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深得司马昭的信任,钟会为什么还在灭蜀的时候叛变了?

深得司马昭的信任,钟会为什么还在灭蜀的时候叛变了?

准确说,钟会之反可能是身不由己,来自大环境的压迫,导致他只能兵行险着,为自己搏一条出路。

(一)钟会之才

钟会出身士族名门颍川钟氏,他的父亲是曹魏重臣钟繇。钟会自幼聪慧过人,长大后“有才数技艺,而博学精练名理,以夜续昼,由是获声誉”。别看当时钟会年纪不大,却与王弼齐名。二十几岁时,钟会就成为司马师的幕僚,司马师说他有王佐之才。钟会为司马师、司马昭出谋划策,平定淮南的叛乱,深得信赖。

由于钟会算无遗策,人们称赞他是当时的子房(即张良)。261年,钟会被封为司隶校尉,虽然在外朝做官,“时政损益,当世与夺,无不综典”。夏侯霸投奔蜀汉后,就曾经说过“有钟士季者,其人虽少,终为吴、蜀之忧”。后来,司马昭策划伐蜀时,只有钟会坚决支持,他还与司马昭“筹度地形,考论事势”。

那么,在灭掉蜀汉之后,为何钟会在此时选择反叛?

(二)钟会之叛

关于钟会反叛的原因,历来有很多种说法,其实都值得加以考量。

第一点,钟会虽是司马昭心腹,但却不容于群臣。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来自群臣的孤立与排挤,即便钟会有来自司马昭的信任,但也难免会日遭消磨,最终失去应有的地位。而钟会被排斥的原因,可能与其自身性格及行事有关。史书中屡见这样的记载:傅嘏曾言"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司马昭之妻王元姬说钟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辛宪英、裴楷、荀勖等人也都认为钟会骄纵自大,不可不防。

第二点,说是钟会仍然心存魏室,关于这一点也并非空穴来风。毕竟钟会叛乱时,打出的旗号正是奉郭太后的遗旨。其目的可能是想帮助曹魏除掉权臣司马昭。但是这一点证据显得很是薄弱,可能更像是一个借口,而钟会自己就心存反心。按照《三国志》的记载,钟会灭蜀后居功自傲,特别是在邓艾被捕后,他“独统大众,威震西土”。 钟会觉得自己“功名盖世,不可复为人下,加猛将锐率皆在己手,遂谋反”。另外,姜维还在旁边不断的挑唆,钟会这才举兵谋反的 。

第三个说法则是,钟会本身并无谋反之意,但无奈被群臣孤立,遭君主猜忌。所以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迫不得已的,由于他聪慧过人,善于谋划,引起了司马昭身边人的不满,他们不断攻击钟会,才最终引发了这场叛乱。具体而言,司马昭的亲信贾充、羊祜就对钟会表示质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1018.html
上一篇草莽人物,谱写民族忠义悲歌,泸州清末袍哥大爷佘英传
下一篇3000年前用甲骨文写下的情书 甜齁了 快来磕!

为您推荐

五面受敌,诸葛亮如何成功处理蜀汉的最大危机之一?

五面受敌,诸葛亮如何成功处理蜀汉的最大危机之一?

安居平五路是诸葛亮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高光”时刻之一。原著第八十五回提道:刘备去世后,蜀汉震荡,人心思变。在司马懿的建议下,曹丕联络五路大军共五十万,分别从东、南、北三个方向进攻蜀国。这五路分别是:鲜卑大人轲比能,自辽东南下,直取西平关;蛮王孟获,从南中引兵北上,攻益州、永昌、牂牁、越嶲四郡;降
三国志11郭嘉战赤壁:曹魏大获全胜,孙权领土腰斩,刘备因祸得福

三国志11郭嘉战赤壁:曹魏大获全胜,孙权领土腰斩,刘备因祸得福

相信绝大多数的三国游戏迷和历史粉们都听过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字面意思已经相当明显,就是曹操麾下的第一前线军师郭嘉要比刘备麾下的首席智囊诸葛亮要强。要不是因为郭嘉死得早,卧龙可不敢出山,怕斗不过对方砸了自己的招牌。要是让郭嘉活到赤壁之战,曹操与孙刘之间的对战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本期的脑洞假
详解三国蜀汉官制:唯一的丞相,四大将军,四大都督

详解三国蜀汉官制:唯一的丞相,四大将军,四大都督

东汉末年分三国,因此三国官制和东汉官制基本相同,基本上沿袭了东汉官制。但魏、蜀、吴三国官制不但和东汉有些不同,而且各自也有不同之处。为了让大家在读史书、小说或者玩游戏时,对各个三国时期的各个官职有所了解,试着为大家解析一下蜀汉的官制特点:蜀汉没有实行曹魏那种九品官制,因此官制与东汉大体相仿。由于刘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