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安史之乱(上)

安史之乱(上)

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肃宗时期,一场边镇将领发起的反叛战争,延续近八年,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对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因为叛乱发起者以安禄山、史思明为主,故称之为安史之乱。

社会背景

安史之乱的爆发不是偶然,而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经济上,开元年间虽称盛世,但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均田制被破坏,百姓多迁徙流亡。反观统治集团则日益腐化,杨贵妃姐妹几人每年光是脂粉钱就达上百万。统治阶级和底层百姓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政治上,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宰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排斥异己,培植党羽。继他之后的杨国忠,更是妒贤忌能,骄纵跋扈。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特别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中央和地方军阀之间的矛盾,则是促成安史之乱最重要的因素。由于均田制和府兵制的名存实亡,唐玄宗不得不实行募兵制。这些职业军人更易受地方军阀的收买笼络。加之开元以后,唐朝在边疆地区设立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兼管辖区内军事、行政、财政大权,逐渐形成了节度使雄踞一方,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宝元年,边军总兵力达到四十九万人,而长安附近驻军不足八万。

安、史其人

安禄山原名轧荦山,营州柳城人。父亲是西域康国人,早逝。其母阿史德氏为突厥巫师,后改嫁突厥将领安延偃,安禄山从此改为安姓。开元初年,逃离突厥的安禄山,凭借精通六种少数民族语言,在幽州当了一名互市牙郎(买卖中间人)。开元二十年,安禄山偷羊被抓,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准备将其乱棍打死。他高声喊道:“大夫难道不想消灭契丹和奚吗?为什么要杀壮士!”张守珪见他魁梧肥壮,言语豪迈,就将他收在麾下。

安禄山从军后骁勇善战,屡建功勋,又以厚礼结交权贵及往来官员,故人多誉之忠勇,赢得了唐玄宗的好感。担任平卢节度使后,安禄山认杨贵妃为义母,进宫朝见玄宗都先拜贵妃,玄宗责问他原因,安禄山回答说:“臣是胡人,胡人先拜母、后拜父。”唐玄宗听了非常高兴,认为他“憨直忠厚”,更加宠信。凭借长袖善舞的政治手段和“忠勇憨直”的精湛演技,安禄山一路平步青云,身兼平卢、范阳(幽州)、河东三镇节度使,统辖兵力十八万。后又受封东平郡王,镇抚东北地区。

史思明原名崒干,突厥族人,其貌不扬,急躁诡狡。他和安禄山是同乡,又是同年出生,自少时便是伙伴。开元二十四年,史思明因无力偿还官府债款逃亡,路上被奚人发现。史思明诈称是唐朝使者,骗奚王派帐下大将琐高率三百人一起去“朝拜天子“。史思明暗中联络平卢驻军,称奚人想偷袭平卢。结果奚人尽数被坑杀,史思明因功被表为果毅都尉,与安禄山同为捉生将,多有功绩。天宝元年,史思明官至将军、知平卢军事,多次击败契丹、奚族军队。入朝觐见时,唐玄宗对他的军事才能大为赏识,提拔为大将军、平卢兵马使,又赐名“思明”。

范阳起兵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公元755年),安禄山完成准备,借口奉密诏讨伐杨国忠,在范阳(今北京)起兵,正规军连同奚、契丹、室韦、突厥等胡族将士共计十五万。当时天下承平日久,兵民皆不习战,河北各地望风披靡。唐玄宗急派入朝觐见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赶赴洛阳迎战。任命荣王李琬为讨贼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随后东征。由于精锐的西北边军来不及赶到,高仙芝、封常清只能分头在长安、洛阳募兵,得新军十七万,都是未经训练的市井子弟。叛军一路攻入洛阳,封常清败逃后汇合高仙芝,二人放弃陕州,退守潼关,以待援军。叛军攻潼关不克,随即退兵。

唐军监军宦官边令诚与高仙芝在安西时就是搭档,素来不和。退到潼关后,他奏报高仙芝、封常清畏敌、失地及克扣士兵粮饷之罪。唐玄宗命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高仙芝、封常清。边令诚到潼关后先将封常清斩首,又要杀回营的高仙芝。高仙芝下马说:“我退兵是有罪,但说我克扣粮饷,是诬陷。”他对边令诚说:“上有天、下有地,三军都在此,你难道不知道?”高仙芝又回头对部下说:“我招募你们,是想打败叛军,但叛军力量正强,所以撤退到这,也是为了加强潼关的防守。我如果克扣粮饷,你们可以说,如果没罪,你们就喊冤枉。”全军高呼冤枉,喊声动地,但高仙芝仍被处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41837.html
上一篇宋朝女子也懂生意经
下一篇毛岸英牺牲12年后,妻子改嫁生4子,为长子取名杨小英纪念前夫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