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印记·河湖文化说丨急公好义修水利

历史印记·河湖文化说丨急公好义修水利

LAO MIN NAN

节目视频

建陡门、挖水塘、修堤筑陂……兴修各种水利工程,自古以来都是百姓种植作物、发展农业的法宝。翻开《晋江县志 水利志》,开篇记载:“我晋自唐、宋、元、明以逮于今,名宦乡贤之留心水务者,代不乏人。”不管官方还是民间对水利的重视可见一斑。在晋江,水利设施建设尤其可见慈善精神。截至清道光年间, 晋江有记载的水利设施有15个湖、47个塘、84个陂等。

“六里陂,在郡城南关外,自二十七都至三十五都,永靖、和风、永福、永禄、沙塘、聚仁六里,内积山之源流,外隔海之潮汐,纳清泄卤,环数十里,无田不资灌溉。”从《晋江县志》的记载,我们不难看出,六里陂的灌溉范围之大,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对现代人来说,修建一座水利工程,都不能算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古代人来说,其艰辛程度更是难以想象。

古老的庙宇虽然随岁月的更迭消失,美好的故事却被流传下来,吴公急公好义的精神,传承至今。

行走在晋江,在不经意间,你可能会在某块石碑上,发现古老的水利故事,人们通过立碑报答,并告诫后人感怀先人,不忘恩情。一方方碑刻背后无不诉说着一段段无私奉献的过往。

海岸长桥碑刻群明确记录了自宋代到明清、直至民国的八百余年间,民众兴建修缮海岸长桥的过程。无论是乡绅、普通百姓或是海外华侨,他们捐资出力,都以公益为己任。

水利工程的兴修,体现了慈善对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作用,它促进了晋江农业的发展,为海洋商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9年后,政府更是重视水利建设,带领群众艰苦拼搏、团结协作,一批以灌溉为主的渡槽、水库等纷纷落成。留存下来的水利文化遗产,是晋江人乐善好施精神的最佳例证,值得我们世代相传。

编辑| 杜少雄责编| 许水艇

审核| 陈诗章 蔡艳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53750.html
上一篇东吴权臣孙峻,诛杀诸葛恪、私通孙鲁班,却在梦中被诸葛恪吓死
下一篇咸丰皇帝死因揭秘:死于鸦片

为您推荐

晋江将逐步开放“展示账号IP属地”功能

晋江将逐步开放“展示账号IP属地”功能

图片来源:东方IC蓝鲸TMT频道7月28日讯,晋江文学城今日发布公告称,网站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逐步开放“展示账号IP属地”功能。晋江表示,为响应《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的要求,保障平台真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