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汪象坤《汪氏宗谱纂要后序》译文

汪象坤《汪氏宗谱纂要后序》译文

汪象坤《汪氏宗谱纂要后序》译文

汪时健(颍川百代孙爽公支)

前面没有人引导,即使有美好的才华也得不到彰显;后面没有人继承,即使有盛大的功德,也得不到流传。如我汪氏《四字经》,最早出现于明嘉靖年间,由婺源大畈族人希渊公编辑,用于训导本宗族的学童,所以书名叫《蒙求》。后由同族义泉翁续编,而且筹划刻板。清康熙四十年辛巳(1701),休宁县洪方村怀绶公从教授任上退休,又进行了增补续编,并印刷成书,以推广流传。书名仍叫《增订蒙求》。这书现在已非常少见,只有我们家族还保存着。

明万历年间,大畈族彦士贤公在修纂统谱之余,读到老谱,总觉太过烦冗,所以整编成一部简谱,谱名开始叫《族原》,稍后嫌太过简略,在决定雕刻后,被中途叫停。随后又增加了像图、祠记、谱表、制诰、系图,为参与修谱的“会派”编撰四字括言,末尾附上未参与修谱活动的“遗派”名单,并将书名改为《纂要》。这谱之所以能够彰显其精彩,当然得益于前贤打下的基础。可惜还未出版,士贤公就去世了。此后,虽然间或有手工抄录者,大都以讹传讹。且第三卷的四言总括上1,只列了越国公后的各代仕宦科第,前四十多代则缺失断档,而诰敕、谱表、祖像、墓图、庙貌依然显得纷繁杂乱,没有整理归类。至于开国公一支,更无只字提及。这就未免显得有些疏忽遗漏,有待后人补充订正。

族叔宏佈向怀敦本收族之忧2,力倡修纂支谱,整修唐宋元明祖墓,并续刻正德、崇祯二谱3。现今休宁谱局进行的通谱会修4,他也经常参与,并提出有关规范建议。他发现各宗带到谱局中的《族原》《纂要》手抄本,内容多有谬误,就在本堂5设立谱局,对《纂要》重新予以整理订正,对所有谱图进行条分缕析,续接刊载并按类分卷。首卷特列诰敕、谱表,并附以图像。第二卷列本始6及各宗世系、分迁地名。第三卷上层增列颍川侯到越国公四十四代宦绩7及各宗甲第.仕宦8,下层列四言总括。第四卷列各宗遗派及历代修谱名录9。旧的祖像、墓图、庙貌,原来分散刊载于几个页面的,我宏桂叔又将其合并到了一处,并补刊了开国公像。

阅读《纂要》分卷,条理非常清晰,因而集中工匠雕刻印行。这使那些弱小的宗支,人口延续不旺的家族,都可以接受,得到阅览机会。而且这谱因为小,携带非常方便,有置之于衣袖乔迁他省的,也有藏之于箱笼四出旅游的。而且某一达官为某一家族的显祖,某一先辈为某一家族的迁祖,以及宦绩、坟茔,一打开谱牒就了如指掌。假如看到这样的安排布局,即使是髫龄幼童,也认得自己的祖宗;远居偏僻地方的穷苦宗人,也知道自己的祖脉根本,这确实是先贤们一直期待于我叔做的。虽然是后人继述,但将美好的德才传于后世,就是光耀前人啊!

而且我叔常说:“要想流水延绵,必须疏通它的源头;要想枝条繁茂,必须培育它的根基。”比如程姓篁墩10、吴姓老柏墩11,祖茔、庙貌极其壮丽。而我汪氏宗族为新安柱姓,达官显宦世代相连,为何就不如别人呀?这真会使后人而复思后人12。因而倾力清理墓庙并进行修整13,而这正是我叔最大的愿望。现在工程已经完成,于是我把它的始末讲述出来作为序言。

清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八月上旬

歙东龙溪裔孙邑庠生象坤百拜撰

注释:

1.四言总括上四言总括的上层。四言总括:乾隆版《纂要》谱关于各会派的简介,即“四字括言”,近乎四言诗;上:上层。乾隆版《纂要》第三卷页面分上下两层,上层刊列颍川侯至越国公四十四代宦绩,下层刊列各会派四字括言。

