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张三丰在正史里是个什么样的人,真实情况令人费解

张三丰在正史里是个什么样的人,真实情况令人费解

张三丰又作三仹、张三峰,名全一;君宝, 字玄玄,号三丰。据《大明一统志》报道,明成祖朱棣钦赐“三丰”。据说张三丰常年不修边幅,人们送外号“张诚遢”, 所以也被称为“邋遢道人”。有人说张三丰是宋人,有人说是金人,有人说是元人,甚至有人说他直到现在还活着,也不知道他有多长寿。

总之,张三丰是从明代开始出名的。他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更出名, 武术之所以被称为国术,是因为清后期一直到民国。很多武术流派都尊张三丰为祖师爷。除了武当山的武当派拳术,还有不少内家拳、如太极拳、形意拳(很多人认为形意拳出自岳飞,部分人认为出自道门)等等,甚至连某派通臂拳也被认为是他传下来的。这些拳术都习者众多,张三丰的名字也就自然广为流传。

张三丰为什么从明代开始才突然如此出名呢?假如让我说,只能说 他很幸运。为什么?因为他的名声,真的不是因为他的道德有多高,能力有多大, 而是因为一场著名的皇位争夺涉及到他,因此,他“被出名”了,也可以说他是幸运神仙 。

其实,张三丰在明代以前的史书记载里根本没有踪迹可寻,不管他是北宋人、金人、元人。 简而言之,他生活在明朝以前。但奇怪的是,明朝以前找不到关于他的任何记录。王重阳、全真七子等人出现在金庸的作品中,虽然是正史记载不多,但赖有全真道门人撰述记载,在道教文献中也算洋洋洒洒,丰富详细。 而张三丰没有!目前整理了三份文献资料来解释这个问题:

首先,元代江西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编撰的《历代真仙体道通鉴》(后来还有《续编》和《后集》),这是一部比较全面的道教人物传记。其中记载着从古至今,宋、辽、金、元的名道士都收录立传,共收神仙道士1021人,其中没有张三丰!

其次,元代刘道明写的《武当福地总真集》,这本书成于元二十八年(1291年), 共三卷,记载着武当山道教史迹的专着,卷下为“古今明达”人物,从周朝尹喜真人始,到元朝叶云莱(卒于元二十三年,即1286年)。这本书包括武当仙真21人,里面没有张三丰!

最后,《元一统志》由元代享勃兰(一作卜阑禧)和岳炫编纂。此书从至从元二十二年(1285年)开始编写,到大德七年( 1303年)告竣。不幸的是,这本书已经丢失了,目前只有一些残卷。恰巧在这残卷中就有“襄阳路”部分,卷第三百六十的均州*仙释部分依然完整,武当山属于均州。这里面共收录释道人物11人,还是没有张三丰!

这是不可理解的,这么有名的人怎么会不记载收录呢?尤其是刘道明本身就是荆门人,又是武当山道士。如果说张三丰是武当派的创派始祖,

武当山有名的道士神仙,他怎么不记载呢?这不是欺师灭祖吗?所以,至少在明朝之前,张三丰并不出名,在道界没啥“功绩”, 和武当山没啥关系,当然也就没有记载。

明朝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张三丰成了道教的魁首,陆地神仙。 一些记载张三丰事迹的文献,包括张三丰的个人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令人目不暇接。

《明史》是最早有关于张三丰的事迹记载的史书,这本书是清朝的人编修的。清代关于张三丰的故事已经非常详细和丰富,但这本书中记载的张三丰的故事很模糊,主要是第二百九十九卷《方伎传》,根据《明史》这一段的记载,我们除了知道他的名字和籍贯懿州(今辽宁省阜新市)外,还可以大致了解到以下几点:

1. 张三丰不是电影中童颜鹤发的善良老人形象,而是身材高大魁梧, 大耳朵,二目圆睁,满脸络腮胡子。他很有可能像影视中的张飞或钟馗, 属于威武类型,“以其不饰边幅,又号张遡遢。顾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 须髯如戟。”

2. 具有特殊功能。一顿饭可以够普通人吃好几天,也可以几天或几个月不吃饭;喜欢云游,可以一日千里(我严重怀疑这两点)。另外,不见有其他很特别的地方(可能是普通人不能看到),至于仙法、道术、神迹等,没有具体的描述。“套暑惟 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或云能一日千里”。

3. 比较聪明,看书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喜欢开玩笑。“书经目不忘,游处无恒, 善嬉谐,旁若无人。”

4. 喜欢旅游,行踪飘忽不定。“尝游武当诸岩壑,语人曰:'此山 异日必大兴。'时五龙、南岩、紫霄俱毁于兵,三丰与其徒去荆榛,辟瓦砾。” 曾两次到武当山,第一次是“创草庐居之,已而舍去”,说明居住时间很短, 很快就离开了;第二次入武当显然只是在游历名山时路过,没有住在那里,之后, 再也没去过。“复入武当,历襄、汉,踪迹益奇幻。”

5. 张三丰原本是在鹿邑(今河南省鹿邑县)的太清宫学道。“后学道于鹿,张三丰,辽东侶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邑之太清宫。”

6. 明太祖朱元璋原本听说过他的名字,洪武二十四年派人去找他,没找到;明成祖朱棣也派人找了很多年,也没找到。后来,为了推崇张三丰, 朱棣让人建立武当宫观。换句话说,张三从皇帝到朝廷官员都没见过张三丰是什么样,他自然也没有为朝廷做过什么事。

7. 《明史》的编辑写了张三丰的名字、籍贯等,但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的人,所以后面说“或言三丰金时人”云云,但后面又说“然皆不可考”、“终莫测其存亡也”,说明张三丰的事是一笔糊涂账,都来自传闻,连当时是否有其人也是个未知数,因为没人见过,颇有点雾中看花,水中望月的意思。

