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他的战绩被后人低估?

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他的战绩被后人低估?

龙朔元年,天山脚下,唐朝军队与来犯的十万铁勒骑兵展开对峙,以骑射著称的铁勒军人从未将中原军队放在眼中,数十名将领抢先从军中策马而出,前来挑衅。正当铁勒将领耀武扬威之时,从唐军阵中突然杀出一员猛将,就在短短的几十秒内,伴随着三声弓弦响动,已有三人落马,一股无法逃避死亡的恐惧将铁勒人瞬间击溃,纷纷下马请降。唐军乘势掩杀,使九姓铁勒从此衰败,不再为患。今天就让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来看一看这位以一己之力,三箭定天山的一代战神薛仁贵的传奇一生。

图片源自网络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他的人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四十岁之前为薛仁贵应征入伍的成长阶段, 四十至五十七岁为其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功成名就时期。接下来的两年,薛仁贵兵败大飞川,被革职除名为平民,再次进入人生的低谷期。 五十八岁至七十岁,薛仁贵被重新启用,终得善终。

薛仁贵的祖上在北魏,北周和隋朝时期都是朝廷命官,但随着他父亲的英年早逝,薛家自此家道中落。所以薛仁贵年少时的家庭条件十分贫寒,地位卑微,薛仁贵也只好以种田为生。

但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此时,唐太宗李世民亲征辽东,面向天下英雄招募骁勇的战士。薛仁贵的妻子告诉他,“这是千载难逢的时机,你为什么不去立功扬名呢”?就这样,薛仁贵在妻子的劝说下步入了军旅。

图片源自网络

在辽东的战场上, 三十二岁的薛仁贵单枪匹马的救出了被高丽军围困的统帅,还取了高丽一员将领的人头,将其悬挂于马上。高丽军被薛仁贵的勇猛所震惊,于是乖乖地撤军。薛仁贵自此一战在军中扬名。唐军前锋进入高丽境内后,一路势如破竹。在安市城下,高丽二十五万大军依山驻扎,准备与唐军进行决战。

李世民在观察完地形之后,命令诸将率军分头发动进攻。此战,薛仁贵身着白衣,手持戟枪,腰挎双弓,一路所向披靡,无人能挡。唐军大举跟进,最终大败高丽大军。战后,李世民特意召见了只是普通士兵的薛仁贵,将其升为了“游击将军”。但唐军最终还是因为冬天大雪,粮草不济而撤军。

在班师的路上,李世民对薛仁贵又是一顿夸奖,并提拔薛仁贵为“右领军中郎将”,负责镇守宫城玄武门。李世民死后,唐高宗李治巡幸万年宫, 四十一岁的薛仁贵护驾从行。突然天降大雨,山洪爆发,大水冲至万年宫的北门,也就是玄武门,守卫的士兵皆四散而逃。身在万年宫的李治处境十分危险,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薛仁贵冒死登上门框,向皇宫内大呼示警,李治因此得以躲过一劫。薛仁贵自此更加深受信任。

图片源自网络

在其四十五岁时,李治命他为副将,跟随程名振征讨高丽。薛仁贵于贵端城击败了高丽军,斩首三千多人,与高丽大将温沙门战于横山。薛仁贵手持弓箭,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所射者无不应弦倒地。之后在黑山再次击败契丹军,擒获契丹王。薛仁贵也因功被拜为了“左武卫将军”。

四十八岁时,一向与唐朝交好的回纥首领去世,继位的新首领转而与大唐为敌,薛仁贵再次作为副将领兵奔赴天山攻打九姓铁勒。唐军赶到天山后,九姓铁勒率十万之众前来迎敌。自幼就擅长骑射的铁骑骑兵从来没有将中原的部队放在眼里。数十名骁勇的骑士朝唐军阵营前来挑战,薛仁贵临阵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余骑士慑于薛仁贵的神威,纷纷下马请降。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大败九姓铁勒,并坑杀降卒。接着,薛仁贵又越过碛北,继续追击铁勒败军,擒获了首领兄弟三人。军中为薛仁贵的英勇而传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从此,九姓铁勒衰败,再也没有实力成为大唐的边患。

图片源自网络

就在薛仁贵刚刚征服完九姓铁勒之后不久,高丽权臣渊盖苏文病死,高丽爆发政变,其子泉男生向唐朝求助,李治决定借机出兵进讨高丽。 五十三岁的薛仁贵也参与了此次战役。

此战中,薛仁贵亲率三千人进攻高丽重镇扶余城,他身先士卒,共杀获高丽军一万余人,攻下了扶余城。唐军一时声威大振,扶余川四十余城纷纷望风而降。之后,薛仁贵一路凯歌,与大军会师于高丽都城外,至此高丽灭亡。唐朝将其划分为九个都督府, 四十二州, 一百县,设置安东都护府,统管整个高丽旧地。此时的薛仁贵已经五十五岁,被任命为安东都护,率兵两万人留守。

