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手握重兵的蒙恬在被杀前为何不率众谋反?

手握重兵的蒙恬在被杀前为何不率众谋反?

纵观秦末历史,最易引人争论的话题莫过于,当时在北部边境镇守长城、手握30万重兵的蒙恬,在接到秦二世赐死的诏书后,为何不斩杀使者、率军谋反?

要知道,在秦朝统一天下后,大量军队被解散回乡,最有战斗力的,莫过于蒙恬率领的这支大军了。由于要抵御北部匈奴的入侵,蒙恬的军队更是日日甲不离身,战斗力十分凶悍,可以说,如果蒙恬与扶苏合谋,挥师南下,那么秦朝以及后代的历史都将会被改写。

今天,我们暂且抛开历史上无休止的争论,从正史的描述中,来一窥当时的情况。

《史记》记载,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蒙恬自幼天资聪颖,熟读兵书,并在长大后逐渐走上了参军之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也就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那年,蒙恬被封为将军,率军协助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蒙恬被拜为内史,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委书记。

六国一统之后,北部边境的匈奴仍时时骚扰内地,因此,秦始皇命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了河南失地,并修筑了西起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

自此,蒙恬在北部边境驻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匈奴,十余年间北部边境再无战事。秦始皇因此而十分宠信蒙恬。当时,蒙恬的亲弟弟蒙毅在秦国朝中,担任上卿(相当于丞相,与李斯官位相当),时长陪伴在秦始皇左右,蒙恬则作为大将军,统率秦国最为精锐的三十万大军。兄弟二人权势煊赫,一时间无人能及。

然而,由于兄弟二人位居高位、刚正不阿,也因此得罪了秦始皇最为宠信的宦官赵高,也招致了当朝丞相李斯的不满,这为后来兄弟二人的惨祸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冬,秦始皇嬴政东游会稽,在途中患病,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赵高担心扶苏继位,蒙恬得到重用,对自己不利,就与胡亥密谋,封锁了消息,篡夺帝位。

而此时,蒙毅在秦始皇死前被派返回会稽,向山川祈福,以保秦始皇长生不老,因此,胡亥和赵高等人得以密谋矫诏。

得到胡亥许可后,赵高又迫使李斯和他们合谋,伪造秦始皇遗诏,赐公子扶苏、蒙恬自尽。接到诏书后,扶苏当即拔剑自杀,而蒙恬内心疑虑,请求使者返回咸阳申明自己的冤屈。使者知道蒙恬位高权重,且胡亥平素亦与蒙恬交好,因此就返回咸阳,跟胡亥汇报此事。

在胡亥得知使者已经杀死扶苏后,认为自己皇位的威胁已经消除,而蒙恬仍是可以作为国之柱石的大将,便想释放蒙恬。而赵高深恐蒙氏再次被起用之后对己不利,于是在二世面前进言,斩草务必除根,否则将招致大祸。因此,秦二世第二次派了使者前去北疆,将蒙恬赐死。

蒙恬自知命运难免,于是在临终之时对使者说:“我统领三十万大军,率军反叛易如反掌。但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秦始皇对我及我们家族的恩情。使者也闻之流泪,蒙恬随即自杀。

因此,一代名将蒙恬,并不是没有实力率众谋反,而是深明大义、恪守忠信,甘愿自杀而死,也不愿违反皇帝命令,落一个不忠不孝的名号。如今回顾起来,真是令人不胜唏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49266.html
上一篇商鞅一生3大壮举,其中一项领先世界1400年,我们至今仍在受惠
下一篇唐朝西域驻军2万,比宋朝西北驻军几十万都管用,凭借的是什么?

为您推荐

李斯是千古名相,政治手腕极高,为何却会最终输给赵高?

李斯是千古名相,政治手腕极高,为何却会最终输给赵高?

李斯之所以会输给赵高,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的话,一是因为秦法不允许他有太大的权力,二是因为赵高代表的其实是胡亥,真正要杀李斯的也是胡亥。第三,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李斯失去了人心,失去了他身后整个秦朝官员系统的支持。这一点,其实才是最致命的。想要说清楚李斯败给赵高这件事,我们还得从秦始皇没死那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