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主题诵读|张春玫:无盐汤【于都】

主题诵读|张春玫:无盐汤【于都】

【总第2843期】

学好党的历史 | 讲好红色故事

作品:无盐汤 | 诵读:张春玫

来源:于都县中医院第三党支部

报送:于都县委组织部

在赣江源头,赣南的北部要塞,有一个被人们称为安宁之都的地方,他就是宁都,就是当年的中央苏区摇篮。

这里山高林密,人民拥护红军,优良的地理位置和人民条件,成为红军诱敌深入的理想地域,这里成了国民党军队的眼中钉、肉中刺,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企图使苏区“无粒米勺水之接济,无蚍蜉蚊蚁之通报”。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面对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的双重压力,苏区居民毫无畏惧,与敌人展开了一场亘古未有的大决战。

宁都人民全力支援红军反“围剿”和扫除封锁,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无私援助红军,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物给物,生死与共,同甘共苦,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严密的经济封锁,苏区物质严重匮乏,由于宁都不产盐,外面的人又进不来,导致食盐告急,看似普普通通的一粒粒食盐,一度成为苏区的战略物资。为了支援红军前线有力气作战,家家户户炒菜不放盐,蒸汤不放盐,硬是从舌尖上省出来的盐全部送到前线,送给伤病员。

从此,无盐汤被传承下来了,家家户户依然有滋有味地喝着无盐汤。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不管是餐馆还是普通老百姓家里,端上餐桌的都是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无盐汤,人们喝的不是汤,而是革命传统。

如今,无盐汤成为宁都一道靓丽的特色佳肴,八十多年过去了,盐—对于宁都,对于苏区,对于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再是稀缺紧俏的东西了,宁都人依旧守着碗里的清淡,犹如他们一如既往的坚守着,像汤一样清澈见底的本色和淡泊低调的脾气,这种本色和品性是从文乡诗国的厚重文化和革命战争的血与火中沉淀而出,历久弥新。

一碗无盐汤,映出历史的由来,映出我们来时的路。这条路,是信仰之路。这份“盐”,给红军以力量;这份“无盐”,则昭示着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患难与共。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来源:赣南日报

编辑:谢忠英 校对:刘敏

值班主任:肖静

编审:李忠生 罗亦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67109.html
上一篇大唐国都曾六次陷落,天子被迫九迁,为什么还能这么长寿?
下一篇刘邦大字不识几个,一生只写了2首诗,却力压乾隆4万首

为您推荐

【红色文化】红军时期部队番号的演变——人民军队番号历史沿革之三

【红色文化】红军时期部队番号的演变——人民军队番号历史沿革之三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红军时期部队番号的演变人民军队番号历史沿革之三王  澎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称谓逐渐统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并沿用至今,部队番号也经历了一个从繁杂到统一的发展过程,具体体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和以华北军区野战部队为代表的五大野战集团番号的演变。征战西北的第一野
陇南两当举行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铜像揭幕仪式

陇南两当举行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铜像揭幕仪式

中国甘肃网11月22日讯(本网记者 程健)11月22日,陇南市两当县举行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铜像揭幕仪式。陈红军烈士的铜像在县人武部营区,高1.6米,主体由黄铜铸造,造型庄严、肃穆,洋溢着崇高、不朽的英雄气质,极富感染力和震撼力。两当县县长武冰表示,陈红军烈士铜像的揭幕,旨在让红色基因的种子生根发芽、代代相
赓续红色血脉 闽东红军独立师研究会福建宁德成立

赓续红色血脉 闽东红军独立师研究会福建宁德成立

活动现场。 吴允杰 摄 中新网宁德9月29日电 (吴允杰)“希望研究会的同志不忘初心,踏踏实实研究闽东独立师,把研究工作推向实际化,有长远安排、有每年的工作安排,真正出些精品。”阮英平烈士之子、原解放军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部长、少将阮朝阳29日在福建宁德如是说。    阮英平烈士之子,原解放军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部
【讲好红色巴中故事59】吴瑞林迎接红军入川

【讲好红色巴中故事59】吴瑞林迎接红军入川

END往期推荐紧急寻人!巴中一地3名密切接触者活动轨迹公布速自查!巴州区公布1名密接者部分活动轨迹!巴中一县区招聘大量见习岗位,详情来源丨巴中日报编辑 | 陈益斌  责编 | 韩梅  审核 | 张容 余小林报料热线 | 501111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04你们点点“分享”,给我充点儿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