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葬送苏联的人走了,戈尔巴乔夫逝世,用三板斧击溃了“红色巨人”

葬送苏联的人走了,戈尔巴乔夫逝世,用三板斧击溃了“红色巨人”

戈尔巴乔夫,这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于2022年8月30日逝世,终年91岁。作为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也是苏联第一任和最后一任总统,那个曾令世界为之颤抖的“两极”之一——苏联,在他执政期间轰然崩塌,于1991年分裂成了15个国家。

关于这起在31年前发生的震动全球的事件,很多人都将矛头指向了戈尔巴乔夫,认为是戈尔巴乔夫的“政治幼稚”、“丧失党性”和“崇洋媚外”所致。公允地说,这些观点确实都站得住脚,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的种种表现和政策,确实出现了上述种种现象。不过若我们稍稍将时针往前拨动一下,或许会发现苏联的解体并非偶然,其更像是一个必然,而戈尔巴乔夫的所作所为则是加速了这个必然的结果。

当我们把逻辑学和唯物史观结合起来分析,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历史固然是必然的,但这种必然结果其实是一次次历史偶然的集合,即必然性是通过偶然表现出来的。因此,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出现与作用,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而当这种偶然积累起来后,结果就是必然的了。

戈尔巴乔夫的上台看似有一定的偶然性,实则是一个必然。勃列日涅夫,即戈尔巴乔夫的“前前前任”,执掌苏联足足18年,于1982年去世,终年76岁;之后的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则分别执政了15个月和13个月,同样因年龄和疾病问题逝世。于是到了1985年,“年富力强”的戈尔巴乔夫上台了。当时的苏联当局中,并不是没有比戈尔巴乔夫资历更老、人气更高之人,但短短三年多的时间接连走了三位最高领导人,这个无比讽刺而严峻的事实终于打醒了众人:老人政治必须结束了。于是乎,作为当时苏联政治局委员中最年轻的成员,时年54岁的戈尔巴乔夫脱颖而出,成了苏联的新掌舵人。

而在他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和苏联首任总统之前,我们有必要提及一下两个重要人物,一位叫库拉科夫,另一位就是安德罗波夫。

受到当年苏联新规定的影响,莫斯科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戈尔巴乔夫未能如愿进入检察院工作,故他选择了回到家乡斯塔夫罗波尔地区工作,并偶然认识了日后的恩师兼贵人——库拉科夫。作为戈尔巴乔夫一路走来的恩师兼贵人之一的库拉科夫,对这位出身于莫斯科大学的高材生颇为欣赏。当时间走到1960年时,库拉科夫已成为斯塔夫罗波尔地区最高行政官员,30岁不到的戈尔巴乔夫则成为了该地区共青团最高领导人,相当于省级团委书记。

库拉科夫不仅对戈尔巴乔夫大加提拔,还将这位年轻人继续发展的仕途脚步,引向了通往最高权力顶点的大门,即指引他去和当时执掌苏联之人勃列日涅夫“混了个脸熟”。

有了库拉科夫的指点,“开窍”后的戈尔巴乔夫顺利地搭上了第二位贵人的顺风车,即安德罗波夫,并在安德罗波夫的一路推动下,最终登上了苏联的权力顶峰。不过与在库拉科夫手下工作时期因能力不凡而受到赏识不同,戈尔巴乔夫与安德罗波夫首先建立起来的是近似友情的私人关系。

作为戈尔巴乔夫的老家,斯塔夫罗波尔的自然环境和风景是出了名的好,因此很多苏联政府和军方的中高级官员都喜欢到这个地方度假疗养,安德罗波夫亦是如此。自1967年至1982年,安德罗波夫一直担任着令人闻风色变的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即克格勃的最高领导人,他也很喜欢斯塔夫罗波尔的风景,并在此结识了思维活跃、工作起来不知疲惫且行动风格雷厉风行的戈尔巴乔夫。

