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48年陈布雷自杀,脚底粘满书信,蒋介石破口大骂:他就是个小媳妇

48年陈布雷自杀,脚底粘满书信,蒋介石破口大骂:他就是个小媳妇

1948年11月13日,一会儿是蒋介石的“文胆”,一会儿又被誉为蒋介石“总裁的智囊”的陈布雷于当天上午10时,被副官陶永标与秘书蒋君章意外发现,死于家中。

作为一代文人,不得不说,陈布雷的死状,多少有些凄凉,只见他大张着嘴,脸色惨白,身体僵直,脚底还粘满不成文的书信,屋内更是乱作一团,让人无处下脚。

在现场,陶永标和蒋君章还发现了一封放在他枕边的书信,一支钢笔和两个“巴比妥”安眠药瓶子。从散落在床上的几颗药来看,陈布雷无疑是吞下大量的安眠药自杀了。

那么,这位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的文胆智囊,究竟因何自杀,一时间成为了谜题。

据遗书披露,陈布雷身前便了了身后事,他在遗书中这样写道:“如何发表消息,我意不如直说,XX从八月以后,患神经极度衰弱症,白天亦常服安眠药,卒因服药过量,不救而逝。”

理由看似充分,但陈布雷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因为他是蒋介石的幕僚长,如果就这样喝药死了,岂不是让蒋介石,颜面无存?

于是,在11月14日,国民党《中央日报》斟酌再三对外公布:陈布雷氏于昨日上午8时,以心脏病突发逝世……

这就说得通了,老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突然”二字,应情应景,也正好说到了蒋介石的心坎里了。

二种说法,显然第二种站不住脚,那么,蒋介石因何会着重从“突然”二字上大做文章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尽管事后蒋介石高度评价陈布雷为“当代完人”,但转身就在日记中破口大骂:不过就是个嫁了人的小媳妇儿!这是为什么呢?

一切就要从头说起了。

一、快意人生的辉煌阶段。

陈布雷追随蒋介石,长达二十一年,1927年到1934年算是陈布雷快意人生的辉煌阶段。

陈布雷(1890年11月15日-1948年11月13日),本名陈训恩,字彦及,号畏垒,笔名布雷,浙江慈溪人。由于才华出众,刚刚20岁出头的他,就在上海报界混出了一些名声,其间,他撰写了大量拥护辛亥革命的时评,反对封建帝制,宣扬共和精神,影响很大。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先生代表临时政府用英文发布了《对外宣言》,年轻的陈布雷心领意会,立即就翻译成了中文,并第一个发表在《天铎报》上。几年后,陈布雷转到《商报》做编辑主任,不遗余力地揭露北洋军阀的腐败统治。

陈布雷文采斐然,直击时事要害,很多主张与我党高度一致,因此,一些文章就被中共中央主办的《向导》周刊转载,著名报人邹韬奋也写文章推崇他,说:“陈布雷先生不但有正义感,而且还有革命性。当时人民痛恨军阀,倾心北伐,他的文章往往以锐利的笔锋,公正的态度,尽人民喉舌的职责。”

此时的陈布雷,如果没有遇到蒋介石,他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学者,更大的可能会成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他的一生必将是另一番面目,可惜,天不遂人愿,他却偏偏走上了跟蒋的道路。

1927年2月初,正值阴历的除夕夜,陈布雷与潘公展到了南昌。第二天,两人一同去见了蒋介石。陈布雷开门见山,一上来便很恭敬地说:“蒋总司令领导北伐,劳苦功高。日前蒙赠玉照,真是三生有幸,深为惶恐。”

首次相见,蒋介石对陈布雷确实也很尊敬,礼貌地回复道:“陈君以后不必称呼我为总司令,随便些就好了。毕竟总司令是军队的职务,你陈布雷也不是军人。”

蒋介石礼贤下士,给陈布雷留下一个十分不错的印象,这让他产生了一个致命的错觉,就此,一支为天下说话的笔,就变成了专人的一支笔。

打那以后,每隔几天,蒋介石必召陈布雷谈话。

北伐军势如破竹,一路北进,蒋介石却因此有了烦恼。

有一天,蒋介石在房间内踱来踱去,十分烦躁,张静江见状问道:“介石,你有什么心事?”

“想发表一篇文章。”

“什么文章?”

“《告黄埔同学书》。”

蒋介石一边走一边说:“北伐进展甚速,我黄埔学生战功卓著,但派系分歧,潜伏隐患,这篇文章要动之以情,要有文采……”

“为何不让布雷一试?”

