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中举比上清华北大还要难吗?蒲松龄考了44年,结果还是个秀才

古代中举比上清华北大还要难吗?蒲松龄考了44年,结果还是个秀才

科举从隋朝创立以来,一直是古代读书人出人头地的方式,不过科举流程很复杂,难度也不低,有人考了一辈子也考不上,那科举流程到底怎么样,古代要中举有多难,会比上清华北大难吗?

启蒙教育

那么故事得从科举的起点,启蒙教育说起,有志于科举的人家,会在小孩五、六岁时,就开始启蒙教育,除了老爸自己教导外,就是上私塾,而大多数的私塾老师,都是一些落榜仔或老秀才,老师们一边教书也边读书,以便再次参加科举。

这个阶段的学习就是读书、背书与练字,除了讲授四书五经外,清代私塾的必修课程,还有康熙颁布的圣谕广训,类似现在的思想政治,这属于政治课程。

之后考科举的第一关,就是先默写圣谕广训,写错的直接淘汰;

背书的话,五万余字的四书完全背诵是最基本的;

除了读书背书之外,就是练字,古人强调字如其人,如果字写得丑不拉几,就算再有文采,也是当场淘汰。

科举要求的字体是馆阁体,要求字体端正整齐、大小一致,每个字都像今天的印刷体,这肯定要练好几年。

因此科举的门槛,光是背书与练字就刷掉了不少人。

写文章

一个人念了几年的诗书,书背得差不多了,字也练好了,那么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写文章,也就是八股文。

八股文的题目来自四书五经,如果没有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可能连题目的出处都不知道,就直接当场去世了。

西方人擅长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因此诞生了科学,而中国人擅长把简单的道理变得很复杂,就是八股文。

八股文

主考官会从古文中选题,古文的半句话、甚至是一个字都可以变成题目,一个儒童经过私塾教育到写出完整的八股文,前后约需要10年。

如何成为秀才

一般来说,十六、七岁就有希望考过资格考试,也就是考上生员,俗称秀才。

要成为秀才,得经过三关,就是县试、府试、院试,统称为童试,考生就称为童生,考过之后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

童生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第一个身份,不要觉得带有“童”这个字,就认为很菜,有一些人资质愚钝或运气不好,一直卡在资格考试的第3关,因此可能会有五、六十岁的童生,如梁启超老爸,一辈子都考不上秀才。

而梁启超是一个神童,16岁就考上了举人,梁爸还得叫他一声学长,很多长辈拉不下面子,拼死也要摆脱童生这个称号,所以在考场上,经常看到父子,甚至是爷孙同场竞技的景象。

县试是儒童第一次参加的官方考试,地点为其所在的县,主考官就是县老爷。

报名的程序颇为复杂,除了本人的姓名、籍贯、年纪外,还要交代祖上三世的来历,以确保家世清白,不能是倡优隶卒之家,同时递上5位同题考生的承诺书,如果一人作弊、则五人连坐。

这里的作弊除了夹带小抄,还包含冒籍、匿丧、顶替、捏造等,依照清朝规定:父母去世的27个月内都要守孝,不得参与考试,违者称为匿丧,祖上有人是倡优或隶卒,也不得应考,倡优类似现在的艺人,而隶卒则是衙门中手持棒棒、口喊威武的人。

不过这里面最让人防不胜防的,还是冒籍与顶替,在清朝考上秀才并不简单,每个区域都有固定的名额,录取率约1%,在江浙等读书人多的地方,那更是难上加难,倒是一些偏远地区,虽然名额少,但读书人更少,反而好考,这就出现了许多考生会跨区考试,这称为冒籍。

由于太多南方人喜欢越区应考,因此每年在北方的考区,都会有人专门审查考生的口音。

顶替就要找枪手替自己考试,不过一旦顶替被抓,双方都要充军,枪手外加枷号3个月。

虽然惩罚是如此的严厉,但枪手代考仍层出不穷,因为在那一个连照片都没有的年代,要完全遏制冒籍与顶替是不可能的,鲁迅的爷爷就曾找枪手代考。

县考地点在衙门大堂,桌子板凳都要自己准备好,食物也要自己带,虽然考场里面有卖吃的,但人在里面做生意的,肯定都是交了保护费,光一杯水就比外面贵了20倍,更别说其他东西了。

科举时代的考试,很能带动一个城市的GDP,有点像是现在年假,城中的饭店、餐厅、文具店、书店等,都将迎来发大财的机会,在这种关键的时刻,就连穷书生也比较舍得花钱。

通过县试后,接着会在府城考府试,这里的桌子就不用自己准备了,县试府试都考过后,便可以自称童生,一个书生即使一辈子考不上秀才。

有了童生资格后,身价也会微幅上涨,比如打官司可以自称童生,不再是小民,还有座位可以坐,换成商人再有钱也没得坐,婚丧喜庆时,商人也不能与官员同桌,而童生则可以。

此外童生的屁股也跟着宝贵起来,即使犯了错,县老爷也不能打他屁股。

但县试和府试不过是前菜而已,院试才是真正的考验,考官是中央官员,考过院士那就有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功名的,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不用徭役外,普通人家的婚丧喜庆,也都要请秀才主持,生活水准会大为改善。

