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最”强逃逸毒株进入中国,需要担心吗?

“最”强逃逸毒株进入中国,需要担心吗?

药物、疫苗仍有效

撰文 |燕小六

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

10月8日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疫情发布会再次提出,该市本轮疫情毒株为奥密克戎亚系BF.7。这是该分支首次在国内引起本土疫情。

截至10月7日24时,呼和浩特市本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72例、无症状感染者1765例。即日起,为防疫情风险外溢,除有外出就医等特殊情况者,该市人员原则上暂不离呼。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本土疫情仍以BA.5和BA.2.76感染为主。

但从全球看,BF.7在多国呈较快的上升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首席流行病学家玛丽亚·范-克尔霍夫(Maria Van Kerkhove)9月下旬发言,WHO正在追踪约200个奥密克戎亚系。密切关注的变异株之一就是BF.7。它已在美国等国家站稳脚跟,或将推翻BA.5的主导地位。

免疫逃逸能力或最强

BF.7是由奥密克戎BA.5衍生的,两者间隔了三代。今年5月,比利时率先报告检出。至今,英国、荷兰、丹麦、法国、德国、西班牙、奥地利、美国、韩国等均有报告。

根据《财富》,在BA.4/5基础上,BF.7出现受体结合域RBD突变R346T。这意味着逃避免疫,即感染过BA.5者仍存在感染BF.7的风险。

“科学家们关注BF.7,因为它在多国有着相同的增长优势,可能比BA.5更具传播性。”《财富》报道。

根据美国CDC数据,截至9月26日的两周内,该国BF.7感染数翻了一番。短时间内的增长速度超过CDC同期追踪的其他所有变异株。

到10月8日,BF.7已成为美国第三大流行株,在所有基因测序结果中占比约4%。排名前二的分别是BA.5(79%)和BA.4.6(13%)。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称,预计未来几周,BF.7会在美国出现更多增长。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传染病专家陈子平(Peter Chin Hong)也在密切关注BF.7,称其可能和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的大部分病例有关。但碍于相关国家大幅缩减病毒基因测序数量,故无法取得最新数据。

公众号“陕西疾控”在十一期间发文称,一项未经同行评议的研究显示,BF.7是“迄今为止评估的最具中和抗性的变体”,它表现出对中和抗体的“广泛逃避”。

免疫学家、英国Cignpost诊断公司创始人丹尼斯·凯纳(Denis Kinane)警告说,BF.7或重现2021年夏,德尔塔传播致病例数快速激增的情况。

图片说明:9月25日,美国密苏里大学知名分子病毒学教授Marc Johnson在社交媒体“推特”发布奥密克戎谱系图,称新冠病毒变异出现“趋同进化”。/twitter@SolidEvidence

致病力尚缺少证据

民众和科学界还想知道的一点是:BF.7的致病力有无改变。

WHO新冠疫苗优先次序评审专家、江苏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朱凤才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虽然BF.7传播力增强,但无症状患者和轻症患者居多。

根据前述“陕西疾控”文章,BF.7感染症状包括高烧、持续性咳嗽、身体疼痛、头痛、喉咙痛、嗅觉改变和食欲不振等。这与感染奥密克戎早期毒株很相似。

综合媒体报道,没有证据显示,BF.7比此前出现的奥密克戎各亚系更具致病力。日本北海道大学神经科学硕士、微博医疗大V庄时利和撰文称,从这一年许多国家的经验来看,外部因素,如疫苗接种情况、既往感染情况、抗体随时间推移下降情况及医疗系统负担等,比内生致病力或更能影响新冠病毒在真实世界的病死率。

目前看,新冠治疗药物针对BF.7仍然有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蒋建东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新冠小分子药物主要靶标是病毒复制酶。相关药物结合靶标位点在BF.7上并未发现突变,因而对小分子药物的影响应该不大。

但要注意的是,“有数据表明,BF.7在编码刺突蛋白的基因上,有一个突变。这可能降低Evusheld(恩适得)的功效。”美国CDC发言人杰思敏·里德(Jasmine Reed)接受CBS新闻采访时表示。