在任期间,薛仁贵抚养孤儿,赡养老人,提拔任用高丽的人才,一时间,高丽百姓甚至忘却了亡国之痛。可正当薛仁贵的人生走向巅峰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再次改变他命运的事情。唐朝为了打击吐蕃和光复吐谷浑,出动了五万大军护送吐谷浑王回青海。

图片源自网络

五十六岁的薛仁贵被任命为罗娑道行军大总管,负责此次行动。但他的属下副总管郭待封却不甘心屈居于薛仁贵之下,经常违抗薛仁贵的节制。在唐军抵达青海湖南面的大非川时,薛仁贵自知乌海地势险要,毒气又多,需要速战速决,于是留下了郭待封统率粮草辎重部队,自己则率军前行,并击败了遭遇的吐蕃军队。

当薛仁贵回军至乌海城以待后援时,郭待封却故意率军缓慢前行,等郭待封行进至乌海时,吐蕃的二十余万援军已经赶到,大败郭待封,军粮及辎重都被吐蕃军掳掠而去,薛仁贵只得退军屯驻于大非川。吐蕃又派出四十余万大军进攻唐军,唐军不敌,薛仁贵无奈,只好与吐蕃大将约和,才得以退军。然而吐谷浑却自此沦陷,薛仁贵也因为兵败被革职为平民。

图片源自网络

公元671年,高句丽移民叛乱,新罗趁乱予以军事支援, 五十八岁的薛仁贵再次被启用,负责惩戒支援高句丽叛军并觊觎唐朝的新罗人。但到了六十一岁时,薛仁贵却被流放象州。关于这次流放的原因,史书上并没有明确地记载,有人认为是薛仁贵被新罗人打败,因而被流放,但这些说法都没有具体的依据。

直到薛仁贵六十八岁时,李治才念及他往日的功劳,将其召回并重新启用。当突厥人再次入侵时, 六十九岁的薛仁贵奉命前往征讨。突厥人望见脱掉头盔的薛仁贵,大惊失色,齐刷刷地下马,排队拜揖之后慌忙逃窜。薛仁贵乘势追击,大败突厥军,斩杀上万人,取得了云州大捷。但仅一年之后, 七十岁的薛仁贵就离开了人世。

图片源自网络

薛仁贵于唐太宗贞观末年投军,先后两次大败高丽军,灭高丽国,生擒契丹王,大败九姓铁勒,又于云州之战击破突厥,每战必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可以说是大唐开疆拓土不可或缺的一代战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1395.html
上一篇不受待见的小透明,却以一己之力治理天下!
下一篇长平之战后秦国怎么不一鼓作气直接灭掉赵国?

为您推荐

李世民为何就那么在乎自己的《起居注》?

李世民为何就那么在乎自己的《起居注》?

撰文:赵立波“不要人夸好颜色,但留清气满乾坤。”翻开厚重的历史可以看到无数个人物最终黯然凋落成几片文字,而他们生前无不想以昂扬的正面角色出现在史书之上,以此让自己的色彩穿越历史受人仰慕。无疑大唐的李世民对于身后名做了最为全面的保护,​因此如同一个高超的时间设计者,最终让他的身上披满了光环,事情发生在
改变了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寂寂无名?

改变了唐朝命运的香积寺之战,为何在史书中寂寂无名?

在军迷圈中流传着一句“黑话”,叫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给老子炸。这说的是以前的人民军队装备差、火力不足,想战胜敌人就必须多动脑子,甘冒风险和损失以达到以巧破力、以弱胜强的战术目的。现在国家富强了、军队强大了,打起仗来似乎就简单多了,只需要火力开路、狂轰滥炸过去,一切顽敌都得灰飞烟灭。兔子和鹰酱这对老冤家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唐朝最特殊的藩镇将领:放弃割据归顺朝廷,帮助唐宪宗中兴

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区形成藩镇割据的情况,其中以“河朔三镇”最为强悍,他们表面上臣服于唐朝朝廷,但实际上拒绝向朝廷缴纳赋税,并且自行任命官员,节度使的职务甚至可以传给兄弟子侄,唐朝皇帝对于这些情况也无可奈何。可是后来,藩镇中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将领,他主动放弃割据,助唐宪宗实现中兴!那么,这位将领到底是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