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曾权倾朝野不可一世,缘何堕落到靠私铸小钱聊以慰藉?

曾权倾朝野不可一世,缘何堕落到靠私铸小钱聊以慰藉?

文│汪锡鹏

四十年前,陕西咸阳的一座空心砖墓中出土了一枚面文为“文信”的古钱币,这是文信钱第一次与世人见面。面对这张陌生的面孔,这是什么时代的货币和哪个国家的货币,一时激起了众多古钱币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兴趣。

1991年西安北郊的古墓中又出土了一枚文信钱,同时还出土了一枚长安钱,于是人们开始将文信钱同秦国联系起来。文信钱方孔圆形,钱体轻小,面文“文信”两字不属小篆,其应为秦统一文字之前的钱币。“文信”是秦相吕不韦的封号。《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联系到1955年在河南洛阳西郊汉河南县城遗址曾出土一件“文信”钱滑石残范,人们由此认为文信钱应与秦相吕不韦有关,是吕不韦在洛阳封邑私下所铸的钱币。与此同时,人们还进而认定长安钱是秦始皇的弟弟长安君私下所铸的钱币。

用自己的名号或封邑名私铸钱币,以在历史上留下些许痕迹,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但人们还是不由要问,吕不韦在秦国贵为丞相,号曰仲父,权倾朝野,曾经在秦国的政治舞台上呼风得风唤雨得雨,这样一位不可一世的人物最终怎么会堕落到在封邑依靠私下铸造“文信钱”这样的小钱来自娱自慰呢?其实,正是这枚小小的文信钱,让我们活生生地看到了曾经叱咤风云的吕不韦英雄气短的另一面。

01

一场成功的商业算计

吕不韦是战国晚期阳翟(今河南禹州市)的商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商人,多年的经营积累了丰厚的家产。在商场上春风得意的吕不韦却不想沿袭祖父和父亲的老路做一辈子的商人,极欲在政治和权势上一展身手。

公元前265年(秦昭王四十二年),秦昭王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被立为太子。安国君非常宠爱的一位妃子被立为正夫人,称华阳夫人。深受恩宠的华阳夫人唯一的遗憾是没能为安国君生下个儿子。当时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有个排行居中名为异人的儿子,其母亲夏姬不受宠爱,异人便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由于秦赵世仇,秦国多次攻打赵国,异人在赵国不受待见,生活困窘,连乘坐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没有保障。

吕不韦画像

一次,吕不韦经商来到邯郸,在听闻了异人的故事后不由一阵窃喜。在他看来,异人就是一件实现自己抱负的奇货,是一块让自己与政治和权势结缘的敲门砖。于是,便有了他与父亲之间的那段充满商人气息的对话。吕不韦问父亲:“耕田可获利几倍?”其父亲回答:“十倍。”吕不韦又问:“贩卖珠玉,或获利几倍?”父亲回答:“百倍。”吕不韦又问:“立一个国家的君主,可获利几倍呢?”父亲惊讶地回答:“无数!”由此吕不韦下定决心要做那笔“立主定国”获利无数的大买卖。

于是,那些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在商场上练就的纵横捭阖的经营之道被吕不韦娴熟地运用到了政治上和官场中。

吕不韦先是设法接近异人,在摸清了异人的心思之后,他为异人分析当前的处境和明天的希望。立为太子,进而继承王位,这对于异人是做梦都不敢想的美事,异人不由叩头拜谢:“如果您的计划能够实现,我愿意和您分享秦国的土地”。吕不韦随即准备了大量的珍奇玩物,开始了充满了商人色彩的政治赌博之旅。

吕不韦打通了华阳夫人姐姐的关节,最终见到了华阳夫人。面对华阳夫人,吕不韦抓住机会,直截了当地指明了华阳夫人所面临的处境,并趁机向华阳夫人推荐了异人,表示其为当太子的最佳人选,并特别强调异人视华阳夫人如同亲生母亲,把华阳夫人感动得不能自己。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儿子就此得到安国君的青睐。