秀才

只不过秀才人数众多,也没有任官的资格,因此就没有什么人把秀才当一回事。

在儒林外史里,范进就是秀才,而他岳父胡屠夫却瞧不起他,不过范进中了举人后,胡屠夫马上跪下称范进为贤婿老爷,是文曲星转世,原因就是两者地位截然不同。

秀才如何变成举人呢

那秀才如何变成举人呢,以上说的三阶段考试,都还只是科举的资格考试,资格考试通过后才是正式的科举,也是三个级别,分别是乡试、会试与殿试。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的地点在省城,主考官由进士出生的官员担任,一共3场,每场考3天,难度当然比资格考试更难,而考过之后就有举人。

举人就意味着脱离了民众阶级,不但免疫免税,也有了任官的资格,拥有众多权力,九品芝麻官里面的方唐镜,他就是举人,因此他与包龙星说话时,完全没有在怕,甚至瞧不起不是科举出身的包龙星。

中国人最爱攀关系,因此中举后,许多红利跟着而来,而且根据江湖行规,考生要认主考官为老师,这对双方都有利,主考官可以迅速扩充自己的官场势力,而对考生来说,老师也是有利用价值,可以先抱大腿,打入小圈圈。

中了举人之后,便可以参加次年京城的会试资格,开始真正的进京赶考,秀才到省城参加乡试已经够威风了,而举人进京参加会试更是目空一切。

官府会为举人准备路引,类似护照,古人外出百里都需要文件,且国家会提供所需的路费盘缠,依照路程的远近,约现在的9000到20000万不等,并使用公交马车接送进京,简称公车,公车上会插着奉旨参加会试,沿途人马必须回避让道,比现在的警车还拉风。

公车

清末康、梁发起的公车上书,就是指进京应考的举人,联名上书的改革运动。

会试分为3场举行,1场考3天,过程也是非常地折磨人,录取后称为贡士,一个月后便可以打科举的终极BOSS-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1天。

最后所有的考生依照成绩分为一甲、二甲与三甲。

一甲赐进士及第,只有三个人,也就是状元榜眼及探花,都是皇帝钦点的;二甲赐进士出身约100人上下;而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约150人左右。

殿试

这一些人都是进士,因此殿试是没有淘汰机制的,就是一个排位赛。

进士考到后,代表科举BOSS就打过了,仕途之路便正式开始。

一甲与二甲的前段班可以进翰林院,相当于今天的党校,可以说是前途无量,进士的第二个出路是留在京城当官,当一个国防部长、考试院长等中央官员,而最差的则是到地方任职,当县老爷。也就是说考中了进士,最少也可以捞个县长。

那么中举到底有多难呢

明代考举人的乡试,三年一次,全国录取率约1,000人左右,而明代人口约一亿,也就是说每年举人占全国人口的十万分之四。

不过以总人口来看不准,以应考人数计算的话,鲁迅那届的秀才录取率约为8%,明朝应天府的举人录取率达7.26%,而清代的读书人激增,低到只有1.68%。

而贡士也是竞争激烈,以明朝万历五年会试为例,那年共有4,500名举人,也就由各省精英争取301人的进士名额,机率约为6.68%。

因此要从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这样子考上来,是非常的不容易。

我们举一个更简单的例子,曾国藩算是学霸了吧,不过他秀才就考了七次,进士也考了3次,还只是一个三甲同进士;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19岁就中了秀才,但此后反复考了44年,连一个举人都没捞到。

曾国藩

你说科举难不难,当然比清华北大难多了。

在物质条件的限制下,古代读书不是件容易的事,吃都吃不饱怎么读书啊,而今天我们的生活不虞匮乏,每个人几乎都有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依旧许多人考不上心仪的学校。

那么你们认为古代科举和现在高考谁更难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喜欢的动动你的小手点点关注

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6770.html
上一篇中国简史——商朝
下一篇张蕙兰:14岁嫁杨虎城为妾,夫妻20年没有子嗣,却是杨家最大功臣

为您推荐

读书学习

读书学习

作者觉得朋友家的猫在猫界那高低得是个学霸看它盯着书的样子,朋友们猜它是在背唐诗宋词还是在思考宇宙的奥秘呢作者也要向它学习,多读书、多学习,努力创
书房,不止于读书~

书房,不止于读书~

跌宕的意气与喷薄的巧思创意,需要私人空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北京大学研究员研制出国际上最大规模集成光量子芯片

北京大学研究员研制出国际上最大规模集成光量子芯片

​如果我们真的无法通过硅芯片技术超越欧美,那么是否可以借助光芯片实现“弯道超车”呢?近日,有报道称,我国的光芯片技术有重大突破!北京大学王剑威研究员、龚旗煌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经过6年联合攻关,研制了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硅基光子学的图论“光量子计算芯片”——“博雅一号”,发展出了超大规模集成硅基光量子芯片
连载丨非遗传承•联圣钟云舫民间故事(30):钟秀才鼓吹变法

连载丨非遗传承•联圣钟云舫民间故事(30):钟秀才鼓吹变法

非遗传承•联圣钟云舫民间故事(30)钟秀才鼓吹变法收集整理 庞国翔清光绪十六年,钟云舫所撰《足邑教案论》在四川引起强烈反响。他揭露了帝国主义荼毒我百姓的滔天罪行,提出“西人之衅,万不可开;西人之来,万不可止;西人之教,万不可灭”。他支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向学生讲授自然科学知识。他还将儿子送到外国留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