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淞沪会战中殉国的14位高级将领,英烈长存,名垂青史

淞沪会战中殉国的14位高级将领,英烈长存,名垂青史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从1937年8月13日开始,11月12日结束,历经三个月,国民政府先后投入了包括当时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和德械师87师、88师在内的148个师和62个旅共计80余万的兵力参战,日军投入8个师团又2个旅团共计20余万人。

淞沪大会战规模空前,改变了中日决战的事前安排以及事后的战争发展方向,而中国军队也是伤亡惨重,光是在战场上伤亡的国军官兵就有187200人,此外在撤退途中又有10万人伤亡,整个战争下来,中方伤亡30万人,以60%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的代价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话语,而日军约战死2万人,受伤约4万人。

国军方面阵亡中将军长1人,阵亡师长、副师长4人,阵亡团长28人,阵亡营长44人,校尉级以上军官近千名,中央海军则是全军覆没,接下来按照将军们牺牲的先后顺序来讲述14名少将以上的高级将领(不包含牺牲后被追晋的)。

第72军88师264旅少将旅长黄梅兴

(1897年~1937年),广东平远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先后参加了国民革命军东征和北伐,屡建战功,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率部奋力抵抗,作战骁勇,与友军止住日军深入势头,取得庙行大捷,被日军称作“黄老虎”,因功晋升为陆军少将,第264旅旅长。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身先士卒,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接连攻破了日军十多个堡垒,8月14日在进攻日军最后一个堡垒时,由于日军炮火密集加上飞机的猛烈轰炸,于八字桥不幸被日军的炮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40岁。

黄梅兴是淞沪会战中第一位牺牲的高级将领,被称为“抗战中重振民族之魂第一人”,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新中国成立后被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第18军67师201旅少将旅长蔡炳炎

(1902年~1937年),安徽合肥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先后参加了国民革命军东征和北伐战争,勇敢善战,后来连续在各地驻扎,1936年晋升为陆军少将,第201旅旅长。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奉命率部抵达罗店设防,星夜驰援,初战告捷,全歼来犯日军,8月25日,率部向占据陆家宅的日军第11师团出击,攻占其前沿阵地,在日军的疯狂反扑下伤亡惨重,中午蔡炳炎亲率部队与日军反复冲杀,激战中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时年35岁。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新中国成立后被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第54军98师少将参谋长路景荣

(1902年~1937年),江苏武进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带兵有方,作战勇敢,抗战前担任98师583团团长。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作为前卫团赶赴上海南翔,参与了月浦、狮子林等地的战略防御任务,以血肉之躯和日军拼搏,阵地多次失而复得,消灭了一部分登陆的日军,因功荣升为98师少将参谋长,因为接替新团长刚来,路景荣主动留下来协助新团长,与官兵们同甘共苦,冒着敌机轰炸扫射和密集的炮火不断巡视阵地,9月10日中午,指挥所被日军炮弹击中,路景荣不幸壮烈牺牲,鲜血溅满了全身,时年35岁。

新中国成立后被列入第二批6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第1军第1师第1旅少将副旅长杨杰

(1895年~1937年),河北容城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屡建功勋,抗战前担任第1军第1师第1旅副族长兼第2团团长。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火速率部从西北到上海参战,奉命扼守西塘,战况异常惨烈,呈绞肉机状态,阵地数度易手,双方多次近身肉搏,损失惨重。10月11日,日军以猛烈炮火冲锋冲破阵地,杨杰在向上级回复“尚能支持,不须后援”后亲自率预备队前去反攻,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42岁。

新中国成立后被列入第二批6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第7军170师510旅旅长庞汉桢

(1901年~1937年),广西靖西人,广西陆军讲武堂第二期毕业,参加了反袁战争和北伐战争,桂系将领,1937年7月担任第7军170师510旅旅长。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率部从广西抵达淞沪战场,接替517旅从谈家头至陈家行北端一线防务,在阵地被日军占领后,率部在夜间反攻,数次冲杀,伤亡惨重,成功夺回阵地。10月23日,日军再次发动进攻,不断猛烈炮击守军阵地,庞汉桢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6岁。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新中国成立后被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第7军171师511旅少将旅长秦霖