2.敦本收族注重祖脉根本以别亲疏,序昭穆。陈澔《集》:“收,不离散也。宗道既尊,故族无离散。”郑玄《注》:“收族者,谓别亲疎,序昭穆。”《礼记▪大传》:“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

3.正德、崇祯二谱正德谱:即“正德奎公谱”,为汪奎于明正德年间在其曾祖左春坊汪叡《统宗家乘》(即《汪氏家乘》)基础上的续修谱:崇祯谱:是汪元兆在其父汪应蛟等人遗稿基础上,会集汪士芳等人续纂的千字文编次《统宗谱》,因雕刻竣于崇祯未,故名“崇祯谱”。按:据乾隆增订《历代纂续宗谱名氏》,该谱“业经梓竣,奈值改革(明亡),未及刷行,仅得红样数部传世。”

4.通谱会修:此“通谱”指由汪玑(休宁富溪人)主纂的《汪氏通宗世谱》,始纂于乾隆三十四年己丑(1769),历七载,至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成谱,此“会修”应指此时在休宁的会修。按:该《汪氏通宗世谱》甫成,因婺北有族人提起诉讼,指谱有违朝廷禁令,经有司判决改正,于十二年后的乾隆五十二年(1787)冬方得印刷发行。

5.本堂此“本堂”指增订《纂要》主纂宏佈公一支所在歙东龙溪的“遗安堂”。堂:指某一姓氏中某一支派群体的代称,即XX堂号,是区分同姓中不同血亲关系的重要标志,也是追宗溯祖的主要依据。

6.本始原始、本初,此指宗派始祖。

7.宦绩本指官员的政绩,宗谱中指有关宗人仕官的职级、升迁、追谥等。

8.甲第、仕宦甲第:科举考试中的第一等,明清时称进士,此泛指科第,即科举考试的中式(被录取)者;仕宦:此指宗族中供职官场的人员及职级。

9.录:即增订《纂要》中的《历代纂续宗谱名氏》,汪士贤收辑,记载历代修谱人氏的姓名、籍贯、仕宦等。

10.程姓篁墩即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篁墩村,是徽州新安士族的发源地,号称“徽州文化第一村”,史上众多名门望族在此生息栖居,如程、朱、汪、江、胡、张、李、王等,被誉为新安氏族迁徙圣地。

11.吴姓老柏墩在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北郊外凤凰山(旧名石舌山),昔有吴姓先祖葬此,其子孙世居,宗族繁衍,形成了著名的左台吴氏。

12.使后人而复思后人使更后的人又来责怪这后来的人。第一个“后人”指后人的后人,第二个“后人”指第一个“后人”的前人;思:思考,此为责怪意(责怪“后人”没有保护好先祖的坟茔)。

13.倾力清理墓庙并进行整:宏佈公在增订《纂要》前后,针对列祖坟茔庙貌多有破败堙灭情形,不禁禾粟之悲,因不辞贤劳,偕族人对列祖坟茔多次进行寻访勘查,组织修葺、续绘墓图、标记祀守、撰写铭记、祀守记(共十余篇)。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见七王(爽公)墓为土人佃农日削殆尽,更“集昆弟侄辈,公呈绩邑薛主,乞示立碑,重修故垄,伐石加封壤焉。”仁孝襟怀,千古可鉴。

《汪氏宗谱纂要后序》原文

乾隆增订版目录题为“歙龙溪支象坤增订后序”

原著:汪象坤

注释:汪时健

【原作者简介】汪象坤,又名承相,字干臣,号倚南,邑庠生,清歙东龙溪人。宏佈公主纂增订《汪氏宗谱纂要》时参与订正,本文系其为增订《纂要》写的后序(跋)。

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1。如我汪氏《四字经》,始于嘉靖2间,畈族希渊公3所编辑,以训本宗童子,因名曰《蒙求》。续于同族义泉翁4,而谋诸梓。至国朝康熙辛巳岁5,有休邑洪方怀绶公以教授致仕6,增续付梓,以广其传,仍其名曰《增订蒙求》。其书于今罕见,惟吾族硕果仅存。

