身免疫力在新冠肺炎的预防和治疗中至关重要。均衡的饮食、良好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不仅能保持人体免疫力,更有利于缓解负性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状态。三餐定时定量,合理膳食,每日进行约30分钟的室内有氧锻炼,每天不少于7小时的规律睡眠,有助于我们提高机体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也有助于我们保持良好的心理和工作状态。

四、积极倾诉,合理宣泄

随着疫情蔓延,已采取的限制出行的举措,长时间的隔离会减少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隔绝的状态更会加剧公众对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和不适感的体验。积极的倾诉、合理的宣泄能防止情绪过度压抑,帮助维持平稳的心态。平时因为生活的压力、工作的繁忙,很少有空闲的时间进行思想、情感、观念的交流,隔离期间慢节奏的生活为此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疫情期间,虽然不能人人实现面对面交流,但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法和亲人、朋友沟通,彼此倾诉内心的感受,相互支持与鼓励。而当情绪过载时,不要压抑和忽视自己的情绪,允许自己适当的哭泣、发脾气,或通过体育运动等方式把不良情绪释放出来。

五、自我调适,身体放松

学会适当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和技术,正确评估自己的心理状态,积极进行自我调节,从而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当过度关注疫情信息或出现负性情绪时,可以通过心理暗示和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进行调节。看电影、听音乐、进行适当运动均有助于平复情绪,还可以采用适当的肌肉放松训练,进行深呼吸、冥想、正念等,用积极的行动使自己从恐慌中走出来。因新冠疫情而出现的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一般通过自我调适,是可以缓解的。

六、寻求专业帮助

当自己的情绪状况持续恶化,或伴有严重的失眠、焦虑、抑郁、暴躁等,通过自我调节无法有效缓解时,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疫情期间,专业机构针对方舱医院住院患者、医护人员、社会大众免费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服务,组织专家针对新冠肺炎引起的心理问题进行救助,视情况需要,可拨打心理援助热线电话进行咨询。

来源:中心健教所

END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6_138607.html
上一篇院士制度改革,这次动真格了
下一篇晚讯|英国发现猴痘病毒新毒株 患者近期去过非洲

为您推荐

梨泰院事件核心死因并非踩踏,新冠肺炎虽有自限性但仍需治疗|一周健康必读

梨泰院事件核心死因并非踩踏,新冠肺炎虽有自限性但仍需治疗|一周健康必读

健康新闻读不动,鹅滴医生秒看懂!每周五,鹅滴医生为你盘点本周必读健康资讯。                     梨泰院踩踏事故核心死因并非踩踏,“爬招牌”或许更有效10月29日晚,韩国首尔梨泰院地区发生严重踩踏事故,截至11月1日晚上11时事故已导致156人遇难,157人受伤。但此次踩踏事故的核心死因并非踩踏,而是挤压。据腾讯新闻
晚讯|舒泰神两款注射液联合治疗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获批临床

晚讯|舒泰神两款注射液联合治疗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获批临床

1、生物工程角膜恢复患者视力:猪皮胶原蛋白制成,使用前可存2年瑞典林雪平大学和LinkoCare生命科学公司的研究人员联合开发了一种由猪皮中的胶原蛋白制成的类似于人类角膜的植入物。在一项试点研究中,植入物使20名角膜病变患者恢复了视力,其中大多数人在接受植入物之前是失明的。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的该项研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