牛刀小试,一举成功。这令吕不韦信心倍增,他风尘仆仆赶回邯郸,着手实施下一步计划。先是割让爱姬赵氏送给异人,再使尽浑身解数将异人送回秦国。回到秦国后,吕不韦便带了异人拜见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秦昭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秦昭王病逝,安国君继立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异人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子。公元前250年,安国君在王位上呆了仅一年,便因病去世,太子子楚(异人)继承王位,是为庄襄王,华阳王后成为太后。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吕不韦被任命为丞相,并封为文信侯,封地在河南洛阳。

至此,吕不韦终于由一个游走在邯郸一带的贱买贵卖的普通商人成为执掌秦国大权的丞相,他与落魄王孙异人所做的“分享秦国的土地”的交易,依照他的设想几乎一步不差地实现了。

02

日益膨胀的政治抱负

商人吕不韦摇身一变成为秦国的丞相,此刻的他,握着炙手可热的权力,踌躇满志,迫不及待地渴望在政治舞台上一展自己的才干,开疆拓土,招贤养士,编撰《吕氏春秋》。

新的国君,新的丞相,一拍即合,都急于凭借超群的国力,开疆拓土,建功立业,赢得民心,以使自己名垂青史。六年间,秦军先后攻占韩国的十三座城邑,魏国二十座城邑收入秦国的版图。可以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在吕不韦掌权时期已经基本确立。秦始皇最终统一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大秦王朝,吕不韦则是这一伟业当之无愧的奠基者。

吕不韦执掌秦国的大权之后,总结秦国崛起的历史经验,深深感到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雷厉风行的吕不韦采取各种措施,大举延揽天下人才,不惜给予丰厚的待遇。一时间各国前来投奔秦国的人才络绎不绝,相望于道,最兴盛的时期吕不韦门下集聚的宾客多达三千。

聚集在吕不韦门下的三千宾客,个个经过吕不韦的甄选,都是饱学之士,虽然他们所学不一,但术有专攻,或儒家,或道家,或法家,或墨家……这是一个足以开发利用的丰富宝藏。吕不韦设想,如果让这些人将他们的所学所思写成文章,再将这些文章汇编成册,既能行之于今世,又能传之于后世,岂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吕不韦说干就干,最终汇编成的便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吕氏春秋》。

公元前249年至公元前237年的这十二年,对于吕不韦来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他凭借秦国这一特殊的政治舞台恣意纵横,上演了一幕幕给历史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的大剧,而且剧本上都深深刻上了吕氏的烙印。但是如同吕不韦的发迹和成功出乎自己的预期一样,他的下台和离去也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亲政,吕不韦的命运由此发生了逆转。

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假借吕不韦在嫪毐事件上的引荐责任,毫不留情地免去了其相国职位,留了一个“文信侯”的爵位,吕不韦明白自己与这位新君王已经是恩断义绝了,自己与秦国的缘分已经到头了,自己花了一辈子心血做的这桩“立主定国”的买卖到了最终了断的时候了,于是他拿起盛满了毒酒的酒杯一饮而尽,向这个曾经让他满怀憧憬无限留恋的世界告别。很难想像吕不韦拿起那杯毒酒时的心情,除了绝望,是否还有悔恨、憋屈、怨愤……

秦王嬴政与吕不韦的分手,是与吕不韦的商人的天真是分不开的。商业买卖与政治交易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商业上的交易往往是一锤子的买卖,而政治上的交易需要经历时间的校验,常常因人因事而发生变化。吕不韦在秦国苦心经营了10多年,树大根深,盘根错节,却在面对秦王嬴政的打击时,毫无还手之力,甚至竟然连还手的念头都未曾有过,一退再退,一败再败,不过两年的时间,便以一杯毒酒缴械投降。吕不韦的一生可谓精彩纷呈,让人钦佩,让人艳羡,但是他临终的那一幕,却让人为之失望和可惜,这与人们心中的英雄形象相去太远太远。

