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新编《史记》列传:伯夷、叔齐传

新编《史记》列传:伯夷、叔齐传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孔子说,伯夷、叔齐哥俩不会记仇,所以他们心中也没有什么怨恨。他俩追求自己心中的信仰,又有什么好怨恨的?

伯夷、叔齐,俩人都是孤竹君的儿子。

孤竹君立叔齐继任自己的君位,等他离世的时候,叔齐要将君位让给哥哥伯夷。

伯夷说:“让你继位是父亲的遗命。”他拒绝叔齐的让位,逃出孤竹国。

叔齐也不肯继位,跟着伯夷逃走了,孤竹国的人只能另立他君。

伯夷、叔齐俩人听说,当时还是西伯的姬昌,在周国对老年人很善待,俩人就搬到了周国居住。

俩人到后没多久,姬昌就离世了,姬昌就是周文王,他的儿子周武王继位。

周武王刚继位,就举兵东征商纣王。

伯夷、叔齐知道后,跑到周武王的马前,拉住马缰,劝谏说:“你父亲姬昌刚死没多久,你就要举兵征战,能算孝顺吗?你是商纣王的臣子,想要杀君王,能算仁义吗?”

周武王的随从一听,这是两个缺心眼的,说话、做事一根筋,就想杀掉二人,姜太公赶忙阻止:“他俩是有忠义的人,不能杀。”只是让人将俩人架走。

等周武王平定商纣王,天下诸侯都归顺周室,而伯夷、叔齐将这看成耻辱,俩人还立誓“义不食周粟”,就是不吃周王朝的俸禄和粮食。

俩人隐居于首阳山中,采食野菜为生。

等两人快饿死的时候,还苦中作乐,歌唱:“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最后哥俩饿死在首阳山中。

太史公司马迁为此感慨,认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难道伯夷、叔齐这样的人不能算善人吗?为何他们最终会饿死?

还有孔夫子有七十多位贤徒,他却独独最为欣赏颜回,但颜回为何又贫穷还早逝?

天道如果能报答善人,怎么会这样?

而春秋第一大盗盗跖喜欢杀害无辜,暴虐百姓,聚集数千匪徒横行天下,却活到善终,是何天道?

司马迁接着感慨自己当时的时代,官员操行不轨,贪污腐败,却终生逸乐,后代子孙还又富又贵。

司马迁表示很疑惑,这个所谓“天道”,有还是没有?

在他迷惑的时候,他翻开了《论语》,表示看到孔夫子的话,总算打开了自己的心结。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可以选择善,也可以选择恶,无法苟同,人心自我决定。

子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如果富贵可以正当获得,当一个马夫又如何?如果不是正当所来,我就追求我自己的良心选择就行。

最后,还是以司马迁自己的话总结:天道平分,与善徒云。贤而饿死,盗且聚群。吉凶倚伏,报施纠纷。子罕言命,得自前闻。嗟彼素士,不附青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3303.html
上一篇圣马力诺共和国有多少军队呢?
下一篇今日,不能忘却……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