又前明万历间,畈族士贤公于修统谱暇,阅及老谱,均病烦冗,固蒐采成书7,始名《族原》。旋嫌太简,聼梓中止8。后复增以像图、祠记、谱表、制诰、系图9,已会者作为总括10,末附未会遗派11,更名曰《纂要》。所昭彰其美者,固已有为之前12。惜士贤公赍志以没,未付剞劂13。即间有抄录者14,大都以讹传讹。且第三卷四言总括上,仅列越国公以后仕宦、科第,前四十余代阙有间焉。而诰敕、谱表、祖像、墓图、庙貌仍复纷杂,不归一类。至开国公15一支,并无只字及之。此则不无挂漏16,有待于后人之补订者。

族叔宏佈素切敦本收族之顾17,倡修支谱,葺理18唐宋元明祖墓,续刻正德、崇祯二谱19。即今休局会修通谱20,叔亦尝规约其事21。见各宗携局有《族原》《纂要》抄本22,类多舛错23,爰设局本堂24,重为厘订25,条分百图,续刊成卷。首卷特列诰敕、谱表,而图像附焉。二卷列本始及各宗世系、分迁地名。三卷上层增列颍川侯迄越国公四十四代宦绩26,各宗甲第.、仕宦27;下层列四言总括。四卷列各宗遗派,及历修名氏28。旧之祖像、墓图、庙貌,分刊数纸者,又得吾叔宏桂合并写之,并补开国公像。

阅其分帙,条理粲然29。因鸠工梓行30,俾素弱之宗、力绵之族,皆得领阅31。且便于携带,或袖珍32以乔迁他省,或藏箧33以驾游四方。而某官为某族显祖,某公为某族迁祖,以及宦绩、坟茔,一展卷而了如指掌。将34见此编之刊布,虽髫龄童子35,亦得识其祖宗;僻壤穷丁36,无不知其根本37,诚先贤之所遥待于吾叔者。是则继述有人,而传盛于后,即所以彰美于前也夫38。

且吾叔尝言:“欲派之衍者,必浚其源;欲枝之繁者,必培其本39。”即如程姓篁墩40、吴姓老柏墩41,祖茔、庙貌极其壮丽。而吾宗为新安柱姓42,簪缨世继,何独让焉43?诚使后人而复思后人44。清理墓庙而修葺之,则尤吾叔之所深望也。工既竣,爰述其巅末而为之序45。

时皇清乾隆乙未年桂月上浣46

歙东龙溪裔孙邑庠生47象坤百拜撰

注释:

1.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前面没有人引导,即使有美好的才华也得不到彰显;后面没有人继承,即使有盛大的功德,也得不到流传。语本韩愈《与于襄阳书》。为之:前一个意为引导,后一个意为继承;虽:即使。

2.嘉靖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使用时间为嘉靖元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22——1566)。

3.希渊公名菊新,字希渊,明婺源大畈人,编辑《汪氏蒙求谱》。

4.义泉翁名时亨,字希泰,号义泉,明婺源大畈人,续编《蒙求》

5.国朝康熙辛巳岁即康熙四十年(1701)。

6.休邑洪方怀绶公以教授致仕:休宁县洪方村怀绶公从教授任上退休。洪方:休宁古村名,明清时属二十五都三图;怀绶公:字文彬,岁贡(清代贡生的一种,从府、州、县学中选送廪生升入国子监就读),仕训导(官名,清朝位阶为从八品,主要负责教育事务)。康熙辛巳,编辑《传知录》,增订《汪氏蒙求》行世;致仕:退休。

7.固蒐采成书:所以整编成书。固:通故,所以;蒐采:搜集、整编。蒐(sōu),同“搜”;

8.听梓中止:决定雕刻后又中途停止下来。听:谋也,谋划、决定;

9.像图、祠记、谱表、制诰、系图指编入谱牒中的:像图:先祖模像;祠记:先祖祠墓祀守记、墓志铭等;谱表:先祖应诏致朝廷的谱系文书;制诰:历代帝王征召汪氏谱系及追封先祖的文书;系图:宗族世系图。

10.已会者作为总括为参与修谱的支派编撰四字括言。已会者:即“会派”,指修谱时参与相关活动(如向谱局报送本支派的有关资料)的支派;总括:《纂要》谱在《蒙求》“四字经”基础上特设的一种简介各会派的文体,即“四字括言”。

