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潮汕口语中的“阿奴”

潮汕口语中的“阿奴”

“奴”字,估计很多人都不喜欢,因为这个字代表着奴役,比如封建社会的用词“奴才”,到了现代还演绎出一个新词:房奴。沦为房奴,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感慨,很多人对“奴”字退避三舍。不过,在潮汕口语之中,“奴”,却是一个非常亲切的字眼,他是长辈对孩子慈祥、疼爱的称呼。比如,“阿奴去学校了。”“恁奴还未返来啊?”

潮籍雕塑家唐大禧先生在接受外地作家沈平的采访中这样自述:“我小时候由祖母带大,常记住祖母的一句箴言:”奴啊,你十指皆螺,天生聪明,但要勤劳,将来才能成器。‘“这句话作为潮汕人,我读来觉得亲切。因为自小的时候,家里的长辈也是以”阿奴“对我进行称呼。

“奴”字,从女从又,原意是靠双手为奴隶主提供服务的女奴,后来演变成为不分性别的奴隶。作为奴隶,地位卑微,成为弱势势力的代名词,“奴家”一次,在男权社会之中,成了女人谦卑的自称。“阿奴”则是长辈对子孙辈的称呼。“阿奴”、“奴啊”,这个称呼用潮汕方言叫出来,特别是在年纪大一点的长辈口中交出,充满关爱,充满了慈爱,叫人内心温暖。

“奴”字其实还不是潮汕地区的“土特产”,潮汕方言之中,蕴含着很多古汉语成分,奴字就是一证。在传统古典书籍之中经常出现,奴字就经常出现,而且与奴役奴才等意无关。特别是在《世说新语》之中更是屡见不鲜:“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这则故事之中,讲的是,谢奕在剡县当县令的时候,当地有个老人犯法,谢奕用酒去罚他。老人饮得大醉,但是谢奕还不许停饮。当时太傅(谢安)才七八岁,看到这个情景,对兄长说,老人可怜,怎么可以这么做呢?谢奕听了弟弟的话立刻庄重起来说:”弟弟,你想放他走吗?“于是就释放了老人。这则小故事中,”阿奴“是兄长对弟弟的昵称。可见,”阿奴“除了长辈对晚辈孩子的称呼,也体现在平辈兄弟之中兄对弟的关爱昵称。

魏晋时期,奴字是非常流行的,这个词还经常被人用来作为乳名或者小名。比如,美男子潘安,他的小名就叫檀奴,后世用檀郎来代表如意郎君。南朝陈后主的小名叫做黄奴,书法家王献之的小名叫官奴——这个名字如果放在后世,估计没人会用,因为后世罪臣家属,一般都有两个去处,男的充作官奴,女的卖妓坊。官奴与妓坊,都是社会地位低的去处。

最后再讲一个刘寄奴的故事。刘寄奴是一种青草药的名字,传说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有个小孩叫做刘寄奴,在割草的时候,遇见一条大蛇,他用箭将大蛇射伤。第二天,刘寄奴来到原地,看见一个青衣童子在捣弄一种青草,刘寄奴觉得奇怪,青衣童子自称自家大王被刘寄奴所伤,要用这种青草来疗伤。刘寄奴一听,明白所谓的大王就是蛇精,他叫道,我就是刘寄奴。青衣童子一听,慌忙逃去。刘寄奴将该种青草带回,发现这种青草用来疗伤功效奇特。他后来带兵打仗,但凡有将士受伤,都用这种青草疗伤。后来人们将这种青草叫做刘寄奴。刘寄奴后来打下了江山,他就是南朝的宋武帝刘裕。刘寄奴就是刘裕的小名

作者: 黄剑丰

来源: 揭阳日报(2016.10.19)

本篇文章来源于网络

由本公众号汇总收集整理

我们尊重原创,

版权属于原作者,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我们只是资源搬运工,部分文章如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处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34897.html
上一篇《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什么会违背雍正的意愿,坚持处死年羹尧
下一篇永乐大帝的逆袭人生

为您推荐

奴才做了看门狗。

奴才做了看门狗。

估计鲁迅先生没见过奴才变身看门狗之后的表现吧。但是突然有机会换了一个主人,还给了他看门的活,让他觉得自己成才了,趾高气扬、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