Evusheld是一种针对新冠病毒的长效中和抗体,可用于免疫功能受损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接种,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当地时间10月3日,美国FDA发布声明称,已在Evusheld的授权说明书中添加重要信息,旨在告知医疗保健提供者和接受Evusheld的个人,Evusheld可能无法中和一些变异株,这会导致暴露后的感染风险增加。

今秋疫情可能不妙

“不管你喜欢与否,新冠病毒正在掀起新一轮秋季疫情。”《财富》10月2日刊文称,这或是由多种变异株引起的。

除BF.7外,美国纽约理工学院研究部副院长兼副教授拉杰·拉纳拉亚南(Raj Rajnarayanan)认为,BQ.1.1、BA.2.75.2都值得关注。后者是新近变异株中最可怕的。它的刺突蛋白更善于紧密地与人类细胞结合,以抵御抗体攻击。

9月下旬,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刊发预印版文章称,BA.2.75.2显示出广泛逃逸的能力,包括逃避原始疫苗接种和先前感染建立起来的抗体免疫。

拉杰·拉纳拉亚南指出,趋同进化正日益普遍。这是指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出现的毒株,出现相同的突变。而这些突变往往具有进化优势,使病毒能在不同免疫水平人群中传播。

“还不清楚哪个毒株会胜出、成为主要流行株。我们的担忧不仅在于它们可能再次造成感染数增加。随着病毒进化,一些单克隆抗体治疗已经无用、被舍弃。在一些实验室研究中,有些中和抗体疗法被发现无法抵抗新型变异株。”STAT报道。

美国华盛顿大学卫生计量与评估研究所,以及包括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博士等在内的专家预计,这一轮疫情将在10月下旬开始,于12月下旬或2023年1月达到顶峰。

“感染数或近1亿人。”新闻时评网站援引分析称。

“新冠疫情似乎正在从超急性期,过渡到普遍流行期。目前的新冠疫苗在预防奥密克戎感染方面不如此前有效,但仍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严重感染。”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告诉“医学界”。

他表示,病毒感染人数越多,复制次数越多,病毒发生变异的几率就越大、变异株数量就越多。以呼吸道传播的病毒性流行病来说,传播力是最重要的人体适应性标志,规律就是传播力强的取代弱的。按这样的理论推测,新冠病毒未来的定植宿主是儿童、老人。

常荣山称,当下的关键是,奥密克戎在老年人群中的致死人数占据了大头,约九成,远高于对其他人群的致死率。只有几乎所有能够接种的老年人都完成2剂疫苗接种(而且是近4个月内的),老年人群的感染病死率才可能降至流感水平——最为常见的季节性流行病。若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率低于80%,所谓“新冠已经接近感冒”的论调是不成立的。

参考资料:

[1]BF.7 could be the next dominant COVID variant.Here's what that would mean.salon

[2]From BQ.1.1 to XBB and beyond:How the splintering of Omicron variants could shape Covid’s next phase.STAT

[3]What to know about COVID variants BA.4.6,BF.7 and BA.2.75,now growing nationwide.CBS News

[4]WHO warns ability to identify new Covid variants is diminishing as testing declines.CNBC

[5]那些关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F.7的事.陕西疾控

[6]‘The tools are getting picked off’:An ever-mutating mix of COVID variants means fewer and less effective treatments this fall.Fortune

[7]FDA releas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risk of COVID-19 due to certain variants not neutralized by Evusheld.FDA

来源:医学界

校对:臧恒佳

责编:田栋梁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6_107253.html
上一篇美国新增感染142146例、死亡1432例
下一篇已有多人中毒!这种家常菜一旦发苦赶紧扔,更不能给孩子吃

为您推荐

流感每年的流行毒株不一样,如何决定每年打什么流感疫苗?

流感每年的流行毒株不一样,如何决定每年打什么流感疫苗?

流感每年的流行毒株都不一样,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预测下一个流感季节最有可能在人群中传播和致病的病毒株。具体是这样做的:世卫组织有个“全球流感监测和反应系统”,全世界有144个国家流感中心对流感病毒进行全年监测,并把有代表性的病毒样本送到位于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的五个世卫流感研究中心去进一步研究。生产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