11.末附未会遗派末尾附上未参与修谱活动支派的名单。未会:即“遗派”,指修谱时未参与相关活动的支派。

12.所昭彰其美者,固已有为之前这谱之所以能够彰显其精彩,当然得益于前贤打下的基础。固:当然,副词。

13.赍志以没,未付剞劂怀抱未遂志愿而死,未能出版发行。赍(jī):怀着;剞劂(jī jué):雕刻用的两种曲刀,引申为雕刻,此指出版发行。

14.即间有抄录者虽然时不时有抄录的人。即:虽然;转折连词;间:间或、不时、断续,副词。

15.开国公即汪铁佛,汪华堂弟,与汪华同为汪氏四十二世祖汪勋明之孙。以“佐兄汪华保障六州……,奉表纳款”有功,于唐武德四年九月二十二日汪华敕封越国公时,同时被封为开国公。(详《唐高祖封开国公诰》)

16.此则不无挂漏这就不免有些遗漏。挂漏:“挂一漏万”的略语,此指因事多而有所疏忽遗漏。

17.族叔宏佈素切敦本收族之顾族叔宏佈对敦本收族的事向来关心。宏佈:字敷政,号龙川,歙东龙溪人,《增订纂要》主纂,(简介详前程景伊《汪氏宗谱纂要序》注46);素切:一直关切;敦本收族:注重祖脉根本以别亲疎,序昭穆。陈澔《集》:“收,不离散也。宗道既尊,故族无离散。”郑玄《注》:“收族者,谓别亲疎,序昭穆。”《礼记▪大传》:“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 顾:顾虑、忧虑。

18.葺理修整。

19.续刻正德、崇祯二谱正德谱:即“正德奎公谱”,是汪奎(字文灿,号炯轩,成化进士,仕巡抚,婺东浯村人)于明正德年间在其曾祖左春坊汪叡《统宗家乘》(即《汪氏家乘》)基础上的重修谱:崇祯谱:是汪元兆(汪应蛟子,甲戌进士,仕知县)在其父汪应蛟(字翔之,号登原,万历进士,仕户部尚书,赠太傅,谥清简,婺段莘人)等人遗稿基础上,会集汪士芳(天启甲子举人,婺大畈人)等续纂的千字文编次《统宗谱》,因雕刻竣于崇祯未,故名“崇祯谱”。按:据乾隆增订《历代纂续宗谱名氏》,该谱“业经梓竣,奈值改革(明亡),未及刷行,仅得红样数部传世。”

20.即今休局会修通谱现在休宁谱局进行的通谱会修。即:今,即今,犹现今、现在;会修通谱:指乾隆乙未前后在休宁进行、由汪玑主纂的《汪氏通宗世谱》编纂。

21.叔亦尝规约规范约束其事宏佈叔也经常参与其中并提出有关规范建议。尝:常;规约:规范、约束。

22.见各宗携局有《族原》《纂要》抄本发现各宗派带到谱局来的《族原》《纂要》手抄本(有不少错误)。

23.类多舛错内容存在很多错误。类:事理,此引申为内容;舛错:谬误、差错。

24.爰设局本堂于是在本堂设立谱局。堂:某一姓氏中某一支派群体的代称,是区分同姓中不同血亲关系的重要标志,也是追宗溯祖的主要依据。此处“本堂”指增订《纂要》主纂宏佈公一支所在歙东龙溪的“遗安堂”。

25.厘订整理订正。

26.宦绩官员的政绩。

27.甲第、仕宦甲第:科举考试中的第一等,明清时称进士,此泛指科第,即科举考试的中式(被录取)者;仕宦:此指宗族中供职官场的人员及职级。

28.历修名氏即增订《纂要》中的《历代纂续宗谱名氏》,记载历代修谱人员的姓名、籍贯、仕宦等。

29.粲然清晰明白。

30.鸠工梓行聚集工匠刻板印行。鸠:聚集、召集。

31.俾素弱之宗、力绵之族皆得领阅使那些弱小的宗支,人口繁衍不旺的家族,都可以接受阅览。俾:使;素弱之宗:弱小的、没有达官显贵的宗支;力绵之族:尽力延续却人口不多的家族;领阅:接受(请得起谱),得到阅览机会。

32.袖珍怀藏袖中的小巧之物,此指《纂要》谱。

33.藏箧收藏于箱笼。箧:箱笼。

34.:假如 连词.

