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李世民的小心思,对功臣有必须的要求和约束,看不透的,下场不妙

李世民的小心思,对功臣有必须的要求和约束,看不透的,下场不妙

唐太宗李世民在历代皇帝中以厚待功臣闻名。

他当上皇帝后,跟着他东征西讨,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过功勋,及在贞观年间帮他挣回“天可汗”名头的功臣们,基本上都过得不错。

为了让功臣们安心,他还大肆跟功臣联姻,把好些个公主许给功臣之子,帮助他们安排好下一代,寄望都能荣华永享。

功臣们偶犯错误,李世民也能笑而赦过,不当回事。

但如果觉得李世民能无限度的容忍功臣的一些不合理的行为,那就错了。

李世民善待功臣也是有条件的,他毕竟是皇帝,要考虑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君臣和谐。

他也有小心思,对功臣们,他实际上是有必须的要求和约束的。

主要有两项,其一,不能居功自傲。其二,要对李世民坦荡无私。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说这两件事。

李世民的亲信功臣中,因居功自傲被其严厉批评和警告的,最典型的就是尉迟敬德。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李世民举办宴席招待群臣。

尉迟敬德在席间因对自己的座次不满,悍然殴打在一旁本来是劝和的宗室、任城王李道宗,将其打伤。

其实,殴打李道宗不是什么大事,哪怕其人是宗室王爷,功臣们要是跟宗室王爷们和和睦睦,李世民才会真头疼。

李世民对自己麾下的这些武将出身的功臣们的秉性也清楚,跟人斗口要是不动手,才奇了怪哉。

但这事可以私下去解决,私下去闹,而当着李世民的面,还是在李世民主持宴席时的面,就是跋扈,就是居功自傲。

当着李世民的面就敢这么干,要是李世民哪天不在了,谁能制得住尉迟敬德?

于是,李世民对尉迟敬德发出了比较严厉的警告。

根据史书记载,李世民在事情发生后,当即就以汉高祖刘邦杀功臣为例对尉迟敬德表示:我想保全功臣,但你不能太过分。

《旧唐书·尉迟敬德传》中记载:

谓敬德曰:“朕览汉史,见高祖功臣获全者少,意常尤之。及居大位以来,常欲保全功臣,令子孙无绝。然卿居官辄犯宪法,方知韩、彭夷戮,非汉祖之愆。国家大事,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行,勉自修饬,无贻后悔也。”

受到警告后,尉迟敬德才悔悟,从此有所收敛,最后得以善终。

再说说功臣要对李世民的坦荡无私,在这上面栽跟头的功臣有不少。

比如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唯二被李世民杀掉的侯君集和张亮,都在这个问题上出过事,张亮甚至因此直接丢掉性命。

贞观十四年,侯君集率军灭了高昌国,立下大功,但其回朝后,马上就被弹劾,然后被下狱治罪。

原因是,他在没有禀告李世民的情况下,擅自将无罪之人发配,以及擅自占有高昌国的宝物。

《旧唐书·侯君集传》中记载:

集初破高昌,曾未奏请,辄配没无罪人,又私取宝物……及京师,有司请推其罪,诏下狱。

这两件事同样不是什么大事,发配无罪人,自然是公报私仇,如果不是什么对朝廷有特别大作用的人,即使闹起来,李世民估计也会略偏向侯君集。

占有宝物,无非是贪财,对于李世民来说,他巴不得功臣们都贪财,不独是李世民,只要是皇帝,大概都会这么想。

侯君集率军远涉域外,不但有苦劳,还有灭国的大功劳,发点财算什么?

但他犯的忌讳是“曾未奏请”,瞒着李世民干,对皇帝不够坦荡无私,这才让李世民恼火,有人一举报,就马上将侯君集下狱,要治治他。

好在李世民也只是想警告侯君集一番,没想把他怎么样,在岑文本替侯君集求情后,就把他放了。

反而是侯君集自己想不开,觉得受了委屈,没想透李世民的深意,后来因怨恨,参与了太子李承乾的谋反事件,落得身死的下场。

显然,侯君集没有尉迟敬德聪明,敏感度不够。

再来说说张亮,他死得比较冤。

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有人举报张亮私养义子五百,试图谋反。

结果,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张亮有谋反意图的情况下,李世民就认定“亮有义儿五百,畜养此辈,将何为也?正欲反耳。”马上把张亮杀了。

这五百人也算是张亮的部曲和家丁,在当时,这并不算是犯罪。

根据唐朝的律法规定,贵族、高官家中,是允许有部曲、私兵存在的,谁家没几十或几百个看家护院的打手?

