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辽国灭亡后,契丹人去了哪里?就在这些姓氏中!

辽国灭亡后,契丹人去了哪里?就在这些姓氏中!

文案|艺述史 主播|雅鑫

艺述史官方原创

辽国灭亡后,150万契丹人仿佛人间蒸发,他们去了哪里?2004年,专家通过DNA找到了契丹的后代,他们就藏在这些姓氏当中!

契丹族的起源就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史书上对契丹族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来自鲜卑族的别部,另一种是匈奴和鲜卑人在游牧的过程中结合的产物。

在先后接受过唐朝、突厥以及回纥族的统治后,公元904年,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的可汗。上位之后,他就将可汗的选举制改为了世袭制,并且凭借自己的机智成功地粉碎了内部的叛乱。

“盐池之变”后,耶律阿保机杀死了其余七位部落首领,并于916年称帝,建立辽国,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公元936年,辽太宗亲率五万骑兵协同石敬瑭消灭后唐,而辽国也因为此役得兵家要地燕云十六州,势力进一步扩大。

公元979年,北宋赵光义统一江南后,因为忌惮这个在北方一直盘踞的辽国,便出兵攻打,与辽军大战于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但却以宋军兵败而告终。此后,辽国一直侵扰宋国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虽然宋朝在杨家将的带领下进行抵抗,但是由于辽国骑兵速度极快,打完就跑,所以宋国边防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而且自从赵光义北伐失败之后,宋朝对辽国的态度变成了畏惧,燕云十六州久攻不下,而宋朝又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所以宋朝从战略进攻变成了被动防守。

反观辽国,萧太后执掌内政以后,兴修水利,注重农桑,整顿官吏,训练军队,不久之后,辽国便兵强马壮,这也为接下来的战争做好了准备。

公元1004年,萧太后和辽圣宗亲率大军深入宋国境内,并俘虏宋将王继忠。而宋军在澶州前线用伏弩射杀了统军萧挞凛。辽军恐腹背受敌,于是经王继忠与宋朝谈和。宋真宗本来就不想打仗,一听到议和,十分“高兴”地签署了十分不平等条约——“澶渊之盟”。宋朝每年赠予辽国银币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并且互不侵扰。此时的辽国达到了鼎盛时期。

好景不长,1031年,随着萧太后和辽圣宗的相继离世,辽兴宗即位,而这位实在不擅长政治和治理国家,他在位期间,奸臣当道,百姓困苦,辽国也开始迈向衰落。在此前备受辽国欺压的北方游牧民族女真族也在悄悄地发展自己的力量。

女真族本来也想和辽国谈和通好,但辽国派往女真的使臣过于嚣张跋扈,不仅对女真族人恶语相向,而且还霸占民女。女真族这下想通了,即使议和也会被欺负,不如反了。

公元1101年,天祚帝即位。这位“狗头皇帝”比他的前任更加昏庸,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从来不过问政治。公元1115年,传奇将领完颜阿骨打带领女真起兵攻打辽国。天祚帝并没有把这个仅有两万兵力的小民族放在眼里。

但随着辽国国土上的一座又一座城市沦陷,天祚帝坐不住,亲率七十万大军前往攻打完颜阿骨打,但是,随着不断攻陷城池,完颜阿骨打的势力也大大增强,天祚帝竟然一连吃了好几个败仗。祸不单行的是,大臣耶律章奴趁着上京空虚,便就此篡位称帝。天祚帝一听,觉得还是“守家”重要,便又浩浩荡荡的班师回朝。这一来一去,加上接连的败仗,让辽军的元气大伤。

随着女真族的崛起,不仅建立了金朝,并于1125年灭掉了气数已尽的辽国。据史书记载,辽国灭亡后,女真族因对契丹人恨之入骨,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种族屠杀。一百五十万契丹人被屠戮到所剩无几。幸存下来的人一部分西迁到新疆和中亚一带,后经战乱流落到西亚的伊斯兰教中。而另一部分留守草原故地的契丹人成为了女真族的奴隶,备受欺辱,虽中途也有过几次叛乱,但最终被镇压。

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开展民族识别工作,在东三省交界一带,发现了契丹人的后裔达斡族,但因历经千年的洗礼,很多契丹的原传统已经不复踪影。

2004年,专家通过DNA比对系统,确定了云南部分阿、莽、蒋姓人士是契丹族的后裔。

在北方大草原生活的契丹人竟然生活在云南也是让人颇为奇怪。原来,在忽必烈的麾下有一支骁勇善战的骑兵部队,而这支部队正是契丹骑兵。随着忽必烈渡江攻取南部,契丹骑兵也收到了征讨大理、缅甸等国的命令。

战事结束后,这支骑兵得到了官职的封赏,于是在云南定居下来,在异乡土地一直生活至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43762.html
上一篇德国医生向中国求助,中国立刻回应,只因他祖父救了25万中国人
下一篇弘扬抗战精神 永葆军人本色【组图】

为您推荐

人间四月,烟雨江南

人间四月,烟雨江南

自古以来,江南地区便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挥毫泼墨。人间四月,烟雨江南,更是别有一番韵味。
烟花三月下江南,古镇韵味正当时

烟花三月下江南,古镇韵味正当时

烟花三月,春风拂面,正是下江南的好时节!江南的古镇,在这个季节里如同绽放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芬芳。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古镇,感受那独特的韵味和历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