35.髫龄童子:短发幼童。

36.僻壤穷丁偏僻地区的穷人。

37.根本本意为树木的根茎,此指祖脉渊源。

38.是则继述有人,而传盛于后即所以彰美于前也夫虽是后人继述,但将美好的德才传于后世,就是光耀前人啊!是则:虽则、虽然,转折连词;继述:继承;继,承受;述,遵循。“惧忝传归之业,莫申继述之志。”(韩愈《顺宗实录五》);彰美:此为彰显美德以光宗耀祖的意思;盛、美,此为修辞的错综手法,均为美好、超凡的意思,句中代指卓越的功德和才华;也夫:句末助词叠用,用于加强语气,可译为“啊”。

39.欲派之衍者,必浚其源;欲枝之繁者,必培其本:要想流水延绵,必须疏通它的源头;要想枝条繁茂,必须培育它的根基。派:流水;浚:疏浚。此句喻为人子须尊祖敬宗,正本清源,不忘祖脉根本。

40.程姓篁墩地在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篁墩村,篁墩是徽州新安士族的发源地,号称“徽州文化第一村”,众多名门望族在此生息栖居,如程、朱、汪、江、胡、张、李、王等,被誉为新安氏族迁徙圣地。

41.吴姓老柏墩在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北郊外凤凰山(旧名石舌山),昔有吴姓先祖葬此,其子孙世居,宗族繁衍,形成了著名的左台吴氏。

42.新安柱姓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四月“考定从前至今族望”,河西汪氏为十柱姓之六。此处“新安柱姓”,意指新安汪氏祖上曾是唐朝柱姓。按:河西,汪氏汉唐时期的发祥地,地在黄河以西,即古代陇右和西凉边陲地区,括金城、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五郡,俗称“河西走廊”,为连通西域的西北军事要塞,古丝绸之路枢纽。汉唐时期,农业发达,是西北粮仓。但自唐末起,因生态、战乱影响,渐趋没落。

43.簪缨世何独让焉达官显宦世代接续,为何不如别人呀?簪缨:古代显贵者的冠饰,此喻高官显宦;何:为何、为什么:独:通孰,谁、别人(此为宾语前置);让:逊、不如。

44.诚使后人而复思后人真会使更后的人又来责怪这后来的人。诚:真、确;后人:第一个“后人”指后人的后人,第二个“后人”指第一个“后人”的前人;思:思考,此含有责怪之意(即没有保护好先祖坟茔)意为世世代代,后人都会责怪前人。

45.工既竣,爰述其巅末而为之序工程已经完成,于是我把它的始末讲述述出来作为序言。既:已、已经;爰:乃、于是; 巅末:始末,事情的全过程。巅:山顶,头部。

46.时皇清乾隆乙未年桂月上浣清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八月上旬。桂月:农历八月的别称。

47.邑庠生即秀才,古代学校称庠,学生称庠生,明清州、县学叫“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94155.html
上一篇刘伯温临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会出一位奇才,百年后预言成真
下一篇《康熙王朝》为什么不算历史剧,九大常识性错误,严重误导观众

为您推荐

汪钢《汪氏宗谱纂要序》译文

汪钢《汪氏宗谱纂要序》译文

汪钢《汪氏宗谱纂要序》译文汪时健(颍川百代孙爽公支)无谱的人不知宗族,有谱的人也不知宗族,这并不是说,有谱不比无谱好,而是说不读谱、不识谱的趋势造成了这样的现象。近世人如山东景氏,询问顾亭林才知道自……
《元顺帝封昭忠广仁武烈灵显王诰》译文

《元顺帝封昭忠广仁武烈灵显王诰》译文

《元顺帝封昭忠广仁武烈灵显王诰》译文汪时健(颍川百代孙爽公支)(2021年11月)上天眷命,皇帝圣旨:礼,不能忘记人初生时的本性,祭祀仪式的典籍无不在明示报恩;爵,用于权衡地位的显贵,国家赐予的恩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