因此,《明史》记载的关于张三丰的事情模糊不清。不过,《明史》里面朱元璋、朱棣曾派人去找张三丰,应该是真的。朱元璋虽然“故闻其名”, 但直到朱元璋成为皇帝24年后才派人去找他。《敕建大岳太和山志》的说法是, 当时朱元璋“遣三山高道使于四方,清理道教”的时候,附带说有张玄玄可邀请,意思是看到张三丰就请我过来,结果没找到,也就算了,然后没了下文。说明张三丰在明初确实有神仙之名,但恐怕不是那种很有名的神仙, 所以朱元璋也不太在意。

后来有一个民间传说,说朱元璋的老朋友,元末明初首富,也就是著名的沈万三,是张三丰的弟子。他开始很穷,因为他向张三丰学习 “点 石成金”的法术才大发(另一种说法是他得到了一个聚宝盆)。这个故事是神话,自然不可信,它的起源可能是朱元璋下命去拜访这位神仙, 与此同时,沈万三又如此富有,才编出这样的传说。简而言之,有朱元璋曾下令寻访张三丰这件事。朱元璋的第十二个儿子湘南王朱柏,酷爱道家神仙之术,写了一首赞美张真仙即张三丰的诗:

张玄玄,爱神仙。朝饮九渡之清流,

暮宿南岩之紫烟。好山劫来知几载,

不与景物同推迁。我向空山寻不见,

徒凄然!孤户空寂大松裹,

独有老缽松下眠,

匪抑乘飕游极表,茅龙想驭游青天。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朱柏只听说过张三丰的名字,并没有见过张三丰本人。但到了朱棣朝就不一样了,朱棣派人去找张三丰多年。最不可思议的是, 朱棣还斥巨资,在武当山为张三丰 与真武大帝大肆营造宫观,最终使武当成为明代地位最高的道教圣地,而张三丰

也在此时名扬天下。令人费解的是,朱棣既没见过张三丰,也和他没有过任何关系,朱棣竟然为了这样一个虚无缥缈、也与自己无关的人营建宫观,确实令人费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9388.html
上一篇抗日“战神”,曾歼灭十万日军,晚年却交不起房租被告上法庭
下一篇因家暴老婆被杀的蜀汉高官,深受刘备父子器重,地位仅次于诸葛亮

为您推荐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而不是朱高煦

从父亲角度看:为了让朱家子孙活下来,不再自相残杀,朱棣选择朱高炽为“储君”。朱高煦以李世民自居,一旦称帝,老朱家血流成河,朱棣可不想看到。一、朱棣皇位“来路不正”,需要树立榜样,明确继承原则1399年,朱元璋尸骨未寒,朱棣在北平以800兵马叫板侄子建文帝,并夺取了明朝江山,是藩王武力夺权的典范。朱棣叫板建
三国演义中武艺无敌的吕布,正史中是如何记载的?说出来别不信

三国演义中武艺无敌的吕布,正史中是如何记载的?说出来别不信

三国演义中的吕布身上有三个标签,分别是:赤兔马、方天画戟、武艺天下第一。正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说的就是如此,以演义来看,吕布的武艺是天下第一的,最好的证明就是三英战吕布和曹营六将战吕布。关羽、张飞二人本来就是超一流的猛将,但他俩联手也不过和吕布打个平手,许褚、典韦乃曹营排行第一和第二的猛将,但
狗血的正史:他死后57年,大唐被灭了

狗血的正史:他死后57年,大唐被灭了

长庆元年(821年)三月,由大唐礼部主持的科举考试照常开考。这是唐穆宗李恒即位以来的第一场科考,因此朝野瞩目。但这场意义重大的考试并不顺利,很快便朝向党争的方向发展。一切源于一个狗血的开端。01正式开考前,宰相段文昌和翰林学士李绅找到了当科“知贡举”的钱徽,希望后者为他们推荐的人选,开个“绿色通道”。钱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为何朱棣要恩将仇报把在靖难之役中对他帮助很大的朵颜三卫剿灭?

朵颜三卫是明朝时期三个特殊的卫所统称,其部队都是装备精良的蒙古铁骑,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三个羁縻卫所。在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要推翻大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时朵颜三卫对朱棣帮助很大,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朱棣却在第三次远征漠北时期,顺道剿灭了朵颜三卫,这又是为何?其实朱棣在处理朵颜三卫的问题上算是他在位期间的一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为何坐视努尔哈赤崛起于辽东?细说明朝经略辽东的失败原因

明朝虽然最终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所灭,但崛起于辽东的满清对于大明的威胁和牵制同样极为致命。那么,仅凭父祖遗甲十三副、将士数十人起兵的努尔哈赤,到底为什么能够崛起,进而一统女真各部,而当时的明朝到底在做什么,竟然坐视努尔哈赤于卧榻之旁崛起?01.明朝经略辽东的策略变化明末努尔哈赤的崛起其实并非偶然事件,从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多次被朱元璋称赞高风亮节的刘伯温,为何还是不能避免被害结局?

文|赵立波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朱元璋剥削东南士人,东南士人最终坑死明朝,一切源头却在张士诚

今天都知道明末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明末党争的主角就是东南士人组成的东林等党,从某种程度上说东南士子坑死大明朝也不为过。其实在有明一代,尤其是明朝初期,朱元璋特别痛恨东南人,尤其是江苏人,对他们采取极度压制态度。因为元末诸义军中,张士诚占据江苏,采取文治手段,颇得江苏士子、百姓的拥戴,给朱元璋的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明朝时期,西藏属不属于中国领土?

西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早在古代就有各种部落和政权存在。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西藏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明朝时期,西藏属于中国领土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