“好,好!”蒋介石高兴之余,一连道出了两个好。

在蒋介石的办公室里,陈布雷研墨铺纸,挥笔而就,蒋介石看后,连连称赞。

陈布雷的文章虽然写得好,但这个人喜欢自由,对于做官,并不感兴趣,因此,在他辉煌的第一阶段内,他的身份相当于兼职,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那段时间里,蒋介石只要有重要的事情,就会把陈布雷叫来,所以,在当时盛传这样的一句话:布雷动,政局动!

二、看似人生巅峰的第二阶段

文人喜欢洒脱,不愿意受世俗羁绊,但为五斗米折腰的主儿,还是大有人在。在任何时候,文人站错了队要命,不站队,就更要命,蒋介石之所以能从一个校长,混得风生水起,是因为他深谙权势之术。

而对待文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高官厚禄,以权制权。

在蒋介石的再三劝说下,1929年8月至1934年4月,陈布雷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1930年赴南京任国民党教育部次长。1934年5月任国民党军委会南昌行营设计委员会主任。1936年至1945年,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副秘书长、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主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民党中央委员。

陈布雷的官一年比一年大,但他的好日子却到头了,靠着那支可以比得上千军万马的笔,在无形的战场上奔驰着,当然,这是蒋介石喜于乐见的。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张学良与杨虎城将军以“兵谏”的方式,迫使蒋介石抗日。

陈布雷迎来了他人生巅峰中的第一个“心口不一”。

众所周知,在这次事件中,蒋介石丢尽了面子。

于是,为了找补回来,蒋介石前脚落地南京,后脚就到了上海治疗,并传消息给陈布雷:“你到上海贾尔业爱路住宅来看我吧!我还有一些东西叫你写一写。”

西安事变中,蒋介石跳窗而出,因此腰部受了伤,在病床上,他愤怒地说:“布雷先生,你给我撰写一篇《西安半月记》,把事变经过写清楚,要使世人知道张、杨的狼子野心,犯上篡权;还要使世人了解我如何度过事变的,是我对张、杨喻以大义,他们终于悔过输诚了;还要讲明如何在上帝的庇护下,化险为夷的。我每天念《圣经》,《圣经》上也写着,上帝将派一位女人来救我。果不其然,夫人冒险飞来西安……

陈布雷瞬间陷入了万难,一来自己没有去过西安,事情的经过,他不知道该如何写,二来,张、杨二人,是为了民族大义而“兵谏”,绝非蒋介石所言的“犯上作乱”。

“这没有关系的,你就照我说的写好了。”蒋介石仿佛看穿了陈布雷的顾虑。

陈布雷勉为其难,只得开始动笔,但写了不久,他就感到万分痛苦,实在是写不下去了。

一方面,为了写好《西安半月记》,蒋介石带着陈布雷住到了溪口,形影不离,但看望、请示、汇报蒋介石的人络绎不绝,门庭若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另一方面,按照蒋介石的意思,曲意逢迎照顾总裁的“形象”,委实编不下去了。

这一天蒋介石把陈布雷叫去坟庄,问:“布雷先生,你写得怎样了?”

“这,这……蒋先生,溪口近来人太多,太热闹,我心静不下来。”

既然心静不下来,那就换个环境,为了能让陈布雷尽快完稿,蒋介石在杭州的西湖边上,为他开了一间房,并让夫人王允默照顾他的生活。

不难想象,一部靠猜想,考编的书,任由谁也写不出来。

来到杭州后,陈布雷日子并不好过,内心的煎熬,使他一次又一次将写好的内容,揉成一团。他不时地站起来,来回踱步,脚步落在地上的声音,异常的大。

夫人王允默劝他慢慢地写,这时温文尔雅的陈布雷,一反常态,猛地戳断了一枝笔头对夫人大喊:“你不懂,你不懂,叫我全部编造,怎么写得出?”

即使这样,陈布雷还是在蒋介石意志的逼迫下,写出了歪曲历史的《西安半月记》。

“我如嫁人的女子,难违夫子。”诸如此类令人苦恼的话语,在陈布雷150万字的亲笔日记中,随处可见。

不仅如此,有很多次,陈布雷为蒋介石撰写文稿,却被蒋介石删改得面目全非。原本清清爽爽的一份文稿,弄成像东一堆、西一块的水果拼盘,遵照蒋介石的意志,陈布雷只得接二连三的修改,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用陈布雷的笔表达他想说的,正如嫁人的女子,夫唱妇随,这正是蒋介石所要的。

当然,作为“总裁喉舌”,陈布雷在抗战期间,还是留下了很多令人拍案叫绝的经典文章。

1937年7月,蒋介石在庐山宣布抗战时曾有过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讲,其中一句尤令国人振奋: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这句在当时喊得最响亮的口号,出自陈布雷的笔下。