安德罗波夫对这位年轻人很是欣赏,可能是他在戈尔巴乔夫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夸张地说,戈尔巴乔夫之所以能在1978年从家乡被调往莫斯科,并直接进入中央书记处工作,与安德罗波夫有着莫大的关系。

关于人的故事,暂时先告一段落,这时候或许该说说苏联这个国家了。在戈尔巴乔夫重回莫斯科的1978年,正是苏联在冷战时期最为“巅峰”的阶段,只不过需要加上引号。其实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我们都曾学到过关于冷战期间美苏实力对比的知识,其中提到从20世纪 70年代后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与苏联的整体实力对比大概可视作“美弱苏强”。毕竟,当时的美利坚正艰难舔舐着越南战争失利等一系列不顺利之事带来的创伤。

但若我们稍稍扒开当年苏联“巅峰”的表象,就不难发现这个看似壮硕的巨人其实早就“虚了”。勃列日涅夫执掌苏联的后期,这个国家充满了腐败、特权、媚上和追逐名利,民间已经有了不小的怨气。

而在苏联的GDP达到顶峰之时,基本相当于同期美国的七成左右。只不过与美国不同,苏联重点发展的始终是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和航空航天,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轻工业一直不发达。另外,苏联将每年财政收入的约15%,用于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和补贴工厂运营,另有30%用于补贴农业工作者。这些本是利民的好事,却也在相当程度上形成了“吃大锅饭”的恶劣现象,无论是农民还是工人,每年都有固定的福利待遇增长,却缺乏严格的考核制度,谁还会好好工作?

更麻烦的是,想当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就恢复了斯大林时期的干部终身制,故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上层已经出现了极其严重的老龄化现象,这一点从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的“高龄上台,很快病逝”即可看出。

当苏联在1979年不明智地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后,美国等国还终止了对苏联的粮食供应……

不夸张地说,在历史教材中那个短暂的“美弱苏强”时期,与其说苏联是一个巨人,倒不如说是一个已现颓势的“胖墩儿”。而当戈尔巴乔夫上台之时,这个国家基本到了再不革新就快要来不及的地步。

当然,他的手中也不是没有“好牌”,好歹安德罗波夫执政的15个月内,对苏联官场进行了大力整顿,撤换了大批中高级干部,连勃列日涅夫的女婿都不放过,苏联国内政治风气焕然一新。同时,安德罗波夫也颇为注重经济体制改革,让苏联的农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实现了双增长,国内市场供应和劳动生产率也在向好发展。

当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问鼎苏联权力之巅时,这个国家虽仍存在着种种问题,但也还没有暴露多少可能会解体的苗头。只不过,同样作为推崇改革和倡导反腐之人,戈尔巴乔夫与安德罗波夫的步子显然迈得不一样,身为“年轻人”的戈尔巴乔夫还是“冲劲过猛”且经验不足了。

我们能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不久,他很快就颁布了第一道政令——禁酒令,他是苏联历史上首个禁止国民喝伏特加的领导人。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其实戈尔巴乔夫的目的是为了借禁酒令而保证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活动,以及减少因制酒而消耗的粮食,进而推动自己的经济改革政策。只不过他可能忘了一个最最基本的问题:禁止喝酒与斯拉夫人的民族传统是格格不入的……

很快,美国在1920年颁布禁酒令之后的现象,就在苏联重演了,后者有过之而无不及:黑市倒买倒卖伏特加、地下非法制酒业疯狂扩张、围绕酒类买卖和分赃不均而出现的暴力事件频发、黑帮横行、民间怨声载道。

结果,禁酒令不仅没能帮戈尔巴乔夫打响改革第一枪,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苏联的经济民生,这就是“冲劲过猛”的第一个表现。几乎是同步的,戈尔巴乔夫开始暴露出第二个问题,即经验不足。他并不认为禁酒令的失败是与民族历史和传统相悖,反而认定其中必定有政治势力在干扰,自己需要排除掉这些“阻碍”。

