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曲靖廉能太守宋湘|高兴文

曲靖廉能太守宋湘|高兴文

嘉庆十八年八月,被清嘉庆皇帝称为“岭南第一才子”的宋湘,起程前赴云南,开始在滇做官十三年的生涯,主要是担任曲靖知府(也称太守),期间,还代理其他府的府事、兼摄迤西、迤南道员。

宋湘,字焕襄,号芷湾,广东梅县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他在翰林院任职十年,才得以外放。京官清苦,翰林院的学士们莫不把外放担任实缺,当作美差。所谓“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宋湘坐着官船一路南行,沿途感受到了官府和百姓间的尖锐矛盾“官今如虎人如鼠”,进而引发了自己的深思:“我今前去滇南守,知是豺狼是父母?”自己到任是做群众畏如虎狼的还是民众爱戴的清官,是他一路思考的问题。

他勤于政务

嘉庆十八年的曲靖,夏天多雨,大水频发,冲田毁地,民房倒塌,“不堪寓目”。风尘仆仆,落脚未稳的宋知府,便带领属下官员四处察看淤平的河道、倒塌的民房、冲毁的田地、受灾的民户,组织村民自救,一直忙到春节,一家人简单地过了在曲靖的第一个春节。春节一过,便动员组织人员疏通白石江、潇湘江及南盘江河道、巩固河堤、平整土地,已经58岁的他忙得不亦乐乎。

曲靖虽然作为贵阳与昆明两省城之间的一座重镇,然而到了清中后期。由于明初的大量移民和建设楼台衙署、寺观、民房,人口激增,生产生活对木材持续砍伐,曲靖城四周已是童山枯水,城郭凋敞,民生多艰。宋知府感叹道:“边城萧疏一目空,四面黄沙四面风。”进而发出“不忍群岭荒没树,绿翠三山十八峰”的决心。他自筹资金,购买树种,带头上三山(寥廓山、青峰山、翠山)种树,“种树五千本,读书花间鸟。《与客话村居之乐三首之一》)”又想到开春,带着属下到城外东南三里的先农坛行藉田礼,先农坛已经破败不堪,于是宋太守又与属下商议,将先农坛改建于东关外报恩寺旁边。而且,他擅长对诉讼、案狱的决断,时间不长,曲靖积案便被他处理得清清楚楚。

来到曲靖不久,宋湘的良好政声已传到朝廷。嘉庆十九年的秋天,朝廷下旨,让他同时代理广南知府(次年春仍回曲靖),之后又兼迤西、迤南道篆及代摄永昌府事,朝廷这种任用,无疑是对他的充分依重和信任。

他敢于任事

宋湘一兼职代理永昌(今保山)知府,便立即大力整顿团练,打击不法,使永昌一带很快便“奸宄绝迹”,社会安宁。又了解到,永昌府邻近的湾甸,顺宁土知州景祚去世,子幼。景氏远族景在东,见代管州事的景祥懦弱,便夺其印,纠集党徒“盘踞土境,妄行杀戮”,又阴谋袭任土职,招集长发野匪一千多人侵犯永昌,郡里有关官员不敢过问。

宋湘与武营将官商议剿办,将官不敢表态,请示云贵总督、云南巡抚,回复是“不许”。民众深受其害,纷纷向宋湘请求除患,宋湘不顾巨大风险,向民众坚定地说:“我发誓为你们除害,你们必须尽心效力,所需钱粮我负责,患难我与你们同担,团结兵丁,操练兵勇,跟从我杀贼,有功者一定重赏。”由于宋湘“素得人心,民夷皆乐为用”,他亲自挑选精锐,率兵击贼,同时加强江隘防护,又用计离散其党羽,募集敢死队直捣其巢穴,搜索山箐,斩杀景在东,歼灭其党羽,边地平定,大获民心。以儒士而敢于任事、文官而直面杀贼,这是十分难得的。

他真心为民

宋湘不仅负责、勤政,而且能够真心对待民众。遇到难事,既使经费无着,他从不等不要不拖,自掏腰包解决。马龙州的穷是很有名的,过去官吏莫不因之感叹,却解决无方。宋湘到马龙视察,也为全州的穷困所困惑,他反复了解,发现马龙州矿产资源缺乏、土地虽然宽广但十分贫瘠,人们仅靠种植荞、麦等养家糊口,州里人口不多、商业冷清,“荒荒马龙州,男耕女不织。”但马龙的土质适合种植木棉,于是大力倡导,推广种植木棉,又“捐俸设棉花行,教妇女纺织。”一年不到,州里村巷机杼声相闻,栽棉织布,成为州里人的一大依赖。

嘉庆十九年的夏天,曲靖又是多雨,修于清初的曲靖城,已多处残破,一场暴雨之后,“西城崩坏”,修补经费无着,于是宋太守慷慨地捐出了自己的养廉银,组织人员将城墙修补完善。次年,东南角又崩塌五十多丈,而未修补完成,他又到其他地方代理职务,为此念念不忘,他在诗中写道:“中宵不成寐,念我东南城。东南圮如西,五十丈有赢。西城幸卒事,东南何时营?”他兼理迤西道,捐出薪俸,大举赈济灾民,救活的人无法计算;署理永昌(今保山)知府时,又捐出俸银170两,创建书院书楼讲台,修复永保书院;在剿灭永昌数股土匪作乱中,自捐军需银8000两(一说“自捐军需万余两”),“不支公帑,不派民资,一方晏然。”从现有史料来看,明清在云南任职的官员,他无疑是捐出俸银,为民办事最多的一位。