再比如,1944年,他又为蒋介石写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这样响亮的政治口号。

三、被蒋“逼”死

蒋介石一而再再而三地违背自己的革命初心,这是陈布雷所不能接受的。

1948年11月11日,辽沈战役结束后,淮海战役刚刚拉开帷幕,蒋介石召集中央委员、立法委员、监察委员开联席会议。

在会上,蒋介石咬牙切齿地说:“……抗战要八年,‘剿匪’也要八年。”

陈布雷自感这句话的后半部分不合适,就在整理会议记录时删掉了。

蒋介石得知后,怒不可歇:“你现在怎么啦,脑力是不是太疲劳了,一点也不能用啦?你就照我讲的写,不准略去。这是表示我破釜沉舟之决心,有敌无我,有我无敌,抗战八年终于胜利,剿匪八年也必获胜利。”

照着写,不能略去,陈布雷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他感到文人的尊严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陈布雷颓丧至极,呆呆地退出了会场。

11月12日,陈布雷在理过发之后,回到到陈公馆,对副官陶永标说:“我要休息了,不再接电话,也不见宾客。”转身上了楼。

楼梯上到一半的时候,陈布雷突然停了下来,留下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句话:“一定不要让人来打扰我,让我安静些!”

11月13日上午9时,国民党中央党部有电话挂来,催促陈布雷去开会,然而陈布雷还没醒,秘书只能帮他告假。

到了上午10点,楼上丝毫还是不见动静,这时候蒋君章与陶永标这才开始疑心起来。

蒋君章先上去敲门,然而屋内却是死一样的寂静。

陶永标赶紧从气窗往里看,却恰恰被帐子挡住,无法看清。

事态紧急,两人也顾不得其他,陶永标赶紧探身进去打开反锁,然后两人夺门而入。

然而,屋内的景像却把两人吓得目瞪口呆,只见满地书信无处下脚,陈布雷大张着嘴,脸色惨白,身体僵直,早已断了气。

陈布雷自杀的消息传出后,蒋介石久久不能释怀,他曾多次伤感地说:“失去布雷先生,使我如断一臂。”

其实,在蒋介石看来,陈布雷还算不上是他的左膀右臂,充其量是一张会说话的嘴,胳膊断了一条,还有另一条,嘴闭上了,也就穷途末路了,又怎能不让他伤感呢?

陈布雷死后,关于他自杀的原因有多种解释,最终,官方结合他的遗愿,用“感激轻生,以死报国”八个大字对外公布了死因。

1948年11月15日,陈布雷58岁生日当天,国民党为陈布雷举行大殓仪式。

仪式上,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表情肃穆,默哀一分钟后,转身离去。

纵观陈布雷的一生,他舍生弃世,可以说是他几十年,在跟蒋的道路上,心力耗尽的必然结果。作为矛盾的人物,陈布雷热爱报业、想当记者,却身不由己做了高官,不能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恐怕才是他真正的死因。

用陈布雷的话来说:“余今日之言论思想,不能自作主张。躯壳和灵魂,已渐为他人一体。人生皆有本能,孰能甘于此哉!

而作为蒋介石意志的执行人员,他的死,毫不夸张地说,一定程度上,是被蒋介石所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32373.html
上一篇《紫川》流风霜所向披靡,紫川秀临危受命
下一篇老照片:70年代的伊朗女学生,民国时期在哈尔滨街头乞讨的欧洲人

为您推荐

国民党炮台群就在江阴要塞

国民党炮台群就在江阴要塞

江阴滨江要塞旅游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山前路,地处江阴市区东郊,因境处江阴黄山炮台军事要塞之地而得名,北滨长江,枕山负水。
第一次北伐失败的原因是用人不当,还是马谡抗命?如何做才能成功

第一次北伐失败的原因是用人不当,还是马谡抗命?如何做才能成功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他用的是声东击西、围点打援的战略,诸葛亮派赵云与邓芝为疑兵,出箕谷,与曹魏大将军曹真对峙,自己则亲率蜀军主力出祁山,攻打陇右五郡,同时派出马谡镇守街亭,以阻止曹魏援军进入陇右。第一次北伐的关键点就在街亭,赵云与邓芝拖住了曹魏关中主力,而诸葛亮所率领的蜀军主力则没有敌手,
黄维唯一一次违抗蒋介石命令,空军副司令飞往制止,黄维心意已决

黄维唯一一次违抗蒋介石命令,空军副司令飞往制止,黄维心意已决

1948年12月,正在解放军发起猛攻的时候,蒋介石给黄维和他手下各军长们写了亲笔信,签署了给十二兵团全体官兵的“嘉奖令”,连同早已准备好的毒气弹说明书空投到他的阵地上。然而,黄维兵团的官兵却把蒋介石的“嘉奖令”看成是“催命符”,一见这道“催命符”就知道快完了。仔细琢磨,却不无道理,蒋介石一到部队危急的时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