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苏联置之不理一路穷追猛打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苏联置之不理一路穷追猛打

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苏联之所以置之不理,是出于历史恩怨和现实利益的考量,但也只是夺取了有争议的北方四岛。

苏联对日本的恨意,要从1904年的日俄战争说起,在这之前,八国联军侵华,瓜分了诺大的清王朝,沙俄夺取了朝鲜半岛,以及拥有黑土地的中国东北地区,并且大肆修筑铁路、港口和要塞,大量的物资和财富,被源源不断的运往沙俄国内。沙俄的这些举动,惹得日本人患上了红眼病,而且一直以来,日本视朝鲜半岛为自己的殖民地,也通过多次战争,来达到这一目标,如今却都落入沙俄手中,也怎么能甘心。

1904年2月8日,经过多年军事准备,同时得到了英美等国的支持,日军用传统的偷袭手法,率先对沙俄在旅顺口区的舰队,发起进攻。经过辽东登陆、沙河战役、奉天战役、旅顺争夺战、对马海战等,一系列战斗,沙俄因为国内局势动荡,无心恋战,最终被日本占了便宜,除了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地区和库页岛的南端,也落入日本的手里,叫俄国人怎么能不恨日本。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意等法西斯国家在欧洲肆虐,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兴风作浪,全世界都陷入混乱之中。1939年9月,德国和苏联瓜分波兰之后,苏联继续向罗马尼亚、芬兰等国进军,引起德国的不满,对苏联作战已经提上日程,当然苏联也集重兵于欧洲防线,对德国保持足够的警惕。

日军在中国战场陷入泥潭,三个月结束战争的狂言被粉碎,也打破了日军战无不胜的神话。为了解决战略物资短缺的问题,日军制定了北上和南下两套作战方案。北上就是夺取苏联矿产资源丰富的西伯利亚平原,同时占据外蒙古,和中国东北地区连为一片,打造成远离日本本土的另一个战略基地,日本的如意算盘打得确实不错。

1939年7月,日军依仗着曾经对沙俄胜利的余威,自身在东北深耕多年,在远东地区的机场数量和兵力,以及运输方面,都比苏联更具优势,再次在诺门坎对苏军发起突袭作战。虽然日军死亡人数和损失的武器装备不多,但是面对武器装备更为先进和强大的苏军,这种巨大的落差,造成的无力和挫折感,却是日军在精神上的一次集体崩塌,也是所说的惨败的根源。

诺门坎战役苏军虽然惨胜,但也能感到日军在远东的实力,确实给自己带来了某种威胁,即使双方签订了停战协议,也无法解决彼此之间的不信任和敌视态度。1940年9月27日,在柏林缔结《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苏联进一步感到压迫感。

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发起全面进攻,苏军早期呈溃败之势,大量的专家、学者、技术工人和各种兵工厂,被转移到西伯利亚的密林之中,也是为了跳出德国轰炸机的范围。但在远东地区,还有作为德、意同盟国的日本,常年驻守在东北的80万关东军精锐,随时都有可能发起对西伯利亚的进攻。

苏联此时在德军的进攻下,只剩下招架之力,兵力和武器装备已经捉襟见肘,但是为了保护在西伯利亚的兵工厂,防止日本的偷袭,同德军夹击苏联,苏军不得不忍痛抽调大量军队,驻守在远东地区,这种焦虑感,让斯大林越发的憎恨日本。直到1941年11月,苏联得到确切情报,日本打算实施南下计划,对盘踞在东南亚的英美联军开战,斯大林才趁阅兵的时机,从远东抽调力量,投入对德军的战斗。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协议书,美苏作为二战时期的主导力量,对欧洲进行了利益再分配,就如被分裂的东德和西德。而在远东的日本,在遭受美国原子弹轰炸之后,已经做出投降的表态,由于美军一直在太平洋战场同日军作战,也是击败日军的主要国家,对于日本战后由谁来监管,这个其他国家应该没有异议。

二战结束之后,美苏争霸的局面,已经从瓜分德国的身上开始显现,美国入驻日本,会影响周边的中国和朝鲜半岛,甚至直接威胁到苏联远东的安危。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斯大林决定在清算日本的同时,在东亚形成和美国抗衡的局面。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天皇即使宣布投降,苏军仍然扫荡了盘踞在东北的几十万关东军,军事力量也延伸到朝鲜半岛,并且夺回了被日本占据的库页岛南部和北方四岛,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外围屏障。

根据《开罗宣言》,战败后的日本,只能拥有本州、九州、四国和北海道四岛为固有领土,其他都是非法侵占的。所以苏联对北方四岛的占领,还谈不上是攻打日本本土,而且在英、法、美等国的干预下,海军力量过于薄弱的苏联,最终放弃了对日本其他目标的争夺。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时候,就注定了自己从前台走向幕后,被边缘化的结果。世界进入美苏争霸的时代,任何地区和地点,都会成为两国利益的争夺点,任何国家都会成为两国争霸下的牺牲品。不管怎么说,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消灭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对人类而言,是件值得庆幸的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趣头条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gnnn.com/article/14_146604.html
上一篇赵孟頫的北京缘
下一篇卫子夫失宠,卫青给她情敌送500斤黄金贺寿,却保住了卫家的富贵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