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让大楼装满人!”芯片人才争夺激烈,上海这家新型研发机构哪来的信心?

“让大楼装满人!”芯片人才争夺激烈,上海这家新型研发机构哪来的信心?

8月艳阳下,上海处理器技术创新中心崭新的外立面被照得熠熠发光。不久前,这幢九层大楼正式竣工,成为张江科学城里又一道风景线。

作为市科委直属的新型研发机构,处理器中心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与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合作共建。站在空旷的办公室里,处理器中心主任唐志敏说:“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先把这幢楼装满。”

用什么装?最主要的当然是人。

早在大楼建成以前,处理器中心已经在开展各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近日,上海面向全球发布5157个博士后岗位,共有123家企事业单位的259家博士后站点参与招聘。其中除了处理器中心,还有浦江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商飞等一大批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双一流”高校和全球头部企业。博士后人才的纷至沓来,为上海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注入新动力。

引才:搭建平台

2002年,我国首枚通用处理器芯片龙芯1号问世,标志着我国计算机产业“无芯”历史的终结。唐志敏当时正是龙芯项目负责人、高性能通用CPU芯片研制项目首席科学家。

20年来,从中关村到张江,唐志敏见证并参与了我国处理器芯片领域的多项历史性重大突破。“我们早期主要设计通用处理器,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发现由于通用处理器面面俱到,在处理海量数据的时候反而效率不高,更需要的是针对特定领域的专用处理器。”他打了一个比方:“好比一个十项全能的运动员,让他参加短跑项目就比不过专门练短跑的人。”因此,通信处理器、控制处理器、高通量处理器等专用处理器就成为重点研发对象。

与此同时,各国围绕芯片半导体产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国际竞争的新形势,中科院计算所选择在张江开展核心处理器原型芯片和系统攻关。唐志敏说,这是因为张江是国内集成电路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齐全的区域,集聚了一大批人才,“利用这里的人才优势,我们可以加强公共平台建设,成为上海在处理器领域的技术源头”。

处理器中心现有全职和双聘科研人员1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高级职称科研人员17人、博士生导师10人。唐志敏介绍,人员主要分为三类,包括上海本地招聘的研发人员,中科院计算所的研究人员,以及计算所和上海科技大学的研究生。

对于一家承担国家重要使命的研发机构来说,这些人员还远远不够。因此,除了持续面向社会招聘科研人员,处理器中心最近还发布了5个博士后岗位,招收人数共计10余人。“博士后的研究能力比较突出,招收他们进入工作站为我们充分认识这些人才提供了机会。”唐志敏说。

芯片行业人才争夺“生猛”,唐志敏却不担心招不到人,“肯定能招满的”。这种信心从何而来?他解释道,一方面是源于上海的大环境,尤其是在集成电路产业集聚的张江,从设计到制造,大批上下游企业保障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这无疑对科研人员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处理器中心的学术实力和战略布局也走在全国前列。以这次招收博士后的石晶林教授团队、韩银和教授团队和徐勇军教授团队为例,他们分别专攻的无线处理器、控制处理器和超微计算机均为前沿方向,“相信这些前沿项目可以帮助博士后得到较好的训练,提升自身的能力”,唐志敏认为,引才聚才离不开平台的竞争力。

为了更好地培育高层次研究人才,在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方面,处理器中心将不再沿用传统科研机构的职称体系,而是探索采用芯片行业通用的做法,评出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主管工程师、高级主管工程师等职称,便于与企业相对照。“绩效考核也不会过于量化,不仅要看论文和专利的数量,还要通过同行评议的方式,实实在在地评估一个人的研究水平和对产业的影响力。”

唐志敏表示,对于我国面临的“卡脖子”难题,处理器中心将以人才为动力,补短板、育长板、争未来,走出一条处理器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引领创新的发展新道路。他畅想着,“等我们逐步把这个平台建好,还能吸引海外的研发人员过来,长期工作或者短期交流都行”。

留才:营造生态

在另一端的复旦大学,德国青年Joern Alexander Quent已经完全融入了校园环境。去年年末,他进入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从此翻开了生活新篇章。

Joern Alexander Quent的研究方向是新奇性与意外性对记忆的影响、大脑在环境中的探索导航机制等,简单来说,就是“围绕我们如何记住事件和周围世界这一基本问题”。在剑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他开始寻找进站做博士后的机会,随后收到了包括类脑研究院在内的两家机构的邀约。

为什么选择复旦?他告诉记者,主要原因是“复旦更国际化”。类脑研究院成立后,积极推动类脑智能跨学科国际化合作研究,与剑桥大学在认知神经科学、类脑智能等领域签订校级合作备忘录,这让他早早就对上海这所高校有了深刻印象。获得复旦的邀约后,做决定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目前Joern Alexander Quent在类脑研究院青年研究员Deniz Vatansever的团队里工作。在导师的指导下,除了记忆研究,他还把目光投向大脑的探索导航机制,探究人们是否会“重复利用”大脑用于导航的工具进行记忆。为此,他需要使用类脑研究院先进的神经影像学设备来做研究,“从这个角度来说,复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术平台和资源”。

同时,为了创造更接近日常生活的实验场景,Joern Alexander Quent开始运用虚拟现实(VR)设备。今年春天,由于上海突发疫情,他没法到实验室收集数据,但通过使用VR等技术手段,他的工作没有受到太大干扰。回想起居家办公的日子,他最感动的是学校给予了各种支持帮助,“虽然不在学校,我还是可以感受到自由的学术环境,以及大家充沛的学术热情”。

来上海前,Joern Alexander Quent喜欢在大学城里骑行——这一习惯也被带到了上海。在上海骑行要累得多,但浦东的天际线、浦西的老城厢,都让他领略到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独特魅力。在这里,他可以很方便地买到新鲜面包,也可以享受便利的办事流程,处处感受到对人的尊重。他感慨“这里应该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最好切入点”,未来也打算在上海定居任教。

事实上,越来越多海外青年研究人员像Joern Alexander Quent一样希望留在上海。上海是中国博士后制度的首批实践地。截至2022年6月底,全市在站博士后7305人,其中外籍、港澳台和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占24%。市人社局表示,2022年起,将加大对外籍博士后的引进培养力度,每年资助外籍“超级博士后”不少于50人。同时,通过全方位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优化环境,留住人才,让人才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相互成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4_161626.html
上一篇微软被曝整合ChatGPT进必应向谷歌宣战?受益上市公司有这些
下一篇想“返老还童”?迪士尼这个新AI分分钟搞定,失业压力给到特效师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