小改不给力,那就来大改吧。从戈尔巴乔夫的自传和诸多历史研究结果来看,他最大的三个改革项,恰恰把苏联送入了“历史的坟墓”。

其一,“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出现。作为当时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一直遵循着马克思列宁注意的指导思想,将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但“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却与之南辕北辙。其中一个尤为关键的论述,就是他倡导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即人的生存利益高于一切。

乍一听这似乎没啥毛病,但别忘了,当时可是核战争风险悬在全球人头上的冷战时期,“人的生存利益高于一切”相当于否定了苏联的核威慑力。而若想保证“人的生存利益高于一切”,是要用实力去确保的……结果此言一出,最开心的大概就是美国了。此后,戈尔巴乔夫还不断地削减核武器和核载具,逐步削弱着苏联的核威慑力量。他本以为这既符合苏联的利益,也符合西方世界的利益,但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截然不同的国家,怎么可能会顺着戈尔巴乔夫想当然的思路去做呢?

其二,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政治生活公开原则”。不夸张地说,这个“公开原则”充分暴露出戈尔巴乔夫的经验不足,尤其是政治斗争经验不足,或许只能说是当年库拉科夫和安德罗波夫对他的照顾和保护太好了……

“公开原则”的原本目的是将苏联党政工作向群众公开,听取来自大众的意见并改进工作,进而得到更加广大的支持。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却成了任由外界可钻的空子。很快,苏联民间舆论界就出现了各种肆无忌惮的言论,很多造谣、歪曲、否认和伪造历史的言论层出不穷,各类打着“爆料内幕”旗号的出版物充斥民间,对群众的思想认知造成了致命性的干扰和渗透,其中不乏大量西方国家的言论渗透。

国家政策是可以否认的、苏联历史是可以否认的、光荣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是可以否认的、国家的政治制度和路线也是可以否认的……到这个时候,戈尔巴乔夫或许已经难以再控制住国家走向失控的道路了。

其三,对苏联军队进行改革,尤其是禁止苏共及其机构干预军事指挥工作,自己放弃了苏共对军队的领导。在此期间,数万名各级政治军官被削减,军队总政治部也被撤销。作为一支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苏军就此失去了政治指导、政治路线和苏共的宗旨教育……

可以说,这三板斧一出,基本决定了苏联的解体将是一个必然了。很多人都认为冷战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的苏联解体,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1989年的东欧剧变就已经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了,随着两德统一以及一个个加盟国的离开,苏联逐步失去了与美国抗衡的力量和资格,不再是世界一极。

当历史在一个个偶然的综合作用下成为必然时,苏联的解体就不是戈尔巴乔夫所能阻止和控制的了。或许在1989年之前,他还有时间和机会让苏联重回正轨,并寻求安德罗波夫时期的稳妥改革,但当必然到来之前,谁都挡不住历史的车轮。

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戈尔巴乔夫一直都坚持认为,自己从未背叛苏联,更未背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究竟该如何正确理解他的这份坚持,或许百年后的人们会给出一个公正的定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86507.html
上一篇731部队还有个恶魔兄弟 日本学者揭其细菌战罪行
下一篇西汉的“大司马大将军”是个什么官职,都有哪些人担任过

为您推荐

让苏联解体的戈尔巴乔夫去世,中国真要“感谢”他,教训刻骨铭心

让苏联解体的戈尔巴乔夫去世,中国真要“感谢”他,教训刻骨铭心

普京对戈尔巴乔夫的去世深表哀痛,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推特上对戈尔巴乔夫逝世表示了哀悼,说戈尔巴乔夫是一位独一无二的政治家,他曾经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我们中国就肯定了戈尔巴乔夫先生曾经为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作出积极的贡献,对戈尔巴乔夫逝世表示哀悼,向他的家属表示慰问,西方那边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一直都是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