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红军和八路军用过的火药袋

红军和八路军用过的火药袋

作者:周世久

在陕西省子洲县马蹄沟镇红色收藏家徐海航同志的博物馆里,陈列好几个红军、八路军使用过的火药袋。这些火药袋主要两种类型的:一种是牛皮制作的袋子;另一种是用牛角制作的。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其用途是装火药和装铁钞子。当时红军和八路军,枪支弹药极度贫乏,常常用火药枪,俗称为“土枪”。装上火药和铁钞点燃而发射,杀伤力较大。

在上一世纪三十年代,刘志丹、谢子长、高岗领导的陕北红军和横山游击队,请一些能功巧匠精心制作各种各样的火药袋;1942年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重视和关怀下,建立了延新皮革厂,是陕甘宁边区建立的第一个皮革厂。徐海航说,他博物馆里的一个牛皮火药袋,于2015年,在英国一家大网站上发表,这个皮革火药袋上面,写着“陕甘宁边区”五个黄色大字,鲜艳夺目,引起了全球友人的关注,使中国的革命文物传遍全世界。

1935年冬,刘志丹率领红军部队攻打横山后退回石窑沟,当地游击队得到情报说,国民党499团团长左谢忠的太太去蒲城后将返回周家硷,刘志丹定决在(今子洲县马蹄沟镇)三眼泉一带伏击敌人。第二天一早,刘志丹率部在三眼泉小河西庙梁台上隐蔽,同时还有当地游击队员数十人,带着大刀和土枪,腰间配带“火药袋,也配合主力参加战斗。等到上午11点许,发现国民党的一个连从周家硷出发来抢老百姓的粮食,等敌军进入包围圈后,刘志丹一声令下,顿时枪声大作,敌军惊慌失措,先稍作抵抗后,发现是红军主力,便夺路而逃,上了双庙湾寨子。这次战斗击毙敌军4人,击伤敌军12人,连长杨德成也负伤逃跑了。

这次三眼泉战斗的胜利,有力地打击了国军的器张气焰,保护了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贏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

这真是:火药袋,虽然小,打击敌人立功劳。革命文物保护好,教育后人向前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41431.html
上一篇慈禧逃跑后,日本人用照相机记录,最真实的紫禁城样貌
下一篇三国:真正的单挑王不是吕布,此人单挑十位猛将不曾一败

为您推荐

八路军旅级干部,私自出走投奔石友三,命运坎坷当了理发匠

八路军旅级干部,私自出走投奔石友三,命运坎坷当了理发匠

作者:武陟东旭1939年初的一天,八路军129师副师长徐向前早上起来,看见外面的窗台上有一封信。他打开一看,脸色大变。徐向前信是129师青年抗日游击纵队司令段海洲写来的,那是一张请假信。徐向前看后,不由得长叹一声,他知道已经覆水难收,段海洲要离队出走,不会再回头了。1909年,段海洲出生在河北安平一个小康人家,从
【红色文化】红军时期部队番号的演变——人民军队番号历史沿革之三

【红色文化】红军时期部队番号的演变——人民军队番号历史沿革之三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红军时期部队番号的演变人民军队番号历史沿革之三王  澎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称谓逐渐统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并沿用至今,部队番号也经历了一个从繁杂到统一的发展过程,具体体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和以华北军区野战部队为代表的五大野战集团番号的演变。征战西北的第一野
陇南两当举行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铜像揭幕仪式

陇南两当举行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铜像揭幕仪式

中国甘肃网11月22日讯(本网记者 程健)11月22日,陇南市两当县举行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铜像揭幕仪式。陈红军烈士的铜像在县人武部营区,高1.6米,主体由黄铜铸造,造型庄严、肃穆,洋溢着崇高、不朽的英雄气质,极富感染力和震撼力。两当县县长武冰表示,陈红军烈士铜像的揭幕,旨在让红色基因的种子生根发芽、代代相
赓续红色血脉 闽东红军独立师研究会福建宁德成立

赓续红色血脉 闽东红军独立师研究会福建宁德成立

活动现场。 吴允杰 摄 中新网宁德9月29日电 (吴允杰)“希望研究会的同志不忘初心,踏踏实实研究闽东独立师,把研究工作推向实际化,有长远安排、有每年的工作安排,真正出些精品。”阮英平烈士之子、原解放军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部长、少将阮朝阳29日在福建宁德如是说。    阮英平烈士之子,原解放军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部
【讲好红色巴中故事59】吴瑞林迎接红军入川

【讲好红色巴中故事59】吴瑞林迎接红军入川

END往期推荐紧急寻人!巴中一地3名密切接触者活动轨迹公布速自查!巴州区公布1名密接者部分活动轨迹!巴中一县区招聘大量见习岗位,详情来源丨巴中日报编辑 | 陈益斌  责编 | 韩梅  审核 | 张容 余小林报料热线 | 501111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04你们点点“分享”,给我充点儿电
八路军留守兵团,兵力装备堪比主力师,为何授衔仅1名大将?

八路军留守兵团,兵力装备堪比主力师,为何授衔仅1名大将?

作者:相忘于江湖全面抗战爆发后,陕北红军改编为一个路军和3个主力师。为了保卫陕甘宁边区,又在这3个师抽调部队组建了一个留守兵团。可不要小看这个留守兵团,1937年8月25日成立时,留守兵团的兵力和装备都和三大主力师的120师和129师不相上下。全面抗战爆发后,陕北红军有7.5万人完全可以编为4个军。这7.5万人包括朱毛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