很多贵族家中的私兵数量,绝对不会比五百人少。

唐朝连很多种类的武器,如刀、剑、橹、弓、箭等,都允许民间持有,何况贵族、高官家庭了。

所以,有私兵,有武器,在当时都不算大罪,是合法的。

或者按照朝廷规定,张亮的级别不够五百人护卫,有所超出,也构不成死罪。

何况,张亮还是凌烟阁功臣,当时他的画像都挂进去了,凌烟阁功臣榜是李世民在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选定的。

对一个已经进了凌烟阁的功臣毫不留情,在李世民身上是很少出现的。

原因还是张亮对李世民不够坦荡无私,很明显,张亮这五百人没有到朝廷报备,没有向李世民报备。

所以李世民才会诧异:“畜养此辈,将何为也?”

李世民杀张亮,就是气他对自己有所隐瞒,而且李世民是怒火攻心,当时昏头了,在盛怒之下,没详细思考就做出了决定。

因为张亮死后,他转头就后悔了,《旧唐书·张亮传》中记载:

太宗曰:“……往者李道裕议张亮云‘反形未具’,此言当矣。虽不即从,至今追悔。”

最后说说魏征,这是曾被李世民高度赞誉的功臣,排位高居凌烟阁榜单第四,还是以非李世民嫡系臣子的身份排上去的。

他生前没出事,死后却把李世民惹毛了。

原因是魏征活着时,把自己对李世民的一些劝谏的情况写成文字,拿给负责修史书的褚遂良看,希望褚遂良能如实记录进史书。

于是,李世民怒了,不但砸了魏征的墓碑,还取消了其子跟公主的婚事。

《旧唐书·魏征传》中记载:

​征又自录前后谏诤言辞往复以示史官起居郎褚遂良,太宗知之,愈不悦。先许以衡山公主降其长子叔玉,于是手诏停婚,顾其家渐衰矣。 

这事怎么说呢?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魏征找褚遂良,希望他能记录自己给李世民的谏言,目的是为了青史留名,这是他个人的欲望,无可厚非。

如果李世民知道,未必不会支持,后来流传于世的《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不就是李靖跟李世民的对话录,能流传并出版,不就是因为李世民允许?

即使魏征的谏言中,负面的言论有一些,以李世民的胸襟,只要不是质疑他皇位的正当性,不去谈他杀兄逼父的事情,未必就不会允许记录。

李世民被惹毛的原因同样是责怪魏征对自己不够坦荡无私,有什么事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

以上侯君集、张亮、魏征都是功臣对李世民不够坦荡无私的反面例子。

说个正面一点的。

房玄龄,贞观年间为相长达二十年的凌烟阁功臣,他对于皇帝的小心思就看得非常明白。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一则故事,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房玄龄留守长安,处理朝政并辅佐、教导太子。

李世民临行前,曾交代房玄龄:“得以便宜从事,不复奏请。”

后来,突然有个人来找房玄龄,声称要状告他,房玄龄一听,什么也不问,直接把这人送到军前,直接交给李世民处理。

李世民也干脆,人送到跟前后,问清他是要告房玄龄,马上也不多问具体缘由,直接把这人杀了。

然后,李世民写信责怪房玄龄,给了便宜行事的权限,却不照令执行。

李世民真是责怪房玄龄?他心里高兴得很,房玄龄对他够坦荡,他对房玄龄就信任,双方心里都门清,房玄龄真要自己处理这事,才会出大事。

再比如李靖,有史料记载说,他晚年隐居家中,但家中大门时时大开,哪怕睡觉也不关门,谁去找他谈事情,外面的人看得清清楚楚。

李靖也是在向李世民表现出自己的坦荡无私,于是,贞观朝最能功高震主的他,晚年安然无忧。

从以上的一些事例可以看到,在以善待功臣闻名的李世民麾下,也并非高枕无忧。

李世民同样有忌讳,看得清楚的,都能安然度过,看不透的,就只能倒霉了。

好在,在贞观时期,大多数功臣们都还算聪明,哪怕是尉迟敬德这样的大老粗,也足够机灵,真正看不透的,也就侯君集、张亮等少数几人罢了。

参考文献:《旧唐书》《资治通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1871.html
上一篇周旗:《苏东坡传》——宦海浮沉的一生
下一篇赵匡义再多活十年能夺回燕云十六州吗?

为您推荐

李世民为何就那么在乎自己的《起居注》?

李世民为何就那么在乎自己的《起居注》?

撰文:赵立波“不要人夸好颜色,但留清气满乾坤。”翻开厚重的历史可以看到无数个人物最终黯然凋落成几片文字,而他们生前无不想以昂扬的正面角色出现在史书之上,以此让自己的色彩穿越历史受人仰慕。无疑大唐的李世民对于身后名做了最为全面的保护,​因此如同一个高超的时间设计者,最终让他的身上披满了光环,事情发生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