03

慰藉心灵的情感寄托

《吕氏春秋》

其实,所有这一切都是吕不韦的商人习性所决定的。在他看来“立主定国”本就是一桩买卖,王孙异人和秦王嬴政都是他买卖的商品。在吕不韦那里,这件商品就是他追求的终极目标,一切其他的东西,包括他后来在秦国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由这一商品派生出来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将自己的一生完全依附于这件商品,一味小心翼翼地呵护。可是高处不胜寒,在巨大的利益盘面前,他那自私、狭隘、短视、锱铢必较、反复盘算、犹疑不决的商人习性使得他捉襟见肘,迷失方向,难有主动的作为,只是被动的应付,以致在咄咄逼人的秦王嬴政面前退无所退。闲居封邑洛阳时他精心铸造的“文信钱”便充分印证了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态。

大约是在公元前237年至236年期间,吕不韦在洛阳的封邑里百无聊赖,又不甘寂寞,不甘就这样被现实和历史完全忘却,顽强地想在历史上留下点什么,以慰藉自己落寞的心灵,“文信钱”大概就是在这种心境下问世的。自然吕不韦私铸文信钱绝对不是出于经济目的,绝对不是要用这些钱来贴补家用,吕不韦不缺钱,况且铸钱来贴补家用是一桩得不偿失的买卖,这是商人吕不韦绝对不会干的傻事。那么吕不韦为什么要铸造“文信钱”呢?联系吕不韦当时的心境,原因无非是两条。

其一,以此向秦王嬴政表明心迹,我吕不韦已经无心和无志于朝廷政治,已经醉心于铸造钱币这样小伎俩,自娱自乐,已经沦落为一个庸俗的小民百姓,不再是朝廷的威胁了。

其二,吕不韦明白,随着自己被罢相,曾以为足以流芳后世的《吕氏春秋》也终将退出了历史舞台,并且将很快同自己一起悄无声息地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甚至不会留下一点印记。曾经的财富、曾经的权势、曾经的心血、曾经的抱负、曾经的理想……难道就这么付诸东流了?吕不韦心中是多么的不甘啊。就这样“文信钱”成了吕不韦最好的也是最后的寄托。文信钱,文信侯,看到文信钱,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曾经的大秦相国文信侯吕不韦。

今天当我们面对色彩灰暗的“文信钱”,不免让人生出几分凄凉。想当年咸阳城楼上那个自信自己和《吕氏春秋》将与历史共存的吕不韦,此刻竟然只能可怜巴巴地希望小小的“文信钱”为他在历史上留下些许印痕。岁月无情,沧桑无情,英雄气短。那个曾经豪情万丈的吕相国去哪儿了?怎么就成了一个蝇营狗苟的升斗小民了?两者的落差只能用天上地下来比拟了。

洛阳市东约20公里的偃师市有个大冢头村,吕不韦的墓就在大冢头村的东面,据说大冢头村是因吕不韦的墓而得名的。如今墓冢虽已残损,但往日的气势仍在。1994年12月,当地为吕墓立纪念碑一座,当代著名历史学者张岂之教授应邀为纪念碑奠基,并撰写了《秦相国吕不韦墓碑记》。不知道当年吕墓随葬的物品有些什么,我想有两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吕不韦呕心沥血编撰的《吕氏春秋》和他精心铸造的“文信钱”。二千多年过去了,随葬的《吕氏春秋》应该早已化作了一抔泥土,文信钱兴许还在,但它带给人们的除了关于吕不韦英雄气短的一声叹息,还能有什么呢?

不过,可以告慰吕不韦的是,在今天的华夏大地上《吕氏春秋》几乎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而知道“文信钱”的人却是屈指可数寥寥无几。大秦相国吕不韦,你不必英雄气短,你也不必悔恨、憋屈和怨愤,岁月无情亦有情,历史是公正的,历史是不会轻易忘却每一个曾经为祖国的历史文化宝库添砖加瓦增光溢彩的人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29924.html
上一篇填词一首,断送仕途之路,王观《清平乐》
下一篇唐伯虎为了50两银子,写下两副关于厕所的对联,不料成千古名对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