他亲民爱士

宋湘的亲民爱士也十分让人感动,他每天早上都亲自到书院教授童生读书,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又采纳士民的请求,为曲靖书院增加银三百二十两,每年交膏火银共五百二十两,使书院的经费得到了充足的保障。他到昆明,见到了聪颖好学的昆明人戴綗孙、楚雄人池生春等,便对他们悉心教导,后将家境贫寒的戴綗孙带到曲靖,耳提面授,为他提供一切费用。在他的指导下,二人后来均考中进士。

宋湘的亲民,在他的诗歌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八年忙太守,留得赠农诗。(《出郭观刈稻》)”他经常到民间采风、了解民事,“秧田应绿满,来问尔农家。(《春晓即事》)”“夜雨收新霁,秋场喜可知。(《出郭观获即题亭璧》)”他亲自种菜、养花,并为庭中花木及曲靖潇湘江边的竹子等二十七种各写一绝句,表达他对生活、对群众的热爱,其《赠爪豆》中表达了做官“要与民间验辛苦”的心声。他发现当地村民遇到灾害、生病等事时,信鬼神,不服汤药,惟祈鬼神,便进行劝导,“告谕不寤”,便写《疫鬼哭》三首长诗进行劝导,“代鬼哭,救人祸也。”他十分同情民众的困苦,又感叹自己无多少财力给予帮助,“繄余亦何有,苦念我民悴。多士殊可人,力襄予不逮。”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有了改善,他又为之欣喜,“黄禾兼岁熟,香饭万家炊”“郡民走告我,今年谷增万。鱼鳖化为禾,洪波消芳甸”“五百新纺车,织染兹亦遍。闻之岂不欢,百不了一愿。”离开曲靖,与曲靖人民一直书信往来,感情缠绵,“别来夫何如,秋风倏已历。音书四五来,感子缠绵意。”他离开云南时,得知很多士民相约相送,天不亮便离开了,“前日出关星未落,怕教父老别离难。”

他才名最著

宋湘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擅长正、隶、行、草等书体,豪迈雄劲,如天马行空,气势超凡,章法磊落,笔致潇洒,除了善用毛笔之外,竹叶、蔗渣随手捡来照样挥写,甚至用抹布、扫帚同样能写出出神入化的大字。著名诗人丘逢甲赞他:“竹叶蔗渣俱妙笔,米颠书法杜陵诗。”《龙藏宋墨题咏》评曰:“芷湾草书,章法磊茫,笔致潇洒,往往一纸书出辄为时贤所倾倒。”其为曲靖多处题有书法,如为城东南魁阁内的映璧亭题有“天光云影”四大字,但这些题刻都已不存。其诗歌、对联在民间广为传颂。《新纂云南通志·宋湘传》:“湘才气豪迈,工书能文,诗尤敏捷。每有所作,落笔立就,时称为真才子。”在曲靖知府任上,留下了许多诗歌。

他在寥廓山上写的《种树诗》、在曲靖衙署写的《赠爪豆》“要与民间验辛苦”更为后人传诵;其任曲靖知府时期写了《马龙州志赋》至今流传,所写的《杜鹃花盛开堆满庭院作歌》:“江山到处我题诗,况是登楼放眼时。此水自从闻汉帝,昔人谁实见滇池……”更为人称道,其间到昆明大观楼更写下了名联:“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他听闻自己在大理苍山所种树长势好而写下的绝句:“一粒丹砂一鼎封,一枚松子一株松。何时再买三千石,遍种云中十九峰。”更是广泛流传。

他是穷太守

他在诗里说自己是“贫太守”,“乍可解嘲贫太守,满篱麂眼贴金钱。”这不是作秀,空叫“穷”,他是真穷,因为他所至都无私将自己的俸银、养廉银大多都捐出为民办事,又从不收人钱物,自己生活不免陷于困顿,于是只好自己种菜(“种菜英雄老”)。其书法为时人所重,为补贴家用,他不得不常于公务之余,因仕宦、商贾之请,书写售卖自己的书法作品。

宋湘最重自己的名节,他在诗中写道:“得失千秋一片心”,又在从曲靖到广南代理知府的路上写道:“焉知后世人,呼我马与牛?”作为在曲靖任职十三年,官位不算低,任职时间不算短。可他于道光6年逝于湖北督粮道任上时,基本没有存银,“惟诗文墨宝颇丰”,也难怪他在云南曾有诗云“归计未成先卖马,妻儿准备事耕蚕。”清廉如此的官员实在罕见。

他是最穷的太守,却是最得人心的太守。他捐出薪俸为马龙民众购买纺车500辆,为表示感谢,人们将这种布称为“宋公布”;他带领在曲靖寥廓山上所种的树被民众称为“太守林。”大理将他的种树诗刻碑保存至今,永昌民众“建生祠祀之”,国史为其列传,有关郡县方志将他列为“名宦”“循吏”,民间广泛传颂他的故事、诗联,珍藏他的书法作品。现会泽、罗平等县博物馆仍收藏有其作品,民间亦有其作品传世。《云南大理图书馆记》中说:“明清两代人至云南的外省人当中,宋湘是最受人们尊敬和称赞的一位。”

高兴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82031.html
上一篇历史的细微处
下一篇慈禧出逃后,日本人所拍的史上最原貌的紫禁城照片,极为珍贵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