(1899年~1937年),广西桂林人,广西陆军讲武堂步兵科毕业,参加了平定广西军阀和北伐战争,屡建战功,桂系将领,1937年7月担任第7军170师510旅旅长。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率部从广西抵达淞沪战场,奉令担任湾宅至毛宅一线阵地的守备,亲临前线,在日军猛烈炮火攻击下奋勇作战,打退了敌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10月23日,友军阵地出现缺口,秦霖部两面受敌,仍与敌军血战不退,秦霖奋不顾身,率我军将士冲入敌群,与敌展开了激烈的近战,不幸被一颗敌弹击中了头部,壮烈牺牲,时年38岁。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新中国成立后被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第4军90师270旅少将旅长官惠民

(1906年~1937年),广东曲江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屡建战功,桂系将领,先后驻防于四川和贵州,抗战前担任第4军90师540团上校团长。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率部进入南翔线阵地,在罗店争夺战中同日军进行多次恶战,战斗极为残酷,最后同日军展开肉搏战,虽然伤亡惨重但仍然守住了阵地,因功升任90师270旅旅长,率部在清水显一带布防,遭到日军的疯狂进攻,10月28日亲至前线组织部队反击日军时,被两发炮弹先后命中,壮烈殉国,时年31岁。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新中国成立后被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第28军63师187旅少将旅长李伯蛟

(1897年~1937年),湖南邵阳人,早年投身军旅,属于湘军将领,长期驻扎邵阳县,抗战前担任63师187旅旅长。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率旅进入上海金山卫沿海前线阻击日军登陆,最先与日本登陆军接火,在金丝娘桥与刚登陆上岸的日军第十八师团一部迎面相逢,发生激战,伤亡过半,11月5日深夜,在最前线阵地督战指挥的李伯蛟不幸中弹殉国,时年40岁。

新中国成立后被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第67军中将军长吴克仁

(1894年~1937年),吉林宁安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毕业,参加了皖系边防军,后转投奉军成为奉系将领,学术优良,为国家培训了大批炮兵指挥人才,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后随张学良参加西安事变,1937年2月担任第67军军长。七七事变后率领67军在河北一线抗敌,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率部千里驰援上海,死守松江,掩护大部队撤退,在黄浦江北岸阻击日军谷寿夫师团,亲临第一线督战,屡次击退日军进攻,遭到日军大军包围,战况愈趋激烈,67军也伤亡惨重,在成功死守3日守城任务已经达成后,吴克仁亲自出城督战,指挥部队向昆山撤退,11月9日在苏州河架设浮桥时,不幸中弹殉国,时年43岁。

吴克仁是淞沪会战中国军阵亡的最高将领,死后却被国民党以为投敌叛变下令通缉,还撤销67军番号,无辜蒙冤长达40年,新中国成立后被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第67军少将参谋长吴桐岗

(?~1937年),辽宁沈阳人,奉系将领,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抗战前担任第67军少将参谋长,七七事变后与军长一同在河北一线抗敌。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与军长吴克仁一道死守松江,掩护大部队撤退,在成功死守3日守城任务已经达成后,向昆山撤退途中,11月9日在苏州河架设浮桥时,与军长吴克仁一道殉国。

67军在当时不仅未得到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表彰,反而被诬陷遽而溃退,使全军蒙受重大损失,无辜蒙冤长达40年,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烈士名单。

第67军107师少将参谋长邓玉琢

(1903年~1937年),辽宁安东人,东北讲武堂毕业,奉系将领,是战术课教官,西安事变后协助张学良抵御何应钦,抗战前担任出任东北军第67军107师少将参谋长。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与军长吴克仁一道死守松江,率领107师官兵冒雨进军,抢占了松江县城,打退日军多次进攻,在成功死守3日守城任务已经达成后,向昆山撤退途中,11月9日在苏州河架设浮桥时,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随同军长吴克仁、军参谋长吴桐岗等人壮烈殉国,107师将士,绝大多数也都为国捐躯,时年34岁。

67军107师不仅未得到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表彰,反而被诬陷为投敌叛变,被撤销了107师番号,无辜蒙冤长达40年,新中国成立后被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第67军108师322旅少将旅长刘启文

(1898年~1937年),河南南阳人,陆军大学第七期毕业,先后在吴佩孚和张学良部下任命,奉系将领,治军严明,勇猛顽强,担任东北军115师少将师长,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被命令到陕北前线与红军作战,拥护团结抗日的主张,被蒋介石降为67军108师322旅旅长。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率部千里驰援上海右翼松江防线,狙击金山卫登陆日军,由于陈诚秘密撤退了守军,导致刘启文部腹背受敌,战斗十分惨烈,刘启文率领预备队向日军猛袭,使敌日军受到重挫,但伤亡也十分惨重,在掩护军、师指挥部撤离时,刘启文率部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11月10日在率部冲锋时,日军抵挡不住,纷纷溃退,不幸被日军一梭机枪子弹击中胸部,壮烈牺牲,时年39岁。

刘启文是东北军中首位为国捐躯的将领,死后却被国民党隐匿牺牲的事迹使烈士壮举鲜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后被列入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第67军107师321旅少将旅长朱之荣

(1897年~1937年),河北东光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毕业,毕业后投奔张学良,奉系将领,1936年升任第67军107师321旅少将旅长。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与军长吴克仁一道死守松江,打退日军多次进攻,常勉励同胞:“男儿死耳果何悲,断体焚身任所为,成仁取义传千古”,在成功死守3日守城任务已经达成后,向昆山撤退途中,在军长吴克仁、军参谋长吴桐岗等人壮烈殉国后,继续与日军激战·,于11月10日壮烈牺牲,时年40岁。

67军107师不仅未得到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表彰,反而被诬陷为投敌叛变,被撤销了107师番号,无辜蒙冤长达40年,新中国成立后被列入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第58师174旅少将旅长吴继光

(1903年~1937年),安徽盱眙人,黄埔军校二期毕业,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屡建战功,抗战前担任第58师174旅旅长。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率部参加了罗店战役,身先士卒,勇不可挡,指挥部队奋力拼杀,10月下旬,奉命率部在青浦阻击日军,掩护主力撤退,亲临前线指挥部队顽强抗击敌人的进攻,血战四昼夜,损失惨重,11月11日,日军主力继续逼进,吴继光亲临战场,督师杀敌,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斗,不幸被敌弹击中要害,壮烈殉国,时年34岁。

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新中国成立后被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在淞沪会战惊心动魄的三个月当中,全中国上下凝聚出了一个共识,就是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各地战士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虽有党派之别,但是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面对外敌的侵略,他们是伟大的,是值得后辈永远铭记的耀眼明星。

正如当时《大美晚报》所言,“此非仅中国人之光荣,亦为全人类之光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50320.html
上一篇秦16岁华阳公主嫁70岁老头后,一夜白头
下一篇《天下长河》开出8.4的高分,康熙治黄河的另一面,有清廷私心

为您推荐

百岁“慰安妇”制度受害者离世!当年还未出月子就被日军掳走

百岁“慰安妇”制度受害者离世!当年还未出月子就被日军掳走

12月13日,南都记者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12日,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方奶奶去世,享年101岁。方奶奶为今年5月新确认的3位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之一。据统计,目前中国大陆登记在册在世的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已不足20人。今年5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分馆—
日军哨兵投降,决死队审讯发现:居然是早稻田大学的高材生

日军哨兵投降,决死队审讯发现:居然是早稻田大学的高材生

作者:SOUL迪尔1939年4月1日,侵华日军为打通同蒲-白晋路,摧毁太岳根据地,抽调了第91混成旅团约2000人的兵力,进攻根据地各级领导机关所在地——山西沁源县王和镇。此时驻扎在王和镇的是山西新军决死一纵队一总队,总队长是阎锡山手下旧军官台耀玺,政治部主任则是黄埔六期生周仲英(解放后任人民公安学院书记兼副院长)
抗日战争中,日寇为什么一直没有攻占陕西、甘肃、西藏等地

抗日战争中,日寇为什么一直没有攻占陕西、甘肃、西藏等地

日本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宣布投降,侵华战争持续了14年时间。到了侵华战争后期,日寇共侵占了我国21个省、5个直辖市,共计600多万平方公里,到处烧杀抢掠,罄竹难书。不过,日寇还有一些省份没有侵占过,比如陕西、甘肃、宁夏、新疆、西藏,以及后来并入四川的西康省。可能有人会问:日寇对这几个省没有发起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